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撬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2021-03-11陈洁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提高小学数学

陈洁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的作用,通过提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优化数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问题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学生保持持续的专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保证课堂能够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提高

前言:

提问教学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诸多学问。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多样性的提问方式,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参与思考的同时强化知识理解能力。所以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格外重视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仅要结合和考虑自身教学需要,同时也要从实际学情出发,考虑学生智力与思维能力设置课堂问题和提问方式。基于此,笔者对如何通过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展开了教学研究,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在提问中融入趣味性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回答问题,如何启迪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教师设计问题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频率是较高的,其中也有很多问题能让学生保持一段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的时间维持的是较短的。想要避免这种问题,授课的内容不仅要更加贴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外,还需要在其中融入更多趣味性因素。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能真正高效的进行。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趣性,笔者常常将问题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对于圆的教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圆的理解融入到圆的理论学习中去,使二者完美结合起来。在上课的时候,笔者可以通过提问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圆形的事物”,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学生回答车胎是圆形的。此时,教师可以问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圆形车胎,但要是改用方形的会怎么样呢?这样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交流与思考,并在趣味问题驱使下,积极配合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比如接下来让学生将硬纸片剪成不同形状的“轮子”,并让学生通过短木棒模仿车轴。通过学生模拟可以发现,当改变轮子的形状时,这些交通工具在运行的时候,就会出现上下颠簸的情况,接着,笔者继续问:“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不会颠簸?”。这样开展提问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认知中参与到问题思考中,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并在探究中发现关于圆形更多的知识和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提问的层次性

分层提问已不是新鲜事儿,因为不同学生对于课堂问题的思考方向、思路是不同的,也有一些学生思维不活跃,对于有难度的问题会感觉吃力,但是我们作为教师不能抹杀任何学生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权力,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尽量做到照顾到和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教师可以借助分层次性的提问教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问题思考中锻炼自身思维。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当利用分层教学的思想,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层。这样一来,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在有难度的问题中得到锻炼;同样思维能力弱的学生也有提升和锻炼自身思维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进行有层次的提问,学生课堂表现、思维活跃性就是教师设计分层提问教学的依据。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重视提问的层次性,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通常情况下课堂问题分层至少要有三个层次,按照低、中、高顺序展开课堂提问,先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思考简单问题,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问题有积极思考的意识,然后再利用高难度问题对学生进行拔高和启发,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问目的。

以《分数乘法》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提问“整数乘法的运算原则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提问:“分数乘法的算法规则是什么?”。最后再提问和整数乘法运算有什么区别”。这样分层次性提问,学生都能从简单问题中复习学过的整数知识,达到复习目的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迁移架构,促使学生将要学的新知识与整数乘法进行关联。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教师也不要强求每个学生都能总结回答出来,为了不让课堂沉寂,让优生有表现的机会,此时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点名提问,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课堂内容。

三、做好教学评价,让学生愿意回答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还是感性思维,思考问题不够严谨,但他们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身边的一些事物都有会自己的主观判断,而且他们的自尊心也相比那些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强。对于此,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适当合理的评价,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学生产生心理满足,

家校合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双减政策下,家长也要参与学生学习。要让家长在孩子回到家之后,问一问学生今天在学校回答了几个问题,再细问一下回答的都是什么问题,得没得到教师表扬,然后指导學生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才是最正确得。这样学生在教师和家长双重鼓励下才会愿意回答课堂问题。

四、问题趋于生活化,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为了让课堂提问效果更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的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比如,《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会计算面积大小的方法,并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把学生引入情景,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小区的物业准备修建两个花圃。一个修成长方形的,另一个修成平行四边形的,有人因为哪一个花圃大一些争执不休,你能帮他们回答这个问题吗”?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始研究解题思路。当学生们指出数方格的方式后,教师顺势让学生们思考,对于一个较大的面积我们该怎么来计算更加方面呢?接着,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找两个纸片进行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进行解答,通过亲自对比。学生们就可以得出答案了,然后再想一想如何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呢?学生们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最终,一步步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在问题铺设中既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的提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提问中加入趣味的因素,提高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重视提问的层次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提问中;重视有效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并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视角思考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甘建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39.

[2]舒小芳.问题导入,深化理解——论小学数学提问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J].数码设计,2017,6(11):243.

[3]蔡彩绵.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105-106.

1107501186228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提高小学数学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