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1-03-10崔晓璐祁亚运陈兆玮陆思思文孝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5期
关键词:质量评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崔晓璐 祁亚运 陈兆玮 陆思思 文孝霞

摘 要:本文针对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创新的核心思想,构建“学科核心-学科交叉-系统集成-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提出“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企业导师”等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团队集体指导模式,搭建“培养资源管理-培养管理组织-培养实现过程-培养质量的监控和保证”多元化的培养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通过对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指导模式和质量评估的研究,为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型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创新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U239.5-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rail transit vehicles, based on the core idea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discipline core - discipline intersecting - system integration - innovative practice" is constructed. The collective guidance model of obvious mentor teams with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of "academic leaders + scientific research backbone + corporate mentors" is presented. A diversified train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cultiv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cultiv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cultivation realization process-monitoring and guarantee of cultivation quality" is buil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ostgraduate course system, instruction mode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il transit vehicle major,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new model of rail transit vehicle major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Training model; Curriculum system; Quality evaluation

0 引言

隨着21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创新无疑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输送方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更应注重加强其学术训练,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他们融合创新思维投身解决科研和工程重大问题[1]。

对于轨道交通行业,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目前国内已有数十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特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化发展,由于运维管理的不成熟,导致线路的运维成本急剧增加[2]。并且目前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朝着“安全+绿色+智能+高速+重载+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未来轨道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跨学科的具有科研、工程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多学科整合的思维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越发重要。

因此,基于协同创新思想推进研究生教育是促进研究生教育进步、推进研究生改革的必然趋势。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应吸取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等精神,用新的思维方式来重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引导其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从外在与内在的双重维度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对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 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的高等教育在不断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但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和校企合作的匮乏,与“互联网+”时代的相对脱节,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普遍欠缺,新兴交叉领域的协同创新人才更是少之又少[3, 4]。这样的现状使得未来我国轨道交通高端装备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上将会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结合时代带来的全新挑战,对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解决目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短缺问题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5]。

2. 基于协同创新的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轨道车辆专业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培养质量和评估体系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改革研究,将研究生培养成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进行学科融合、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和系统集成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2.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整合轨道行业资源,高校资源以及校内资源,形成多方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育人环境和机制,为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搭建条件支撑。针对轨道车辆研究生需求为导向,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构建“学科核心-学科交叉-系统集成-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

“学科核心”侧重于轨道车辆专业的核心知识及方法论的学习,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为其后续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学科交叉”侧重于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基于信息与控制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性能优化模块,基于信息与控制技术的电力牵引驱动装置性能优化模块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土木学科交叉接触区域耦合特性研究模块等。通过多学科交叉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为其后续多学科的融合提供指导。“系统集成”侧重于以科研项目为导向,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培养研究生的知识交叉及学科融合能力,为其后续应用创新提供基础[6]。“创新实践”侧重于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企业讲座、學术讲座等。在科技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企业讲座中拓展学生的行业眼界,在学术讲座中拓展学生的前沿视野。同时,结合产学研平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科技的开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协作及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在理论上所学的知识能及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从而能够提升其应用创新能力[7]。

基于以上构建的研究生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还需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新兴交叉的前沿微型课程,拓展学生的前沿视野和交叉思维;在课程布局中加强科学研究与工程需求的紧密对接,加强学生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准确认识;在课程结构中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抓住学术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合理衔接。综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布局和课程机构的改革和优化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更为合理的整体框架[8]。

2.2 导师指导模式创新

针对单一导师负责制导致的相关弊端,将导师指导模式从单一导师负责制转变为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负责制,主要由“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企业导师”构成,通过交叉学科团队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考察接收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进入交叉学科团队。在学术带头人上可以聘请轨道交通行业的领军人物,与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在科研骨干上可交叉多学科多领域的导师,实现学生的多对多指导模式;在企业导师上可聘请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高工,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以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为驱动点,在协同创新下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队伍融合、过程融合,不断激发导师和学生的创新灵感,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同时,借助互联网构建的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多路径的师生交流模式,使研究生与导师间形成“虚拟共同体”。通过信息平台的资源共享、交流互动、项目推进等,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数字化培养环境,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优质资源[9]。综合多学科交叉团队和多平台交流,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3 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建设

在培养质量评价层面,借助于轨道交通互联网共享平台及时沟通评价的特点,改善传统线下师生交流和评价时较为低效的模式。同时,结合项目驱动,通过共享平台的实时跟进、总结分享和交流互动,有助于研究生培养的全方位评价。并且,通过线上共享平台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的质量影响因素,持续改进研究生培养的全流程。然后,在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模式下建立研究生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具体对“培养资源管理-培养管理组织-培养实现过程-培养质量的监控和保证”这4个方面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培养目标实现矩阵描述学生在该种培养模式下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创新能力程度,并在培养过程中改进和完善培养组织框架,通过导师、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多向监督,探索构建涵盖学科知识、交叉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多样化评估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 结语

结合目前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具体情况,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基于协同创新思想,构建“学科核心-学科交叉-系统集成-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解决当前传统课程体系导致学科、科教、产教缺乏互融,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实现研究生培养框架的创新基础;组成“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企业导师”的导师团队,解决当前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实现研究生培养团队的创新支撑;搭建“培养资源管理-培养管理组织-培养实现过程-培养质量的监控和保证”的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解决目前较为低效的培养评价方式,实现研究生质量评估的创新保障。

参考文献

[1] 宗智慧.基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200-201.

[2] 李养平.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和管理的认识与思考[C]. 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2009,151:35-37.

[3] 鲍佩华,梁洪,常洪艳,等.协同创新视域下理工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6):6-9.

[4] 李艳,吴益飞.协同创新视域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31):66-68.

[5] 王朝霞,张迎春.科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的协同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21(10):35-39.

[6] 田茂忠,袁跃华,王玉珍,等.以科研为载体强化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东化工,2021,48(6):186-187.

[7] 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8] 刘晶磊.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215,219.

[9] 孟威,郭长虹.发挥科研平台育人功能创新研究生培养新路径——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226,228.

3634500589273

猜你喜欢

质量评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基于组合分类算法的源代码注释质量评估方法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澳大利亚研究生课程的外部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