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在理路与实践研究
2021-03-09赖敏
赖敏
摘 要: 劳动与艺术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艺术创作的现实来源。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遵循一定实施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实施路径,即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树立劳动认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激发劳动情感;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端正劳动态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成劳动行为,从而促进艺术院校人才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劳动教育;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劳动教育即引导广大受教育者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将“劳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基本素养。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为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全面部署提供了指导方向。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在大中小学中更好更快地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导,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再一次得到凸显。
一、加强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在进入高速蓬勃发展的阶段,社会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而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所培养出学生的质量高低与未来艺术行业人员素养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与艺术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作为一种面向人的具体实践与能动反映论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我解放视为一种具体的实践。这种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便是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艺术作为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作品则是这种实践活动的基本呈现,是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过程的现实表征,其创作的源泉离不开人类劳动情景。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各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不论是舞蹈、绘画、歌舞还是电影、电视剧,总是离不开劳动这个永恒主题。因此,劳动具有显著的审美符号特征,艺术与劳动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论是从事艺术创造、艺术表演活动,均需要在对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感性直观过程中汲取灵感。
(二)劳动意识淡化是艺术院校学生的普遍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父母为了给子女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几乎不会让他们参与劳动,这尤其体现在“00后”学生家庭中。由于“00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具有较为优越的资源禀赋,勤劳质朴的精神朴质在这一代大学生当中相对弱化。相比于其他院校而言,艺术院校学生家庭更加富裕、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且自身的自由意识更加突出,组织意识与纪律意识更加弱化,从事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劳动活动的意愿普遍低于其他普通院校。这导致他们逐渐远离传统劳动实践,进而导致缺乏上进心与奋斗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其劳动素养的缺失。
(三)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
2018年我国首次提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劳动教育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劳动中树德,大学时期正是学生重塑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的品德能够得到更好的涵养和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中增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知识,发现问题,产生思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专业技能,增长智慧;在劳动中强体,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磨练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提高身体素质;在劳动中育美,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劳动人民的美丽,懂得欣赏和认可不一样的美,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审美是艺术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中观念产物,是由具体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是由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劳动所决定。劳动作为最质朴的实践活动,是塑造美的重要载体,是审美观念的最初来源,具有超越了一般形态美的特殊意义。艺术院校学生要想在专业技能上实现较大飞跃,就必须从生活中感悟美、从实践中感知美、从劳动中捕捉美,从而树立全面、系统的审美观念。
二、加强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4]可见,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与劳动品质是当前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介入,劳动被赋予了更多形式与广延,一些新的劳动形式越来越脱离劳动精神的本质规定。艺术院校学生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越发丰富的文化形态具有天生的敏锐性,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他们对劳动精神的基本认知。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较为追求个性化,有较强的自尊心,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渴望民主和被尊重。他们普遍具有敏锐的文化捕捉力,是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最深刻的一类青年群体,对外来文化以及异质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同时,由于他们对多元文化缺乏基本的研判能力,许多不良思潮趁虚而入。随着受到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劳动精神逐步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不劳而获。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家境优越,生活条件良好,缺乏勤劳致富观念生成的客观条件,不利于劳动精神的初始养成。同时,艺术院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相对弱化。过分偏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艺术素养培育。不少艺术院校教师队伍自身就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缺乏对劳动价值观的必要认识,很多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植了较强的实用主义与功利色彩,过分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家气质、艺术创新力等精英素养的培育,缺乏对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塑造。
(二)文艺资本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产值不断增加,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出现了资本化、利益化的不良趋势。一些文艺工作者受到利益驱使,放低个人创作与表演底线,在艺术作品中展现诸多庸俗、低俗的歪风邪气;一些文艺工作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与传播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与人文效益,导致文艺作品越发脱离劳动、脱离人民、脱离现实生活。资本依托艺术作品实现了其人格化,导致艺术作品放弃了艺术本身的属性,变成具有更大增殖功能的资本,同时,艺术作品本身也成为传播资本逻辑的载体。在文艺资本化的影响下,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放弃了个人劳动者身份认同,转而拥抱资本。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文艺作品、文艺行业、文艺从业人员的关注度极高,尤其是文艺从业人员,其个人的价值观的社会化传播对艺术院校学生劳动价值观生成具有较大示范意义。文艺领域资本化的趋势以及文艺工作者的错误引导对广大文艺院校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正确看待劳动的社会价值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工具理性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劳动内涵、劳动方式、劳动内容、劳动工具以及所要求掌握的劳动技能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与品质正在逐步被工具理性所取代。随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与对立的不断强化,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的不断激化,纯粹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以体力劳动为代表的,最能体现劳动内在精神特质的传统劳动形式被赋予了“贫穷”“低下”的社会符号。在劳动形式不断丰富的当下,虽然作为普遍社会活动的劳动依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但劳动方式差异、劳动技能水平高低、劳动的边际效益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判断劳动活动价值的主要依据。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具有精英意识,他们对传统劳动方式具有较强排斥感,而喜好那些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劳动形式。这进一步弱化了他们对劳动精神追求与向往。这也为艺术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艺术院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阶段,要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文化、管理、实践等育人功能,挖掘其中的育人要素,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最后促成学生的劳动行为,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一个闭环,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树立劳动认知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育人因素,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使同学们通过课堂系统的学习,对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知识体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首先,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始末,因此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挖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要素,进而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政教师要做到熟悉了解教材,并且对教材进行梳理,将教材中涉及劳动教育或者可以穿插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标注和整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精心设计,将教材的知识点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劳动教育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课中,教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其内涵和意义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意识到人民群众劳动的重要性,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其次,用好艺术院校专业课程。艺术院校中很多专业课程里都涵盖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知识,比如音乐专业,有很多音乐创作的背后,都体现着在一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音乐家用自己辛勤劳动创作了鼓舞人心的歌曲,担当起了振兴民族的责任,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美术类专业课程要聚焦劳动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场景主题创作,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一线,用画笔记录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记录劳动者的平凡瞬间,创作展现劳动过程的美术作品。表演类专业应深入挖掘广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干部等先进事迹,用主题剧目创作展演弘扬伟大劳动精神。其他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和爱国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最后,用好劳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意见》指出,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整体优化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虽然,劳动教育可以通过融入各门课程发挥作用,但这一途径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高校可以根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对所需劳动人员的最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在大学不同的阶段开授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如福建师范大学在本科生二年级开设了《劳动通论》课程。高校教师要用好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必修理论课程的讲授,让同学们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知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以及内容,使同学们形成系统的、正确的劳动认知。
(二)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激发劳动情感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风学风,将劳动教育寓于校园文化环境中,滋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
一要利用丰富的渠道宣传劳动教育。为了在校园内塑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艺术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定期汇报演出、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等宣传载体的作用,广泛运用排演、录制播放劳动教育的宣传语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营造全民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景象。此外,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网络思政方式也被高频应用,因此也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在校园内对劳动教育进行宣传。艺术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一些兼顾趣味性、时代性与观赏性的,反映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的短视频、歌曲、舞剧、微电影,充分利用学校官微、QQ、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等不同渠道进行宣传,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产生劳动情感,激发内生动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认同劳动教育。
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想要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要做好静态的宣传活动以外,还可以结合各种契机举办多元的劳动教育活动。艺术院校可以将劳动周活动与各式各样的艺术节活动、“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用丰富的主题文艺节目、文艺作品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时代精神。以优秀劳动模范个人事迹为主题创作文艺作品,开展联播、展播。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全国先进劳动者的表彰大会,举办有关劳动主题的摄影作品大赛、主题设计大赛、朗诵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书写自己对先进劳动者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此外,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举办以致敬最美劳动者为主题的作品展览活动,让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能更贴近艰苦奋斗的勞动人民,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发挥管理育人功能,端正劳动态度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不仅要自身强化有关劳动教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还要与家庭、社会共同建立劳动教育的协同体系,尤其重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家校联系机制,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艺术院校要加强开设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举办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主题活动和比赛,应该注重做好考评和记录工作。为此,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里应该要包含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考察,评价的标准应该合理恰当,奖惩机制要具体落实,同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评价和记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将对劳动素养的考察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和优秀以及毕业的重要指标[5],使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化和规范化,依靠管理制度使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端正自身的劳动态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有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劳动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6]151-155,新时代下大学生多数为00后,00后更多的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较为溺爱,再加上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在身,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小孩承担家务劳动,因此很多学生的劳动体验较为缺乏,对待劳动态度也存在偏颇之处。基于此现状,高校在管理学生时应该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让家长对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家长能够更加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建议家长在学生寒暑假期间,安排一些固定的家务给学生锻炼,开展家庭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家长自身也要做好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端正学生对劳动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成劳动行为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对各类实践资源进行整合,举办类型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将实践平台向外拓展,磨练同学们的意志,促成同学的劳动行为。
其一,要举办类型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意见》指出,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应该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宿舍卫生评比大赛、宿舍装扮大赛,让学生动手做宿舍卫生,体验劳动;在生产劳动中,学校可以利用一些节日的契机,比如利用植树节组织学生一起去郊区种树,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荒地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农作物种植,让学生在一系列生产劳动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在服务性劳动中,应该充分与学校日常开展的志愿者活动相结合,首先可以依托志愿服务,创建学校内部的志愿场所,在学校里可以组织开展清扫学校固定区域、养护绿植,以及整理图书馆书籍等志愿劳动;其次可以依托志愿服务,构建校外的志愿基地,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定期开展卫生清扫,到小区进行家电的维修等等志愿劳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其二,要充分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多方的合力作用,其中必然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应该对社会资源以及平台进行整合,做到协同育人。高校可以与部分政府单位以及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期间,政府部门与企业向学校对口专业提供所需人才岗位,以勤工助学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既能解决政府与企业短时间内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又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场所,促成学生的劳动行为。此外,高校还可以大力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使其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磨练其意志力,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从而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这一教育体系的变化,充分表明了当下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新时代下,要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抓好艺术院校主阵地,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型劳动人才,为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三个基本观点[EB/OL].http://www.textbookcenter.cn/detail/9595.html.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 OL].(2018-09-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 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 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
[6]张拥军,李剑,徐润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6).
(责任编辑:林步艳)
37425019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