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基于BIM的“2+1+4”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10于周平顾晓林崔嘉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顶岗工程师教学模式

于周平 顾晓林 崔嘉晋

(1.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将传统的二维模型转化为三维信息化模型的数字化工具[1-2]。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可以创建和使用信息模型来管理和优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3]。由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性、协调性、仿真性和绘图及其优化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4]。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BIM技术的推广应用,BIM人才的培养输出已不能满足社会与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BIM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由于BIM技术进入国内的时间不长,在BIM教学方面存在BIM师资不足,教材不全面、系统性差,实验室硬件软件不达标等现实问题,从而导致BIM技术主要以短期培训、讲座、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BIM知识,或者单独开设BIM 课程的方式体现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然而,这种孤立的、片面的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应用型学科,涵盖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类等多学科知识,具有知识面广、专业知识系统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5-6]。此外,在BIM技术的推动下,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例如,美国72%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含有BIM课程[7]。国内高校大部分陆续开设了BIM相关课程,但由于相关资源比较匮乏,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以BIM见习工程师班为例,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具有BIM技术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及其管理模式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响应国家政策,顺应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BIM技术相关教学活动。工程管理专业连续几年来通过开设BIM土建建模课程、BIM计量计价课程及指导学生参加BIM应用技能竞赛,使学生理解BIM概念,了解现状与发展,掌握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但从毕业生就业回访的情况来看,学生从事BIM相关工作的很少。学生的反馈表示BIM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期望学校能强化BIM教学与社会、行业接轨。工程管理专业探讨如何将BIM技术与传统的教学体系融合,积极探索学校与BIM企业联合办学,集校企之长将科研成果与工程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BIM人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着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BIM 见习工程师班”,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建筑技术。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体系细化,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BIM系列课程和教学大纲。“BIM见习工程师班”探索“产学一体”的BIM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厚技术,重实践”的特色,使学生在“BIM见习工程师班”中进行系统的BIM技术学习和实战演练,实现零距离对接工作岗位,完成从受教育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一)校企联合落实教学管理

该教学模式中的合作企业主要承担BIM工程师见习班第四学年的教学活动,学校负责教学活动的管理,见图1。“BIM见习工程师班”采取由高校和企业联合管理、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系主任与企业教育教学总经理负责“BIM见习工程师班”的组建及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管理负责人及经理主要承担并协调班级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日常教学进度的控制。实习与就业负责人及经理负责顶岗实习的专场招聘会工作及顶岗实习与就业单位的落实,实习管理及其制度文件的制订等相关工作。校内班主任管理并监督BIM见习工程师班的日常学习情况。企业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学习心态疏导。教师按照学校教学规范要求,课前提交授课计划,课后提交学生成绩,真正做到周周有成绩、周周有反馈,让学生清楚认知自己的知识技能掌握盲区,及时弥补不足。

图1 “BIM见习工程师班”管理体系

(二)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BIM见习工程师班”的教学采用企业新进职工培训的模式,资深的企业讲师以周为单位授课。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集中授课形式完成课程教学。教学方式由传统满堂灌的模式转化为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复杂的建筑物及附属结构空间想象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学年前3个月由企业配合学校在校教学。学生白天学习理论课程,晚上练习工程案例,大课时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企业“工程型”讲师和班主任全程跟班辅导保障每位学生掌握BIM知识,设立“企业奖学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分期教学奖和综合奖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个人或小组。

二、“2+1+4”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

“2+1+4”的教学模式在工程管理专业第四学年开展,其中“2”为2个月的BIM理论课程,“1”为1个月的BIM工程实训实战,“4”为4个月(及以上)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通过“2+1+4”教学模式的改革将BIM教学落到实处,服务于学生就业及毕业后5年的发展需求。通过在线慕课、精品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等授课方式实现授课形式的创新,借助BIM实验教室、BIM虚拟仿真实训室、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BIM教学活动。

(一)调整专业方向,增设BIM技术应用模块课

为了更好地将BIM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BIM技术应用方向,在“BIM见习工程师班”上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BIM技术在建筑市场的应用情况、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如图2,BIM见习工程师班2个月的BIM理论课程设置从建模与深化设计、计量计价和施工管理三个部分展开,详见表1。此外,为了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团队意识,不定期地开设“交通堵塞团队游戏”“踩报纸团队养成”“多米诺挑战”“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课程”等个性化选修课。

图2 BIM课程框架体系

表1 理论教学课程设置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回顾、深化、应用和总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8]。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实践教学设计为1个月的时间,分别穿插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之后,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实践课程的难度由浅入深,由深化设计实战、管线综合实战、造价综合案例、项目综合实战四门课组成。学生以实际工程图纸为依托完成了“橡树湾玫瑰城”“广联达二期大厦”“安顺博物馆”“元培学院教学楼、图书馆”等案例的练习,从而掌握Revit土建建模及深化设计、机电建模及管线碰撞检测、计量与计价及BIM技术标的制作等内容。学生作品如图3所示,(a)图是BIM5D虚拟建造施工,将BIM技术和工程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融合,将工程管理课程中的“三控三管”融入到实际案例学习当中。(b)图是元培学院图书馆的Lumion渲染。lumion渲染是BIM土建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模型建立及应用能力、布局设计能力、漫游视角控制能力。通过案例教学、项目体验解决工程理论知识落地的难题,培养学生工程识图能力、BIM建模能力、计量与计价能力等,使学生具备应用先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a)广联达二期大厦BIM5D虚拟建造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时期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的毕业设计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辅导完成,充分发挥学校理论教学教师团队和企业实战实训教师团队的优势。校内导师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答辩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企业导师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对毕业设计的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毕业答辩有较大的优势。校企联合辅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BIM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并且选择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为毕业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好基础。此外,校内教师补充更新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落实顶岗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工作岗位

带薪对口顶岗实习是“2+1+4”教学模式的又一特色。合作企业聘请资深HR就“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课程”在线直播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简历制作。利用企业的渠道资源为“BIM见习工程师班”定制举办专场招聘会。根据学生工作兴趣、能力水平、企业的需求,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实习单位与工作岗位。

长达4个月的校外顶岗实习由高校、BIM企业及顶岗单位三方依据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共同管理。线上,校企双方通过校友邦软件实时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实习周记的提交情况。线下,学校和合作企业不定期安排教师走访学生顶岗实习监督管理,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使学生毕业时具备了类似岗位1~1.5年的工作经验,又帮助学生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合作企业为培训期间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将其纳入企业人才数据库,为每位合格的学生提供三次以上专业对口就业单位的推荐,帮助每名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有效的“就业协议书”。考核合格的学生享受企业学员同等的广联达教育品牌就业保障。此外,合作企业对就业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动态及发展。

三、改革成效

学生在班主任全程陪伴中完成三个月的在校学习,全天11课时高强度的学习中,无缺课旷课的现象,作业及学习小结提交率达到100%。从各任课教师的课后总结和教学反思中得知,教师对“2+1+4”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很高,对“BIM见习工程师班”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满意。此外,对2015级的“BIM见习工程师班”展开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教学模式、课程学习、实习及就业方面的情况,为下届教学活动做好准备。由图4可知,学生完全认可“2+1+4”教学模式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由图5可知,顶岗企业认为“BIM见习工程师班”学生所学的BIM知识能够胜任BIM岗位的工作达到87%。由图6可看出,“BIM见习工程师班”85.39%的学生毕业后从事BIM相关工作,基本完成对口就业的目标,并且约90%的学生就业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由此可知,通过“2+1+4”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并输出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方式是可行的。

图4 学生对“2+1+4”教学模式认可度

图5 学生BIM知识对岗位的胜任度

图6 学生就业岗位的分布图

四、结语

“2+1+4”教学模式将BIM技术有机融入工程管理教学体系,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BIM技术的相关知识,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工作岗位,顺利完成从受教育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2+1+4”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BIM应用能力的培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学习了新知识,提升了教学能力。高校顺利地完成了学生的职前培训,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提高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毕业生的信誉。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学校BIM师资不足、软件设备不健全、BIM教学孤立不系统、学生实习岗位匹配度不高及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并且为企业输送行业紧缺的优秀BIM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工程建设领域的BIM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起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

猜你喜欢

顶岗工程师教学模式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