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实践育人研究的发展态势与热点分析

2021-03-10张宽朝姬惠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领域期刊育人

张宽朝 姬惠惠

(1.安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实践育人,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现实感、实践感,形成实践创新的观念,养成必备的实践品格和关键能力[1]。可以说,实践育人代表着对知识的重新解读和二次建构,也是对能力的全新塑造。现如今,实践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全力推动新时代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实践育人的作用发挥、发展建设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成效,充分了解实践育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可视化的方法,本研究针对实践育人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载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全面得出实践育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脉络,为后续实践育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了对我国实践育人研究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综合考虑文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检索年限设定为“不限”,以检索式A“(CSSCI期刊=Y)并且(题名=实践育人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实践育人)(精确匹配)”进行检索,总共检索到关于实践育人研究领域的文献137篇。经过对新闻、书评等不相关文献的筛选与剔除,最终确定有效样本文献数量为129篇。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文本挖掘工具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 2.0、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文献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的工具,辅助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办公处理软件处理数据[2]。Bicomb 2.0可用于处理从CNKI数据库下载的文献记录,实现发表年代、期刊名等特定字段的提取、统计相应字段的出现频次,并可以输出高频条目和矩阵用于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和网络分析。基于JAVA平台开发的CiteSpace,可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实现多元、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寻找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3]。

二、结果分析

(一)论文的年度分布

随时间变化的研究领域发文数量的变化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分析样本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实践育人研究的发展趋势(图1)。可以看出,样本文献对实践育人的主题研究始于2005年,其后研究获得了持续的发展,2012年达到最高峰,年均发表文献23篇,占样本总数的17.83%,随后研究热情略有降温,但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图1 论文的年度分布

(二)论文的期刊分布

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研究主题的分布领域,对判断相关主题的研究走向提供指引,同时,对发文期刊分布情况的研究和分析还有助于为研究者搜集、查阅文献提供参考[5]。

统计可知,129篇实践育人研究的文献样本来自于39种CSSCI期刊,其中发文数量在3篇以上的刊物12种(图2),共计刊载文献95篇,占有效样本文献总数的73.64%。分析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分别合计发文达23、18和17篇,占有效样本文献的17.83%、13.95%和13.18%,累计发文总数达到了44.96%。因此,根据布拉德福定律,《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3种期刊应被认为是实践育人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6]。

图2 载文≥3篇的期刊

(三)实践育人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作者对文献内容的集中提炼,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度浓缩,其出现频率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正相关。

为了系统梳理实践育人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样本文献共包含306个关键词,其中出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关键词为27个,累计出现206次,占总出现频次的40.23%(图3)。

图3 高频次关键词

为了更为有效地把握实践育人的研究主题,Time Slicing 选择 2005~2020,Years Per Slice 选择 1 年,Node Types选择Keyword,运行CiteSpace绘制实践育人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图4)。

图4 关键词知识图谱

分析可知,图谱中共包括了关键词网络节点262个,描述关键词共现状况的连线463个,网络密度为0.0135,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为0.7861(>0.3),聚类平均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值为0.8929(>0.7),表明网络聚类结构显著且较为合理[7]。

实践育人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前14位)见表1。分析发现,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实践育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而节点中心度排名前5的关键词则分别为“实践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大学生”。节点中心度体现了关键词间的内在联系,对关键文献信息分析和研究热点解析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结合关键词知识图谱以及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度综合分析,剔除检索的主题词“实践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实践育人模式”等为研究主题的热点关键词。研究主题关键词紧密围绕发挥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育人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实践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模式等方面开展。

陆游在梁益地区生活时,一直自称“寓公”或“远客”“羁客”⑧,这是他对个人身份定义或认定,意味着他始终是个“异乡人”“局外人”,他在此间的居留是短期的,处于客位的,即便在梁益生活时间再长,这个异乡也不可能成为他的永久性居留地。因此他虽然也能偶然入乡随俗生活,但从心理上却从未将自己融入西部地区。“西州”⑨是陆游对巴蜀地区客观的称呼,而“边州”“边城”则多少带点轻视意味儿,陆游《醉中作》云“曾赐琳腴白玉京,狂歌起舞蜀人惊”,他颇有不同于或优越于本土人的感觉,其“狂”总带着有意癫狂求异以惊动西州或边州人耳目的意图。

表1 实践育人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前14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而且还有着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深刻的价值蕴涵。实践育人是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政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哲学价值,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服务实践,而人才培养的过程要求充分地结合实践、依托实践[8]。实践育人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指导价值。

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技术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方式。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创新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践育人是高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加强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构建有效的实践育人体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可以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协作、融合育人,促进整个实践育人团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更好、更长期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四)实践育人研究的关键词演进分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界面下制作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5),可以反映关键词的出现时间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从而揭示某一主题领域研究的进展。

图5 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通过对关键词时间线视图的分析可知,“实践育人”作为主题关键词自2005年开始始终贯穿研究领域各时间段,统领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中心度关键词从2008年开始就受到学者的研究关注,并成为实践育人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保持着持续的研究热度。“人才培养”关键词出现于2009年,与“育人观念”“全面发展”“全面育人”有效耦合,形成了实践育人支撑人才培养的研究格局。“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等关键词先后分别出现于2008年、2009年、2012年,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学科竞赛”“教学实验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协同”等有效融合,搭建了实践育人的平台和载体。“实践育人模式”“实践育人体系”作为高中心度关键词出现于2008年和2011年,融合于“公益创业教育”“新局面”“共同体建设”等,构建实践育人研究的新局面。

三、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Bicomb 2.0、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CSSCI期刊文献为来源,总结并系统分析了实践育人研究有效样本文献的发表年度、载文期刊、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关键词演进脉络,并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得出如下结论:

1.样本文献对实践育人领域的主题研究持续受到较高关注,研究者保持了较高的热情。2012年,领域研究发文达到最高峰,随后发文数量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发文水平上。分析发现,实践育人的研究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表现为正相关性,政策的导向性赋予了领域研究持续深入开展的动力。

2.对论文的期刊分布统计表明,发文数量在3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其中,《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可视为实践育人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

3.通过对关键词知识图谱的解析发现,关键词网络聚类结构显著、合理,“实践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实践育人模式”等为研究主题的热点关键词,代表着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显示领域研究围绕发挥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育人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实践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模式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育人的价值内核,人才培养是实践育人的终极目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载体依托,实践育人体系和模式是长效化发展的机制基础。

4.通过制作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对关键词的演进分析可知,“实践育人”作为主题关键词贯穿研究领域各时间段,统领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模式”“实践育人体系”等高中心度、高频次关键词自出现以来,协同、耦合样本文献的其他关键词,共同铸造和形成了“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研究新格局。

实践育人相关研究既是历史发展的传承,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前进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践育人领域研究的发展可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实践育人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要主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阐述实践育人的含义,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实践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待实践与育人,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看待实践育人的作用发挥,推进实践育人的理论探索,加强实践育人理论依据的研究,将实践育人锻造成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正确成长道路的通途。

2.深入探讨实践育人对人才培养的支撑。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解决社会发展对高专高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解决高校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和培养诉求的现实需求,推进构建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对实践育人内涵外延的重新认识,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评价等全面考察、系统评估、有效变革,构建形成以强化实践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和制度机制。

3.强化对实践育人的载体依托平台建设。实践育人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通过提高人的认识水平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等均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实践育人载体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是实践育人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实践育人载体建设和作用发挥中的难题,创造品牌,打造精品,形成示范,积极推广,深化实践育人的行动能力。

4.建设和完善实践育人新模式、新体系。紧扣实践育人的理念,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积极整合优质实践资源,以项目为引领,打造“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课堂,建设多元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形成协同发展的实践育人新体系,依托课程和实践活动,推动专业学习和实践教育的有力结合,加快研究“互联网+”的实践探索,推动实践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以典型研究让实践育人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巩固实践育人对学生价值引领的效能,提升实践育人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领域期刊育人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期刊问答
领域·对峙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