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1-03-11胡先文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胡先文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具有相对抽象的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较为系统、抽象的知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认识,并能快速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眼于根据教学实际,寻找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中学数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重视学生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教育上,运用应试教育的理念,不仅将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不断加强深度训练,让学生从低级思维逐步转移到高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运用自己的数学思想或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

1.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积极思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这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一种高效率人才,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中学生的行为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数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思维能力有限,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结合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新知识新理论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日常指导。对此,教师在引入新的课堂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框架。思考新问题,发表意见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各种思想冲突的火花。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构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问学生:能一样画一个三角形吗?组织学生讨论或参与小组合作,让学生建立充分的联想和想法。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尝试,选择学生并分享绘画方法。有的同学先画一个三角形的边,量出那条边边的角度,根据角度再画另一条边,用一条直线把剩下的边连起来。这足以说明,有的同学在思考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并利用全等等边三角形定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3.初中数学及其教学现状的分析

(1)知识的跳跃性比较大

在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小学数学知识和中学数学知识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良好的小学数学知识可以成为学习中学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学教育工作者紧密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克服过渡阶段的知识跳跃,使学生在应用中学基础知识时,实现知识跳跃,并相互联系。应该做到促进学生在本课程中数学技能的持续发展的中小学数学知识。

(2)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单一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一些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方法还比较传统。一些教师不了解现代教育的概念,容易出现没有思想、没有形式的教学法。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探索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是教学生课本知识,无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3)一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传统教义逐渐被社会淘汰。但是,由于上课时间固定,有些老师经常忘记把学生放在讲课的中心位置,导致学生盲目听课,没有认真思考老师讲解的问题。虽然记笔记有助于巩固知识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但在课堂上记笔记很容易分散老师的注意力,阻碍理解老师正在解释的知识点。

4.初中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4.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数学教育的主体是师生,师生关系融洽,使数学教育更有效率。一旦学生和老师形成对立状态,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控制,学生将很难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密切、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这将使学生在数学课上投入足够的精力,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生才能积极参加数学课,认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当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时,课堂参与度降低,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越来越厌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学习气氛更加舒适愉快,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数学是一门特殊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知识点相对枯燥。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在目前的课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培训模式,例如多媒体培训。教师确定课堂目标后,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这将使课堂教學具有趣味性,也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使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情景教学法和数学题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源泉,所以老师在课后通过提问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本节知识点。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针对教学内容,情境设计应结合实际,加强对数学内容的掌握,增强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各种问题和情景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更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3 使用思维导图促进系统思维

随着中学数学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就需要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的时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思维导图向学生清楚地解释相关知识的概念,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几种,这些都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势是什么。清楚地了解二次方程的性质和在未知领域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再只认识内容的特定部分,对二次方程有整体的理解,因此减轻了学习压力,对系统的理解更清晰、更全面。

4.4结合生活学习,强化思维训练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数学思想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圆》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圆”有关的问题,是否知道如何解决。很多同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5结合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大多数初中生都有一些实践技能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初中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将基础理论与复杂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减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负担,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只有掌握现实世界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这部分数学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向他人学习,轻松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加强数学思维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数学教育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霞芳. 淺谈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2017(10).

[2]许斌.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2016(26).

[3]姚代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7):204.

[4]张顺光.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02):85-86.

2626500511372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