关于初中数学“六步导学法”的尝试与研究
2021-03-11周春兰
周春兰
摘 要: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应该转变传统学习模式,打造新型课堂。自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提出后,为数学课堂教学理念运用指明方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传统课堂上,教师依托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学生参与度不足,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以生为本构建数学课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师作为引导者,服务于学生,根据其学习情况适当点拨,构建新型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方法的运用十分重要,下文对于导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简要分析,并介绍了六步导学法,根据该方法,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对于以生为本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思路进行探讨,以供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以生为本;发展型;教学关系;六步教学
引言:
在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将生本理念的运用作为教学改革重点。数学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关注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构建新型课堂,做好导学工作,引领学生主动走进学习状态,让所有人都变成课堂活动参与主体,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关系,让数学课堂在新理念、新方法的运用之下能够提质增效。
一、数学课堂导学模式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中,课堂导学属于高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有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利用课堂导学,为师生之间沟通搭建桥梁,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了解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互助意识,还能形成合作观念,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策略也有重要影响。
在课堂导学领域,六步教学属于常用模式之一,也是诸多数学教育者常常提及与讨论的话题。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也运用了导学方法,然而,通过实践观察不难发现,在数学课堂真正实现“六步教学”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原因为虽然部分数学教师都熟悉该方法的实施流程,但是,在具体实践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基于此,重点分析六步教学实施流程,将其作为数学课堂的重要导学形式,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学流程,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1]。
二、六步导学法介绍
所谓六步导学法,就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为学生做出引导,学生将此作为参考,展开相关内容学习。具体步骤如下: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合作探究,三是展示交流,四是教师点拨,五是实践拓展,六是小结提升,通过上述步骤,完成课堂导学,使学生提前熟知所学内容,课堂上相互讨论高效学习。与此同时,讨论期间还能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快速解决。
整体而言,六步导学法的应用,充分彰显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能够正本清源,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充分体现。教师运用该方法完成课堂教学,还能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集体研究搭建平台,深化其学习体验,按照教师的引导,发现问题,并且参与问题的探究,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从教学方式来看,六步导学的应用还能体现合作探究课堂特色,转变以往机械化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展开探索,参与合作交流。从课堂结构方面分析,六步导学的应用还能将师生地位的平等性体现出来,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的提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创教学相长课堂局面,真正体现课堂的民主性。此外,从教学评价角度分析,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能够从学生素质提升及综合能力发展入手,给予其课堂学习成果客观评价,为学生能力成长奠基[2]。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新型教学关系建立的教学策略
(一)自主学习
在自主预习阶段,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学生尝试练习,三是小组共同预习。具体来讲,就是每节数学课以前,教师会为学生发导学案,而学生应该按照其中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在此环节,学生应该熟读教材,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堂学习需求,自主收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学习材料,为课堂有侧重点的听课做好准备。学生利用预习掌握知识,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还可以尝试解决课后习题。若学生在做题期间遇到困难,可尝试自主解决,并将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
运用小组预习方式也需要学生具备自主预习和尝试练习这样的基础,这一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自主预习和练习阶段存在的疑惑,通过合作交流,各小组成员能够共同探讨,共同找到问题解决思路。
讨论过程,学生需要积极交流,由小组长将小组成员面对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以口头的形式或者书面形式向教师反馈。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获得学生针对本节课内容学习情况的相关材料,按照学生预习阶段产生问题,对于教学过程内容进行修改。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这一预习方式,重新尝试解决练习问题,在实践过程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之后对于自身预习效果进行检验,进而生成全新的问题。
在小组预习过程当中,不但可以将学生的个别问题化解,而且还能生成全新的问题,此时组长重新收集,并且归纳汇总,向教师反馈,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对于学生展开重点问题的点拨。
六步教学法自主预习阶段,是学生获得学习体验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重要一环,能够生成问题,形成探究兴趣,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经历自主预习阶段,学生自我体验更加清晰,因此,也可以说自主预习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根據小组反馈结果,让教师教学过程能够有的放矢,把握授课重点。
比如:讲解“数据的分析”知识的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在导学案当中了将知识框图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重点,之后阅读教材,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问题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在数据集当中有哪些特点?统计意义是什么?
问题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之间有哪些关联?尝试举例说明“权”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三:分别对极差、方差数据刻画波动情况进行举例?
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后,可以自主思考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将上述问题解决,对于本章重点知识形成大致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教师根据学生预习阶段产生问题,组织其参与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帮助其解决疑问,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此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展开愉快学习的重要前提,能够凸显学生个性,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数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学习。课堂之初,教师指派各小组长逐一展示每个小组预习环节产生的问题,之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对于问题类型加以归纳,并且将问题要点指出来。教师方面,应该注意诱导和启发,循序渐进完成导学任务。在教师的引领下,各小组展开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对于合作过程进行调控,通过引导和启发,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使之主动探索发现,找到知识规律,领悟学习真谛。在讨论期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活动期间每个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观点。
探究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游戏、辩论会、小组竞赛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讨论氛围,使学生乐于运用游戏的方式参与合作学习。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环境下,合作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如:“数据的分析”导学案中的问题分析环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能够回答出相关问题,之后,解答导学案中的典型练习。习题内容为“公园当中,有两条台阶路,按照相关图示,判断哪条路走起来相对舒适一些?”导学案中明确台阶示意图,并将各级的台阶高度标记出来,其中一条台阶的高度(单位cm)从下向上依次为15,16,16,14,14,15,另一条台阶的数据为11,15,18,17,10,19。学生可以根据相关提示,展开讨论,因为问题和生活相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类型题目,学生根据预习阶段所学知识,经过小组讨论,明确要判断路是否舒服,需要明确其方差、极差等,以此作为依据判断数据的波动情况。此时,教师适当点拨,“同学们可以将两条路的极差分别求出,再求出方差,对比二者大小关系即可求解出来?”
(三)展示交流
探究学习结束以后,各小组相继完成成果展示,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为学生解决疑惑。在展示过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巧妙引导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学生消除困惑,感受真理。经过师生探讨以后,求同存异,最终达成共识。课堂展示需要以实践练习作为依托,教师可以设计分层练习题,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演练,及时检验其课堂学习成效,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分层练习的设计,可让各层次的学生能力都有所提升。
在“数据的分析”问题的求解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求出两组和数据的极差分别为2和9,又求出数据方差分别为2/3和35/3,最后对比,判断出第一个台阶更加舒适。学生顺利求解出来以后,教师还可设计难度更高的练习题,增加学习难度,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完成任务,最后展示。
(四)教师点拨
应用六步导学法,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学生是课堂主体,利用小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师生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在有效互动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巧妙点拨,将其思维潜能充分激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解决。教师引导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还能拓宽其知识视野,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之能力。因此,在点拨期间,教师应该按照学科特点,对于课堂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妥善处理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各环节的关系,让学生既能学习到学习方法,还能高效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各小组展示问题解题流程时,步骤相对简单,只展示了结果,此时,教师可就解题方法的详细说明,给予点拨,让各小组将详细的流程写出来,规范学生做题习惯。
(五)实践拓展
实践演练就是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演练过程及既是判断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也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的重要一环。学生参与实践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其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实践练习的设计应该精简,体现课堂知识重点,能够达到检验学生知识水平的作用,切忌使用偏、难、怪题,增加学生学习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实践练习和反馈,教师还可精准点拨,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教师需要善于利用课堂测试发现问题。
在此阶段,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收集知识,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顺利迁移。对此,要求教师根据课堂重点为学生拓展延伸,注重学生学习广度。像数学历史就是很好的选择之一,可以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引入课堂,辅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开阔视野,拓展学习。
(六)小结提升
总结阶段是六步教学法最后一个步骤,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对于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师生之间共同对知识进行梳理,之后寻找问题规律,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其能力发展奠基。与此同时,反思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审视的过程,对于其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也可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运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课堂学习状态,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评价过程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自我反思与综合评价的过程,合理运用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利用六步导学法学习“数据的分析”以后,大部分学生都可对数据分析过程有所了解,掌握数据采集、整理与描述系列过程,还能联系生活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高效完成课堂导学的目标。
结束语:
總之,为了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减轻,运用六步导学这一方法,基于学生个体发展,辅助其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反复尝试,使其在练习过程产生求知欲,对于数学问题产生好奇感,在教师的指引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打造新型的教学关系。运用六步导学框架,完成课堂教学,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助力课程改革,打造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韩冰.核心素养视角下问题导学法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1(21):35-36.
[2]刘睿.以生为本,设计有效课堂训练[J].数学教学通讯,2021(17):67-68.
3417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