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及堵管发生情况的比较
2021-03-10李建云谢小朋沈美玲黄一丹
李建云,谢小朋,沈美玲,黄一丹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10)
外周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 对血管损伤小等益处已在各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 但也可能出现回血、堵管及液体外渗等并发症,主要与留置针种类及冲封管方法不恰当等有关[1]。 熊勤林等[2]研究发现,留置针的回血、堵管与冲封管方式、冲封管液成分及封管夹距离穿刺点的距离等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回血、堵管及液体外渗的可能性更大[3],这与疾病的影响导致静脉压力高, 使血液的黏稠度等发生了病理性改变有关[4]。 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后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问题严重影响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治疗效果,如回血未及时处理,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而造成堵管,诱发浅表性静脉炎或药液渗漏,从而使静脉输液失败,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本研究探讨一种具有弹性触头的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5]结合4 步冲封管方法对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堵管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于2018 年5—8 月, 选择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100 例。 纳入标准:年龄≥60 岁;意识清楚;凝血功能正常;因治疗需要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前臂留置静脉留置针[6-7]。排除标准:患血液系统疾病;需经静脉输注特殊液体,如高渗性药液、化疗药物等。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龄60~86 岁,平均(68.64±14.48)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60~89 岁,平均(70.48±17.87)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留置针的选择对照组使用24G 19 mm 的Y型密闭式防针刺伤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延长管上配备止液夹。 观察组采用24G 19 mm 的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国械注准20153140876),该留置针包括止液夹、套筒硬连接及延长管等部件。
1.2.1.2 封管方法两组封管液及用量相同, 均按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8]中要求,输液完毕后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 倍的0.9%NaCl 进行正压封管, 即两组均于患者输液结束后5 min 内使用0.9%NaCl 2.5 mL 行封管。 两组封管步骤不同。 对照组封管步骤:采用5 mL 注射器抽吸2.5 mL 0.9%NaCl;连接留置针肝素帽接口;采用脉冲式冲管手法,将0.9%NaCl通过注射器推注到留置针, 把留置针内残留药液冲入血管; 当封管液剩余约0.5~1.0 mL 时行快速正压式封管并退针;然后关闭止液夹。 观察组采用4 步冲封管方法:①采用5 mL 注射器抽吸2.5 mL 0.9%NaCl,连接留置针肝素帽接口;②采用脉冲式冲管方法,将0.9%NaCl通过注射器推注到留置针, 把留置针内残留药液冲入血管,当注射器剩余0.5 mL 0.9%NaCl 时,先关闭止液夹,并将止液夹固定在套筒硬连接上;③对注射器进行二次加压,把剩下的0.5 mL 0.9%NaCl 推注完毕;④操作者拇指压住注射器活塞行正压退针。
1.2.1.3 质量控制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4 名护师为组员的研究小组, 研究开始前护士长通过PPT 讲解、 现场实操等方式为组员进行关于留置针穿刺技术、固定方式、留置期间维护及留置针回血相关知识的培训。 培训后进行组员考核,考核内容为留置针现场操作、维护及回血的判断,组员考核成绩≥90 分为合格,确保组员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有全面的掌握,保持留置针穿刺技术、固定方式及留置期间护理的一致。 按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 h 更换1 次[8]。 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测量血压时选择对侧上肢;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留置针情况,如发现有相应的拔管指征则立即给予拔除。
1.2.2 观察指标①回血发生率: 每天进行静脉输液前,由2 名组员各自观察患者留置针回血情况并记录,在延长管管腔内观察到血液回流即代表有回血, 观察完毕后两人核对,若结果不同,则请第3 名组员前去查看并判定是否有回血;回血发生率=当日回血发生病例数/前1 天留置患者总例数×100%。②堵管发生率:当静脉输液液体接上留置针后滴速<60 滴/min,或于每日静脉输液开始前责任护士抽取回血和冲管时观察到留置针无回血且推注0.9%NaCl 时感到有明显阻力[9],排除其他因素后即可判断为留置针堵管;堵管发生率=当日堵管发生病例数/前1 天留置患者总例数×100%; 发生堵管的留置针立即予以拔除。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回血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在留置针留置第1、2、3 天出现回血的例数≥10 例,而观察组患者出现回血1~2 例, 观察组患者4 d 的回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回血发生情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堵管发生情况比较研究期间,对照组在留置针留置第2、3、4 天出现堵管例数均≥6 例,而观察组只在留置第3、4 天时各出现堵管1 例, 观察组第2、3、4 天的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堵管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的使用可降低留置期间的回血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4 d 内每日回血发生率为2.00%~4.00%, 且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的回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观察组使用的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5]结合4 步冲封管方法能够减少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回血情况发生。 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中的止液夹为弹性软胶垫材质的上下触头结构,当止液夹关闭时可以有效地止液,但当延长管内液体压力大于软胶垫自身弹力时, 软胶垫将被轻微压缩,使夹闭的延长管张开微小缝隙,延长管内液体则可通过微小缝隙向留置针软管方向持续流动,保持留置软管内液体充盈,产生持续正压,从而达到留置针软管不回血的效果。有文献报道,夹管的部位与留置针回血有密切的关系[10]。 止液夹应夹闭在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根部, 这样可相对缩小血管与留置针管腔相通的空间, 阻断血液向止液夹后面延长管回流的可能。该留置针另外一个防回血结构为硬套筒连接,该结构位于延长管根部位置, 其封管时要求将止液夹直接固定在硬套筒上, 最大限度地拉近了血液与管腔之间的距离, 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血的发生率。 同时,因止液夹固定在硬套筒上,可避免因止液夹及延长管的摆动和扭曲导致的运动性血液回吸, 进一步减少了留置期间回血情况的发生。 而对照组使用的留置针止液夹只能夹紧于延长管上, 其位置不能紧靠延长管根部,也难以防止延长管的运动性血液回吸,易产生留置期间的回血现象。
3.2 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的使用可降低留置期间的堵管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4 d 内每日堵管发生率仅有0~2.04%, 且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观察组使用的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5]结合4 步冲封管方法能够减少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堵管情况发生。 有研究表明, 国内住院患者的日常输液率高达73.35%[11],二级医院日常输液率更高,有95%以上[12]。本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 这部分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如果出现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极易产生凝血而导致堵管。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静脉导管输液完毕后应用0.9%NaCl 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8]。 如果封管液选用肝素钠可较0.9%NaCl 有效减少堵管发生率和缩短堵管发生时间, 但却可能导致血液疾病患者的出血隐患以及偶发的过敏反应,也可导致脱发和腹泻等不良反应[13]。观察组使用4 步冲封管方法中的二次加压手法, 当推注2.5 mL 0.9%NaCl 冲管后关闭止液夹,再用力推注注射器内剩余的0.5 mL 0.9%NaCl 进行二次加压时, 将产生大于软胶垫自身弹力的压力, 0.9%NaCl 液体则能通过微小缝隙向留置软管方向流动,产生持续正压,从而达到不回血的效果, 有效预防了留置针管道内血栓形成,降低了血栓对患者产生严重危害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其安全性更高。
4 小结
持续正压专利留置针可有效降低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回血及堵管发生率,从而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研究对象来源局限、评价指标可受其他因素影响,今后研究将扩大研究对象来源、增加客观评价指标, 以进一步探讨持续正压专刊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