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性别差异

2021-03-10闫瑞祥姚思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教科书数量

闫瑞祥 姚思倩

(1.绍兴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杭州市临平区天长世纪小学,浙江 杭州 311101)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1],是落实国家教育意志、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小学生最早阅读的正式读物,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要资源,其蕴含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功能,使得教科书中所选的人物成为小学生最先学习、模仿或者批判的对象。鉴于语文教材重要的教育功能,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便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目前全国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教科书,其影响力远非其他版本的教科书所能企及。鉴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广泛的使用率和深远的影响力,研究这套教科书选编情况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把研究的视角聚焦在教科书中的人物性别差异,通过对12册教科书中出现的人物的频率、社会角色、活动场景、性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检视,确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人物出现频率的性别差异

本文的数量统计以部编版教科书中使用的单位数量为计数标准。群体描写中有明显性别界定的“人们”记作1人次,无明显性别界定的群体不计;在个体描写中有明显性别界定的“人物”记作1人次,无明显性别界定的个体不计。

(一)人物数量的性别差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1~12册中共出现人物409人次,其中,男性人物出现了299次,女性人物出现了110次,比例为73∶27,男性人物占了三分之二还要多,见表1。

表1 男女性人物频数统计表

(二)主角人物的性别差异

主角人物指课文中着墨最多、处于全文中心地位的人物。经分类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主角人物共有135位,其中男性主角人物出现106次,占总数的78.52%;女性主角出现29次,占总数的21.48%。男、女主角人物的比例差异比上文反映的差异更大。总体而言,在教科书的文本中,男性角色往往是故事情节的推进者、主导者,而女性角色大多只是参与者、旁观者,选文“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三)有明确姓名人物的性别差异

在部编版教科书中共出现了133位有明确姓名的人物,其中男性人物出现110次,是总数量的82.71%;女性人物为23次,是总数量的17.29%。男性人物数量差不多是女性人物的5倍。另外,男性人物往往有具体的职业,有明确的社会称谓,如,领袖、官员、将军、医生等,大多数的女性人物却只是用“妈妈、奶奶、姐姐、妹妹”等笼统的、概念化的家庭称谓,无法体现各类女性人物的独特个性和特点。

二、社会角色的性别差异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两大类。先赋角色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如,性别、家庭中由血缘而定的地位等,而自致角色则是通过角色个人的努力或自身行动所获得的社会身份[2]。前者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后者如教师、医生、将军、领袖等职业角色。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两类角色的性别差异也相当明显。

(一)先赋角色的性别差异

下面从先赋角色数量的性别差异和先赋主角的性别差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先赋角色频数统计表

从统计来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拥有社会角色(包括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人物共418人次(包括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其中,男性先赋角色有138人次,女性先赋角色92人次。男性先赋角色出现的频次略高于女性角色,说明男性在家庭当中的存在感和参与程度还是比较强的,这对于倡导和强调父母对孩子共同的教养作用,很有必要。

至于在家庭中处于主要地位的角色——先赋主角所占的比例,统计见表3。

表3 先赋主角频数统计表

统计可知,共存在20位男性先赋主角和23位女性先赋主角,分别占比4.78%和5.50%。由此可见,部编版教科书中男女角色在家庭中承担主角地位的数量相当。

通过先赋角色数量的性别差异和先赋主角的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两个维度上,男女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值得欣慰。因为男性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榜样示范作用在教科书中得到较为充分体现,消减了人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取向,有助于学生形成合适的角色期待。

(二)自致角色的性别差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男女自致角色数量差异较为明显,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自致角色数量统计表

统计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的12册教科书中共有156位男性自致角色,而女性自致角色仅32位,分别占两性角色总数的37.32%和7.66%。男性自致角色数量是女性的近5倍,这需要引起警觉。

另外,在两性角色总数418人次的社会角色中,有92位女性人物有先赋角色,而只有32位女性人物具有自致角色,说明教科书中的女性人物,主要还是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出现在课文中。人们关注的,仍然是她们在家庭中的身份,而不是在社会中的贡献,这不利于儿童形成合理的性别职业取向。

从自致角色身份的角度看,教科书中人物自致角色的身份从一定意义上映射了现实生活当中男女性别社会地位的差异。由于教科书中人物的自致角色存在双重或多重人物身份,在统计时将同一人物的各种角色身份进行分别计数,结果见表5。

表5 自致角色身份统计表

统计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共出现33种自致角色身份类型,其中,男性所具有的自致角色身份有166人次,占总数的83.84%,角色身份出现频数比较高的有农民、军人、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官员、神话人物;女性具有的自致角色身份数量是32人次,占全部角色身份的16.16%,角色身份出现频数较高的有教师、神话人物、农民。统计发现,自致角色身份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一是男性拥有的自致角色种类、数量远超过女性。二是女性所具有的自致角色身份男性基本上同时也具备,而男性所具备的自致角色身份如军人、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等女性不具备。关于英雄人物的呈现,教科书中选编的男性英雄人物有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英雄人物也很多,诸如,秋瑾、花木兰等,都没有入选,还是有些遗憾。科学家也一样,教材中出现的8位科学家都是男性,而居里夫人、屠呦呦等同样知名的中外女性科学家却不见任何踪影。三是女性拥有的自致角色身份种类较少,缺少丰富性和多样性。现实社会中优秀的女医生、女军人、女艺术家、女教育家数量也非常多,但部编版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这些女性人物。四是男性被赋予更高的职业成就,获得的社会地位要高于女性,且男性角色从事的职业复杂性和技术性要远高于女性角色。在部编版教科书中出现的医生有沃克医生、白求恩医生等,在文本中都对他们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与之合作救人的女护士或者没有涉及,或者只是作为配角,仅有寥寥几笔的侧面描写。再者,男性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具有很高的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但部编版教科书中并未出现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人物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教师的数量要多于男性教师,这或许与现实社会中小学女教师数量远多于男教师有关,因此,教科书编写者在编写教科书时也可以多编写一些男性教师,以促进男孩子“男儿气概”品质的养成。

三、人物活动场景的性别差异

(一)人物活动场景出现频率的性别差异

人物活动场景不仅展现了人物最常见的工作场所,而且也能反映出该人物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从侧面体现该人物的社会地位与身份。为方便统计,我们根据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将人物活动场景分为户外、家庭、工作地点、学校这四类[3]。统计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部编版教科书中共有384位人物有较明确稳定的活动场景,这384位人物的活动场景主要集中在户外、家庭和工作地点,分别有126位、125位、103位。根据数据,可以看到在工作地点的男性人物占比远超于女性,是女性人物的近6倍;并且部编版教科书当中出现在户外活动的女性人物数量也远不如男性,只占男性人物的1/5。只有活动范围为家庭的男女人物占比差距较小,分别占比42.4%和57.6%,可见男性活动范围主要在户外以及工作地点,女性活动范围主要在家庭当中。

表6 人物活动场景统计表

(二)人物活动场景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以上数据当中可以看出,部编版教科书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女性人物有稳定的工作,半数以上的女性人物活动局限于家庭,活动范围狭小,社会交往贫乏,和这个时代倡导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要求不相匹配。相对于女性,男性所活动的场景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医院、学校、战场、实验室、办公场所等,到处都是男性人物活动的空间。值得欣慰的是,男女人物活动范围在家庭的占比较为均衡,再次表明部编版教科书对男性人物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

四、人物性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通过统计部编版教科书中对男女性人物性格品质的描述词能够了解到男性与女性在教科书编写者潜意识中的定位。表7所统计的性格品质形容词为部编版教科书原文中有明确描述或有相关语句证实。

通过对表7结果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究部编版教科书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表7 人物性格品质形容词统计表

(一)形容词数量上的性别差异

部编版教科书中描写人物性格品质的形容词共有75个,其中描写男性性格品质的形容词有65个(包括男女性共享词汇),描写女性性格品质的形容词有33个(包括男女性共享词汇),数量约占男性的1/2。其中,描写男性性格品质的褒义词数量有46个,贬义词有19个,多于女性相应的25个褒义词和8个贬义词。有趣的是,如果除去男女性共享词汇,可以得到男性专用褒义词有26个,男性专用贬义词有16个,贬褒比例为1∶1.6。而女性专用褒义词是5个,贬义词也是5个,贬褒比例为1∶1。意思是,对于女性而言,一个贬义词对一个褒义词,而对于男性而言,一个贬义词对1.6个褒义词,存在赞誉男性贬低女性的现象。更何况,教科书中男性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多样且正面人物远远多于反面人物,而女性人物不仅数量上偏少,而且性格显得扁平、单一。

(二)形容词含义的性别差异

描写男性性格品质的高频形容词是机智稳重、沉着勇敢、坚韧不拔、富有责任感,描写女性性格品质的高频形容词是温柔友善、心灵手巧、懂事。在男女人物的学历和知识方面,女性人物的文化水平及博学程度要远不及男性人物。就个人品质来说,部编版教科书中有许多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男性英雄人物,也有不少温柔可亲的、柔弱友善的女性人物。就待人接物方面来看,部编版教科书中选取的男女人物均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热情友善,这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具有积极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男性人物在数量和形象上要优于女性人物

根据男女性人物出现数量及频率可知,在部编版教科书当中男性人物数量远多于女性人物,且男性人物大多生动鲜明,威武高大:如关爱百姓的毛泽东主席,少年意气的周恩来总理,平易近人的朱德同志,坚毅勇敢的军神刘伯承,具有舍己为人情怀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些男性人物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有立体感,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相比之下,女性人物一方面在数量上本来就和男性人物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女性人物大多也只是活动在家庭中,以母亲、妹妹、祖母这样的身份出现,较少拥有独立鲜明的性格特点。

(二)男性人物在家庭、社会地位上要高于女性人物

根据男女人物的先赋角色来看,虽然在家庭中承担更多工作和劳动责任的是女性人物,但实际上男性人物依旧占据着家庭的核心地位。根据人物自致角色及活动场景可知男性人物所从事的职业范围更广,并且职业技术性、灵活性较高,且更为复杂,社会地位更高;而女性人物所从事的职业更加单一化、更具有稳定性,社会地位低于男性人物。

(三)男性人物的性格品质要多元于女性人物

从性格品质方面来看,女性人物性格品质以温柔善良、任劳任怨为主,性格品质类型不够丰富。而男性人物性格品质具有多元化特色:有英勇善战、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也有自私自利、贪婪愚蠢的奸诈形象,有正直冷静、博学多才的智者形象,还有骄傲自满、心比天高的愚人形象等等,形式多样、品类多元。

(四)男性人物的活动范围要广于女性人物

就人物活动范围来讲,女性人物活动范围较狭窄,绝大多数女性人物仅仅在家庭、室内进行活动,只有个别女性人物在其工作场所活动。而男性人物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绝大多数男性人物活动于户外及工作场所,从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部编版教科书对于女性人物的定位依旧聚焦在家庭,而非社会。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我们有两点建议:一是对教科书编写者而言,在编写教科书时,需要大大增加女性人物的数量,保持男女性别的大致平衡。同时,在选用女性人物时,多选用社会地位高、社会贡献大的女性。比如,女军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女性的英勇,女医生可以让学生看到女性的严谨,女护士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女性的耐心,女科学家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女性的智慧等等。通过增加这些性格迥异、职业不同的女性人物,学生们就更能体会到独属于女性的魅力,对教科书中的女性人物更加喜爱、着迷,对待女性才可能会更加尊重。二是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使用现有的部编版教科书时,要意识到实然状态的教科书在性别方面的不平衡现状,一方面发挥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功能,通过补充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缺陷;另一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或者改造国家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期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教科书数量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统一数量再比较
藏起来的教科书
头发的数量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