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3-11蔡纪培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蔡纪培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被动记录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弱化了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探究和质疑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中不仅获得新知,还能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遇到的问题

1、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习惯采取“填鸭式”教法,教师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其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只能勉强跟上教学节奏,缺少质疑和思考的时间,还有部分教师忽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单纯是将知识掰开揉碎后递到学生嘴边,不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很难使其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阻碍其学习兴趣的提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股脑地灌输知识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愈发凸显出“讲过不一定会,没讲一定不会”的问题。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违背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足。

2、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众多学校仍然以满足应试教育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初中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初中数学知识可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但是目前多数学校并未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只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提升基础知识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若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自豪感,进而能够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2、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时,要尽量贴合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此为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教师在进行“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可以应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联想,以此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教学效果。教师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生活中汽车行驶的画面,而后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侧面,并且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来,多数学生会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来表示,然后教师再次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从正面看到的汽车的视图,此时教师不要给学生提供参考,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对汽车的认知展开分析,得出正确的主视图。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既能确保学生获得新知,又可以起到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制订科学教学计划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和初中教育的发展要求,所以教师要积极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完善新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的改革,不断落实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课前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将轴对称图形的讲解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影像、图片、录音等方式向学生立体直观地展示出来。比如,三角形的轴对称就可以通过埃及金字塔视频来讲解,正方形的轴对称可以通过快递盒子、冰箱等物件体现,圆形的轴对称可以通过篮球体现等。还有许多立体或平面的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轴对称知识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圆的对称轴有几条?有没有固定的公式作为表达?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还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空间立体感,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所以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就要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且在解决问题后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气氛以及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以“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导学生猜测这是说的哪个城市,学生答出是新疆,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并且引出下面的问题:新疆的昼夜温差极大,比如,今日的乌鲁木齐是 6℃/-18℃,那么如何计算到底相差多少度呢?学生在自主思考后,老师继续提问有理数的分类问题:有理数的绝对值;怎样用数轴表示;在小学阶段进行了四则运算后,融入负数后如何计算等问题。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在课前教师引用关于新疆的谚语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顺应了时代发展以及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实行小組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珞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2018(4):100.

[2] 杨朝晖.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2):194.

117150051134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