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2021-03-10姚侠妹丁晓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园林互联网+院校

偶 春 姚侠妹 丁晓浩

(1.阜阳师范大学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当前,随着城乡生态文明创建的进一步推进,城乡园林绿化景观建设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无形中促使了社会对园林行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各类地方高等院校为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纷纷开办园林专业,培养了大量园林专业人才[1]。园林专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在地方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2]。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我国有2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园林专业,除中国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老牌农林院校、建筑院校,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地方本科院校。而由于众多地方院校存在跟风开办园林专业现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的园林专业人才教育方向偏向大而全,缺少自身特色和地方风格,同时,地方院校所在地区缺乏优秀的园林绿化景观实习教学资源,使得实习实践教学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实习教学质量相对不高,学生专业素质水平较低[3]。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入推广与应用,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高效率、低成本、低限制以及跨时空的特点[4],弥补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实践教学资源短缺的弊端。

关于“互联网+实习”,可以理解为 “互联网+”实习线上线下混合生态教学体系,即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学主管单位、各学院、指导教师、学生)、企业实习单位为要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跨界交融、有效结合的生态体系[5]。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如何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节奏,如何合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实践创新能力过硬的园林专业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互联网+”对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现状,分析出“互联网+”对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的影响因素,以期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实习环节提出有效改革建议,为地方院校后期更好地开展符合地方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基本概况

(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概况

依据全国各地方院校官网公布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搜集整理了15个省份22所地方院校开设有园林专业的实习教学学分及开设时间、实习内容等,通过对其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践教学的统计分析可知(见表1),22所地方院校中园林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分占应修学分的比例在11.88%~26.30%之间,专业实践教学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实习安排的时间基本均匀分布在第2至第7学期;除综合性实习外,受地域与实习经费的限制,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内或市内;当前各地方院校实习教学改革重点是紧密结合地方城市已有的园林绿化景观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表1 22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除毕业实习)教学环节安排表

进一步分析可知,22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在实习类型方面,除了在实习教学的名称上有所不同,基本上都开设有园林专业认知实习、美术基础实习、植物认知实习、测绘实习、规划设计实习、工程实习、校内外综合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6];在专业实践实习学分的占比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广东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6.30%)与北京的北京农学院(26.00%),后两位的是内蒙古的内蒙古农业大学(11.88%)与湖南的湖南文理学院(14.32%),这可能与北京和广东园林实习实践资源丰富,适宜开设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有关;在集中实习教学学分的分配上,每所地方院校分布都较为均匀,且多数在第2学期开设实习教学,但有的院校在第1学期就已开设实习教学,如,广东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江苏的常州大学、宿迁学院等,且每学期一般会安排有1~2次;从实习地点分布的角度分析发现(见表2),22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主要集中在校内,如,认知实习(18所)、美术基础(16所)、园林规划设计室外空间分析(16所)等,其次,是所在城市园林绿地空间范围内,有植物认知实习(18所)、工程实习(16所)等,而综合性实习多安排在所处的省内(20所)或国内(18所)建设较好的园林城市绿地中开展,有条件的学校还会在国内部分城市开展美术写生实习、规划设计实习等。此外,各地方院校在所处城市以外的地方实习,主要集中在园林景观底蕴较好,且有更多已建好的园林方面实践案例可以供学习参考,如,苏杭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皇家园林等。

表2 22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开展地点分布情况统计表

综合上述分析,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受地域、经费、时间的限制较为突出,各种实习教学多数在校内和所处地区的城市范围内就近完成,对于需要更多感受尺度空间适宜、景观美感度高、园林绿地景观类型涵盖全面的实习场地而言,是很难满足的。不能让园林专业学生及时了解更为前沿的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绿化养护等专业实践知识和信息,无法很好地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得实习教学质量提升空间有限。多数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由于受所在区域园林实习资源的限制,周边缺少新建或保留较好的优秀园林实习案例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只有在集中性实习中才有可能前往外地具有优秀园林实践资源的城市或企事业单位开展短期的实习教学,专业实习质量与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二)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运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实习的应用情况

在实习管理方面,通过对上述22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进行网络咨询调查发现,在实习过程中通过QQ、微信、钉钉等建立信息交流群,发布实习信息、开展线上交流、提交相关实习成果等,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常态化管理模式。部分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还引入专门的实习管理平台对实习实践环节进行管理,如,校友邦、习讯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和就业服务平台等实习管理平台。另外,在园林专业的实习教学中,部分院校还会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的网站、手机APP和搜索引擎等方式,去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运用互联网查询Cad、Ps、Su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操作命令,快速解决园林规划设计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电脑制图问题;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优秀的园林工程技术、工程设计案例,并结合学生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或者设计思路等。

二、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效度与信度

通过与部分院校师生的访谈交流,深入分析并提炼出“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教师与学生有关实习过程的调查问卷。在阜阳师范大学、黄山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滁州学院等5所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学生中进行匿名随机问卷调查,总共回收278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回收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最大方差法kmo bartlett检验在SPSS22.0软件计算出的效度指标(KMO)大于0.7,说明该问卷效度是显著的,显示问卷问题可以有效收集所需信息。根据克隆巴赫系数公式在SPSS22.0软件中计算,信度系数为0.862>0.8,说明该问卷是可信的,数据结果可以提供有效指导。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女性占65.47%,男性占34.53%,与学校园林专业学生男女比例分布相似,说明样本基本能够反映实际园林专业学生分布情况(见表3)。从参与者所在年级来看,大三、大四的学生居多,该部分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感受园林专业实习主要内容体系与今后工作的关联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习实践的重要性,能够保证问卷结果的可参考性。

表3 样本总体情况统计表

(二)园林专业实习管理

根据样本数据,100%的园林专业学生都了解互联网技术,其中,仅有14.71%的学生未参与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实习工作,说明大多数园林专业学生对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实习工作抱有积极态度。有12%的学生认为互联网技术对实习管理时没有效果,在认为有效果的32.35%的学生当中,对互联网技术对校内综合性实习效果认同度最高达到了38.20%,课程设计见习、校外综合实习、植物综合实习并列第二(37.34%)。同时,73.53%的学生认为互联网技术对实习过程及成果材料提交效果最大,其次,是实习资料上传下载与储备。由于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方便的储存条件与速度,因此,在进行实习管理时,如果能在这方面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学生将会更愿意借助互联网去完成实习实践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进行实习管理。

从教师角度看,100%的教师都了解“互联网+实习”,并逐步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实习管理。与学生不同的是,所有的教师都对互联网技术对美术基础、植物、工程这样的专业实习管理效果认同度最高,而校内外综合性实习、课程设计(实验)、毕业(顶岗)实习分布在其后。但在互联网技术对实习管理效果上,教师与学生的看法一致,认为管理平台的过程及成果材料提交作用在实习中效果更大,其次,是进度的把控(见表4)。教师在“互联网+实习”教学中,更看重于基础性的实习和实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希望实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表4 实习管理平台优势统计表

在是否愿意利用现有的专门实习管理平台进行园林专业实习管理方面,教师和学生认为目前的实习管理平台不符合园林专业实习现状的占多数,分别占据66.67%和34.53%。主要原因是很多实习考核存在线上、线下重复考核,实习效率没有得到提高,使得教师和学生均不太满意。另外,多数学生认为管理平台的功能在其他互联网技术(如QQ、微信等)中可以实现;但教师则多数认为平台的操作复杂,且针对性不强,使得教师对实习管理平台的设计不太满意。尽管如此,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实习管理是必然的趋势,但需要不断地完善管理模式和机制。

(三)学生自我学习及解决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除在实习地点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之外,从互联网获取帮助成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途径。根据问卷反馈,学生在选择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寻求帮助(14.22%)的同时,也会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取解决专业性的实习问题(见表5),主要集中在微信公众号、专业APP、搜索引擎等。

表5 实践环节中从互联网获取帮助的途径统计表

虽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专业问题时依然会采用传统的解决方式,即在借助专业书籍的同时向前辈或教师咨询解决方案,但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或平台已成为当前学生解决实习问题的主要途径,主要是由于利用互联网寻找解决思路的快速性、信息的广泛性等优势。调查结果显示,64.70%的学生会依赖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来学习以及解决问题。这与学生微信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公众号的检索功能,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搜寻相关信息。在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普遍认为“互联网技术对实习中自我学习及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以下优点:选择“具有丰富的园林设计方案”占23.42%;“可快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教程使制图软件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容易”占47.13%;“具有园林专业相关工程设计等规范齐全”占78.14%,以及部分学生认为“可快速识别相关园林植物种类及习性”也是向互联网寻求帮助的重要因素占17.34%。与此同时,学生认为互联网平台中“园林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方面很难把控”占86.35%,以及“下载相关资料需要付费查看”占41.45%,成为互联网在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解决问题寻求帮助途径中的主要弊端。

(四)互联网技术对实习操作的便捷性

在分析互联网技术对实习环节应用中的便捷性、实用性方面,学生认为互联网在“实习材料提交”方面最为方便(80.90%),其次是“材料储备与搜索”(43.24%)。综合教师和学生反馈的互联网技术在园林专业实习中应用便捷性和实用性排名见表6,可以看出互联网技术在各个实习环节中的便捷程度均显示为显著(P值小于0.05),其中“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实习排名最高,反映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专业实习的便捷度明显,应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后期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推广力度,以增加实习管理效率与质量效果。

表6 互联网技术对实习环节应用便捷性排名

三、互联网技术对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影响因素分析

(一)互联网信息平台中专业知识的科学性难以判断

当前,利用互联网传递和获取信息资料固然方便快捷,但这些信息资料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如何判别这些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十分重要[7]。互联网中有关园林专业知识的网站、APP、信息平台等种类繁多,而且信息更替快,真实性、准确性及科学性难以判别,尤其在园林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面窄及网络搜索技术较为欠缺,很难对互联网中专业知识点的科学性进行判别,从而导致盲目的依赖与使用,造成学生缺少对园林专业实习知识点的正确获取与有效积累,甚至走向另一个误区。

(二)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特点

园林专业实习主要集中在美术写生、园林植物认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门类或综合性实习,要求毕业生掌握美术、植物、设计、工程施工与养护等多方面知识,因此,互联网技术在不同实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概括如下。

1.园林植物认知的时空性。在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过程中,受到地方院校所处区域条件的限制,在植物认知的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凸显在掌握和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区域的生态习性及观赏特征方面,很多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很多植物换一个地方、一个季节或生长阶段时,往往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认知,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没有真正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及观赏特征前提下进行识别,而过度利用手机APP进行识别则不能准确进行识别判断,无法真正意义掌握植物认知的专业能力。

2.美术写生场景的选择。受实习区域的影响,很多学生写生场景受到限制,优质园林景观写生场景很难获得,因此,导致学生直接用手机拍摄照片,或者利用手机搜索该区域他人拍摄较好的照片进行临摹写生,造成学生把控写生画面的构图能力下降,没有真正达到身临其境在空间中进行写生的目的。

3.园林规划设计项目在空间尺度、地形地貌、色彩与质感等方面的复杂性。一方面由于受地方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可供操作的优质的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项目较少,多数设计实践仅仅停留在发布设计任务书后就让学生展开设计实践,而没有优秀的类似案例供学生在设计实习过程中进行观摩学习,学生很难理解或体会空间尺度关系、园林要素的色彩与质感的设计搭配以及地形地貌的因地制宜的处理。因此,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或引入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及其设计过程的操作方法,建立网络虚拟设计互动平台,可以弥补地方院校在该方面的劣势。另一方面,在园林规划设计实习中某些实习的成果为实体模型制作成果、设计方案纸质文本成果以及工程施工设计图等成果,很难通过互联网实习管理平台提交成果,或者此类实习成果只有通过现场的评判才可以体现公正性,因此,通过互联网技术运用专门的管理平台去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某方面又略显不足。

4.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的可持续性。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养护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见证某一个较为全面的工程项目建造过程,尤其园林工程中植物的后期养护方面更为明显。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虚拟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平台,将优秀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通过照片、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时刻进行观摩学习。

(三)教师综合素质不同

首先,每位教师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园林专业实习过程中”持有不同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有部分教师倾向于让学生先通过查阅书籍去解决问题和学习,而不是首先运用互联网平台,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专业知识信息的可靠性学生很难去判断,盲目使用会影响实习成果的准确性,影响实习效果。另一方面互联网中有关园林专业实习的类似过程与总结资料容易获取,使得部分学生会投机取巧,不参加或少参加实习,破坏了实习的进度和平衡,使得部分教师认为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辅助实习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

其次,教师学历、年龄的差异,使得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的教师善于使用各类专业网站或搜索引擎来提升实习指导能力,但也有教师喜欢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了解园林新前沿新技术新理念。由于网站、搜索引擎、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的多元化,其应用方式及产生学习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去获取专业资料,如何判断网络资源中园林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不同互联网技术在不同专业实习阶段中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平台提高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四)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专业实习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可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互联网技术在园林专业实习中的应用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应用能力明显低于高年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是从大一到大四依次递增的,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在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在实习应用上有较多的经验积累,如,大四学生已经过多次的不同阶段的实习,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方面,不管在实习过程解决实习所遇到问题,还是在园林设计、施工、团队协作等实习管理上都有深刻的体会。其次,高年级学生更有方向性,会明确自己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实习的操作方向,更会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去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低年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储备和实习经验的不足,对“互联网+”专业实习的认知不足,使得低年级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园林专业实习工作。

四、“互联网+实习”的改进措施

(一)基于“互联网+”,优化实习管理体制

实习管理体制是各专业开展实习工作的基础,由于地方院校编制的实习管理制度往往不会考虑到某个专业的具体特点,实行统一化管理体制,使得互联网技术在园林专业实习中受到制度的限制,很难保证园林专业实习达到原有的目标和效果。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基于“互联网+”实习教育理念,结合园林专业各个类型的实习特点,对现有的实习管理制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即以学校编制的实习管理制度为基础,园林专业教学团队结合专业实习教学特点编制符合“互联网+”实习教育管理制度,让园林专业实习在合理的实习制度管理下,提高实习的质量与效果,并系统构建出“互联网+”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实习教学新模式[8]。

(二)结合专业实习特点,建立专门类实习管理平台

通过线上实习管理平台开展实习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实习教学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结合每个专业实习本身的特点来构建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平台。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引入的实习管理平台是一个多专业综合性的实习管理平台,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专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某些环节的不适用问题,如,实习鉴定方式、实习材料汇总与提交要求等。因此,应充分结合园林专业实习特点,基于已有的管理平台在后期操作过程中总结问题与经验,并进行改进与优化,建立全面多样化的实习管理平台,有效提高园林专业实习的效率和学生的实习质量。另外,由于园林专业实习主要分为园林设计类、园林施工管理类和园林植物类等几个方面,实习形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对实习过程的要求、成果的要求以及成绩评判差别较大,因此,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习教学方面还应充分考量园林设计类、园林施工管理类、园林植物类等几个培养方向的区别,进行实习管理平台的优化设计,尽量通过线上实习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运作的工作量,让师生感受到实习管理平台优越性,有效地提高实习的效率,使学生实习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借助互联网技术,引入优秀园林实习项目案例

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在实习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配套经费、所处地区园林绿地资源不足,很难全面、系统地让师生在保证实习质量的情况下开展专业实习教学。然而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地方院校基本都会利用本校及所处城市的园林资源开展园林专业实习教育工作,仅有少部分实习安排在园林资源丰富的城市以及提供实践性强的工程项目中,实习效果难以保证。互联网技术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逐步平衡和拉近地区资源的差异,通过正确利用专业网站、搜索引擎、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引入或借鉴各个高校优秀的实践教学实例与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或共享具有丰富园林资源的地区的专业实习学习视频资料;也可以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搜集到园林工程施工、园林设计、园林植物养护等方面的实习过程视频进行学习;最后,还可以通过谷歌、百度、高德地图等网络平台,搜寻优秀的园林设计项目的基础资料,减少现场实习勘察次数,提高实习效率。

(四)深化“互联网+实习”教学思维,树立教师正确引导意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教师在实习中扮演的角色特殊性,使得教师需要接纳和吸取更多正确的有利于开展互联网教学技术平台,紧跟“互联网+实习”教育时代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在园林专业实习中教师需要掌握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实习教学的逻辑思维,要熟练使用互联网和实习管理平台的操作,逐渐提高实习过程中管理学生的效率,以此提高自身实习教学工作效率与能力[9]。另外,虽然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提高了园林专业实习效率,但有关园林专业实习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判别,教师在实习中应加强指导,要积极地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段收集园林专业实习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辨析力,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五)提高学生“互联网+实习”认知,提升互联网技术操作能力

学生在园林专业学习中应充分了解园林专业实习的目的、意义与具体内容,弄清与前期理论学习的关联度,同时对互联网技术辅助每次专业实习要进行深入的了解,熟悉实习管理平台和相关实习管理制度,掌握“互联网+实习”的基本内涵。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技术是当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其不仅在园林专业实习管理中有显著的效果,在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上也发挥很大作用。园林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在专业实习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快速利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查找园林专业实习相关知识,通过专业网站(园林网、筑龙网、土木在线等)、专业APP(形色、筑龙学社等)以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风景园林网、景观邦、建筑学院等)中相关的专业实习内容查找与实习相匹配的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实习知识、实习技能及解决专业实习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园林互联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清代园林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