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综述
2021-03-09吕宛庭
吕宛庭
摘 要: 为探索中国戏曲理论在韩国的研究方向及特点,进一步讨论中国戏曲研究在域外的发展情况,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根据统计数据,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1990年之前)、发展期(1990-2000)、兴盛期(2000-2010)、穩定期(2010-2020)四个阶段。李渔《闲情偶寄》和金圣叹《西厢记》评点是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热点。此外,汤显祖曲论、本色论和戏曲叙事特性等内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总体而言,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虽有自己的特色,但其中仍存在研究内容较集中,并未形成独立视角等问题。
关键词:韩国;中国戏曲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戏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思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戏曲理论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收集整理戏曲理论批评史料到全面展开曲论研究,百年来,学者在戏曲理论史叙述、戏曲评点研究、小说中的戏曲理论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并逐渐形成了理论批评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也是外国学者理解、把握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途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韩国学者并未过多关注中国古典戏曲,在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70年代末,随着设置中国文学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戏曲相关研究,中国戏曲理论自然也成为了其中一个议题。尽管和戏曲史研究相比,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人员和成果数量并不算多,研究内容并不算丰富,但也表现出了其独特之处。
一、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缘起及现状
与其他中国文学研究相比,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远不如戏曲史丰富,不过还是有不少学者对这一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下表是目前可搜索到的韩国关于李渔、金圣叹、汤显祖及其他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量。
统计数据表明,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始于1970年前后,其中李渔、金圣叹和汤显祖的戏曲理论是韩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根据研究内容和成果数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一)起步期(1990年之前)。以1980年为界,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70年之前,韩国有关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论文数量寥寥,只有少数学者对戏曲家的创作理论给予了关注。如金学主在1965年发表了论文《汤显祖与其传奇》[1]53-70,其中提到汤显祖思想与晚明自由文学风潮间的关系,但重点放在“临川四梦”的创作内涵上,对其文学思想仅进行简单介绍,并未深入探究。1980年后,逐渐有学者发表以“戏曲论”为题的研究成果。如尹河炳论文《李渔戏曲结构论小考——以<闲情偶寄>结构篇为中心》[2]401-426在介绍并分析李渔戏曲结构论的同时,认为《闲情偶寄》蕴含着“将戏曲当作综合艺术”“更加有系统性”等文学史意义。以上成果,为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揭开了帷幕。
(二)发展期(1990-2000)。20世纪90年代,韩国关于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数量虽不算多,但从诸论述中可明显看出,韩国学界对中国戏曲理论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更多戏曲理论家的观点给予了关注。这一阶段,权应相的论文《元代戏曲论研究》[3]131-157包含了元代戏曲创作论、演出论、效用论等诸多内容,并涉及到俳优条件及歌唱技巧等问题;李相喆的论文《明代戏曲创作论研究》[4]以明代文人的戏曲观为基础,论述了他所认为的中国戏曲理论中“最得意、最有价值的”教化论、本色论、情节论。这些研究内容可以证明,韩国学者已不再视中国戏曲理论为小说理论或文学思想的一部分,而是将“曲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关照。但此时,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尚未触及到美学意义、文化价值、对韩国文学的影响等方面。
(三)兴盛期(2000-2010)。这一阶段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十分兴盛,关于李渔《闲情偶寄》、金圣叹戏曲评点和汤显祖曲论的研究成果数量比上一阶段有了显著增加,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专著,如吴昶和《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理解》[5]、朴泓俊等《东洋古典剧的美学及理论》[6]。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探究了各理论提出的思想动机及背后蕴藏的美学特性、文化价值及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意义;也站在了当代立场上,探索中国古典剧的特色。如朴泓俊论文《东洋古典剧的历史和理论家的角色:中国传奇的历史和李渔的<闲情偶寄>》[7]219-243在梳理中国戏曲发展史之时,认为李渔的演剧理论也影响到了清末民初各种剧种和剧团的出现。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了金圣叹对朝鲜的影响,包括朝鲜学者与金圣叹思想的比较。如李勋种《丁茶山的“不亦快哉”考:与金圣叹的“不亦快哉”比较》[8]227-246、郑善姬《朝鲜后期关于金圣叹批评本的读书谈论研究》[9]305-345等。在其他戏曲理论的研究方面,这一时期有卢相均《明代戏曲的本色当行论研究》[10]217-236、金光永《吕天成<曲品>中的戏曲论研究》[11]177-196、李相喆《浅谈王骥德之曲论》[12]167-185等论文,其研究涵盖了王骥德、朱权、祁彪佳、凌廷堪等多位戏曲理论家,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数量也颇丰,除此前的朴成勋、朴泓俊、河炅心等人,还有车美京、李昌淑、李金恂等学者加入了研究队伍。
(四)稳定期(2010-2020)。进入2010年后,戏曲理论研究的热潮有所退却,不仅成果数量少于上一时期,研究者也大大减少。目前看来,仅有朴成勋、朴泓俊两人在从事李渔戏曲理论的研究,而汤显祖的曲论研究者几乎只有朴钟学一人。不过,因有了前十年的蓬勃发展作基础,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眼界也更为开阔,除集中于所谈论之戏曲家们的著作外,还关注了明清戏曲整体发展情况,如朴泓俊论文《李渔戏曲论与清代地方戏的勃兴》[13]273-290认为中国古典戏曲史是以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的顺序发展的,李渔的戏曲论搭建了“传奇”到地方戏的桥梁。而在金圣叹评点研究方面,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则是将金圣叹的戏曲理论与韩国对中国文学的接受结合起来,如尹智杨的《江天阁锁夏录所载李载运文章中体现出的关于金圣叹的认识》[14]77-100《朝鲜对<西厢记>的评点批评研究》[15]5-32《周昂对金圣叹<西厢记>批评及改写的评价考察》[16]107-127等论文皆是从这一角度对《西厢记》评点做了探讨。
二、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热点及主题
中国戏曲在韩国被长期当作小说看待,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也常被视作戏曲史或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分。和中国的戏曲理论研究相比,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既有与之有相近之处,又表现出了自身特色,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研究上。除此之外,汤显祖的戏曲理论、徐渭等人的本色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韩国学者关注。
(一)对李渔戏曲理论的研究
韩国学界对李渔戏曲理论的研究多聚焦于《闲情偶寄》中的情节、结构等编剧理论,对《演习部》《声容部》的内容及其导演、表演理论提之较少(当然,李渔的戏曲理论也是关于编剧理论的成果远多于导演理论)。具体来说,韩国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对李渔提出的情节论、结构论及其特点的研究。2000年之前,李渔的戏曲情节论、结构论方面已出现了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尹河炳论文《李渔戏曲结构论小考——以<闲情偶寄>结构篇为中心》[2]401-426将《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与之前的曲论做了简单对比,认为李渔的戏曲编剧理论更加追求统一性、单纯性;河炅心论文《中国戏曲批评和李渔戏曲理论简介》[17]257-266更为详细地梳理、介绍了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提出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阵线等观点,认为李渔可谓中国戏曲的改革者。2000年后,韩国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学者除总结《闲情偶寄》中的编剧理论外,还开始分析李渔戏曲理论的特色和价值。河炅心论文《奇论的理解——以李渔的新奇论为中心》[18]305-338认为,新奇不仅是李渔戏曲的创作原则,也是其著述的基本态度,他的新奇要“新而妥”“奇而确”,新奇但不脱“理”字。朴成勋论文《李渔戏曲创作新奇性小考——以<闲情偶寄>为中心》[19]105-117进一步指出,李渔所讲求的“新奇”在于通过对人情和物理的多种认识,将日常事物转变为戏曲中的奇异事件,因此剧作家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思考。
其次是对《闲情偶寄》中宾白、科诨与曲律理论的研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戏曲之宾白、科诨作了系统而富有意义的论述,展示出与以往曲论不同的特征。朴成勋论文《李渔宾白论再考》[20]325-345详细考察了李渔提出的宾白做法,认为李渔提高了宾白的地位和艺术性,确立了“曲白相生”关系。同年,李金恂论文《李渔的科诨理论和<风筝误>》 [21]389-403总结了李渔科诨理论“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四个方面的内容与特征。朴成勋论文《李渔的科诨艺术论考察:以<闲情偶寄>为中心》[22]415-432从科诨的重要性、自然性、通俗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李渔的科诨艺术,认为只有把李渔的“结构”“词采”“宾白”和“科诨”联系起来理解,才能系统掌握李渔的科诨理论。此外,在李渔的曲律理论方面,也有少量研究成果出现。朴成勋《李渔的曲律论小考》[23]145-158一文探讨了李渔对曲律的认识,并解释了《闲情偶寄》中提及的上声、务头、拗句等曲律知识,是韩国李渔戏曲理论研究中比較有突破性的成果。
最后是对李渔戏曲理论之意义及中国古典戏曲美学的研究。朴泓俊论文《<闲情偶寄>和中国古典戏曲通俗美学》[24]179-202认为,李渔提出的戏曲创作论考虑到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具有强烈的商业性,可谓对通俗戏曲的理论总结。十余年后,他的论文《李渔戏曲论与清代地方戏的勃兴》[13]273-290又将李渔的戏曲理论、明清传奇和地方戏进行了对比,借此证明李渔的戏曲理论是从传奇到地方戏的理论桥梁。吴昶和论文《李渔的文化审美境界论》[25]279-306认为,李渔的戏曲理论追求生活中的真情真理,指向“平易近人”“俗而不俗”的境界,反映了清代初期的进步学风。朴成勋论文《<闲情偶寄>和西洋戏剧理论比较》[26]319-335则将李渔的戏曲理论与《诗学》等西方戏剧理论相比较,认为西方追求“plot”,即情节的必然性,而李渔更重视结构的自然性,并通过“立主脑”“减头绪”“密阵线”的方法,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戏曲内容,增强戏曲的舞台演出效果。尽管在李渔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方面,各学者的论述略有差异,但他们都认为李渔的戏曲理论追求生活中的真情真理,达到了“俗而不俗”的审美境界。
韩国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的确触及到了《闲情偶寄》有关戏曲创作、演出的各个方面,但研究成果数量仍不算丰富,呈现出编剧理论研究多于演剧理论研究,情节结构、宾白科诨研究多于曲律研究的特点。
(二)对金圣叹戏曲理论的研究
韩国对金圣叹的文学理论研究开始较早,然而早期成果大多集中在金圣叹的小说批评方面,没有将戏曲批评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韩国学者才逐渐关注金圣叹《西厢记》评点及其中的戏曲理论。韩国的金圣叹戏曲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内容、思维及写作方式。早期研究中,韩国学者主要探讨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中的具体评点内容。如闵蕙兰论文《金圣叹<西厢记>批评小考》[27]453-481大段引用金圣叹评点的原文,并对其文词进行了相当细致的分析。2000年之后,不少韩国学者开始分析金圣叹写作背后的思维方式。李胜洙论文《金圣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以<贯华堂第六才子书>的评价为中心》[28]1-19认为,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虽然看起来缺乏统一性,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也相去甚远,似乎会妨碍阅读,但他能在日常对话中引出深刻事理,具有冲破传统束缚、打开新世界的“破坏力”。李基勉论文《金圣叹的文学思想和人性解放论》[29]179-198认为,虽然金圣叹在探讨《西厢记》是否为“淫书”时体现了一定的封建意识,但他的评点中蕴含着挣脱现实、解放人性的气息,可被视作中国近代文学的萌芽。
其次,关于金圣叹戏曲批评理论对朝鲜时代文人的影响。金评本《西厢记》传入朝鲜半岛后,不少文人发表了与之相关的评论。这些评论,如今也成为了韩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李勋种论文《丁茶山的“不亦快哉”考:与金圣叹的“不亦快哉”比较》[8]227-246将朝鲜时代文人丁若镛的《不亦快哉行》与金圣叹所作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进行了对比,并认为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对朝鲜时代文人摆脱道德拘束、在逆境中保持放旷心态有很大影响。安世铉论文《李钰的<西厢记>批评受容样相和脉络》[30]411-438认为,李钰等文人恰是在受到金圣叹于《西厢记》评点中提到的“消遣的文学论”和极微论的影响后,开始注重记录身边的微小事情,以消除生命中的“无力气感”。韩国学者也关注了《百祥楼记》和《广寒楼记》等受金圣叹评点影响的作品。宋好彬《<广寒楼记>的金圣叹极微论接受样相:有关批评及改写意识的反映》[31]1-22、郑雨峰《未发掘的汉文戏曲<百祥楼记>研究》[32]309-341、尹智杨《<百祥楼记>评批特征考察》[33]375-407等论文皆考察了朝鲜时代汉文戏曲评点本对金圣叹的接受样态。宋好彬通过详细的论述,指出《广寒楼记》评点在读法、夹批等方面都模仿了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评点中的文字亦迎合了金圣叹“娑婆世界中间之一切所有,其故无不一一起于极微”的文本细读主张,因此事件进展明确、人物形象突出。郑雨峰认为《百祥楼记》的《凡例》《百祥楼记词》《竹亭闲谭》《百祥楼解惑》等部分模仿了金圣叹的戏曲评点形式及思维方式。尹智杨认为《百祥楼记》是朝鲜评点本小说中与金评本《西厢记》最类似的。以上研究成果表明,金圣叹的戏曲评点确实曾对朝鲜时代文人产生巨大影响,于当今也获得了韩国学者的重视。
近十年间,韩国学者愈发关注朝鲜时代文人对金圣叹的接受。在这一方面,尹智杨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与畅谈朝鲜时代文人如何模仿金圣叹戏曲评点的研究者不同,她更加关注朝鲜时代文人在《西厢记》接受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独特自我意识。其《江天阁锁夏录所载李载运文章中体现出的关于金圣叹的认识》[14]77-10《朝鲜对<西厢记>的评点批评研究》[15]5-32《周昂对金圣叹<西厢记>批评及改写的评价考察》[16]107-127等论文皆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揭示了朝鲜时代《西厢记》评点接受中特有的写作形态,认为朝鲜时代的批评者在模仿金圣叹评点的同时,也展现出自由奔放的豁达感、寻找与世界连接纽带的广阔视野、追求对话关系的开放式写作等与金圣叹不同的特点。
与李渔戏曲理论研究相比较,韩国学者在对金圣叹评点进行研究时,更加注重评点形式与内容对本国文人创作心态、评点方式的影响,具有更鲜明的本土色彩。然而韩国学者仍常常将《贯华堂第六才子书》中的评点视作金圣叹文学思想的一部分,而非以“戏曲理论”单独论之。
(三)其他戏曲理论研究
除李渔的戏曲理论和金圣叹的戏曲评点外,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还涉及到了其他方面,如中国学界常探讨的汤显祖之曲论、明清时期的本色论等。
首先,对汤显祖曲论的研究。韩国学者所关注的汤显祖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情”和儒释道对汤显祖戏曲理论的影响方面,并通常与晚明文学思潮研究结合在一起。金学主论文《汤显祖和公安派》[34]3-30论述了汤显祖的“意趣神色”,并认为其戏曲观点受到了袁宏道兄弟的现实思想、道家无为和佛教出世观念的影响。此后,韩国学者多遵循这一思路,卢相均《汤显祖的文艺思想小考:以“唯情说”为中心》[35]95-108、朴钟学《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中达观禅师关系小考》[36]73-93《汤显祖文学理论中的“意”“趣”研究》[37]等论文都将汤显祖的戏曲观念与社会思想相联系。在单纯的戏曲理论研究方面,李相喆论文《汤显祖的曲论》[38]137-161分析了汤显祖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论,认为汤显祖的戏曲理论虽然缺乏完整性,但他提出的戏曲创作理论,对中国戏曲理论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关于“本色”的探讨。“本色”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重要命题,也是韩国学者相当重视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权应相、李相喆的博士学位论文《徐渭文学论研究》(1993)[39]《明代戲曲创作论研究》(1996)[4]提到了戏曲本色论,而单论“本色”,则似始于金学主的论文《徐渭的本色论和<四声猿>》[40]133-148。该论文简单论述了“本色”的词源,并将“本色”与徐渭所提的戏曲之“俗”结合起来,认为徐渭在恢复戏曲民间文学性质、再现戏曲原貌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卢相均论文《明代戏曲的本色当行论研究》[10]217-236在指出本色论可将戏曲体裁从传统诗文中独立出来的同时,认为明代持本色论者共有两派,一是以元曲通俗自然为宗的李开先、何良俊,另一是以南戏俚俗生动为本色的徐渭、沈璟。在本色之意的发展变迁方面,林东春论文《明代戏曲本色论考察:以王骥德之前为中心》[41]153-175认为,汤显祖和沈璟的争论将本色论正式推向文学舞台,徐渭及王骥德使本色论进一步走向成熟,李渔是本色论的集大成者。赵美娟论文《明代本色论的特征及继承发展——以徐渭及其后学为中心》[42]105-129认为,徐渭主张戏曲要表达真情实感,其后学则在其中加入了风教思想,表现出他们别样的戏曲审美观。上述论文还对本色之来源及内涵作出了解读,并逐渐将“本色”与“当行”结合起来,认为二者并非对立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在二十余年的研究中,韩国学界不仅对中国戏曲的“本色”作了比较清晰的解释,还指出了本色论对明清戏曲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徐渭之后学者的发展与弊端,使之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一部分。
此外,对戏曲叙事性的认识这一问题逐渐得到了韩国学者的重视。李昌淑论文《明清文人的戏曲认识》[43]352-373提及了杜濬的“笔补造化”说,即虚构的剧作拥有补正造化缺陷的伟力。他其后的论文《明清小说戏曲谈论的现实和对虚构的认识》[44]159-176进一步分析了明清时期“笔补造化”的提出缘由及适用范围。同是研究戏曲叙事特性,吴庆禧论文《试谈中国历代戏曲观念与念白观》[45]71-86将“中国古典戏剧观”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中国戏曲理论经历从“诗学”“曲学”到“剧学”的发展后,于明中叶到达了顶峰时期。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吕天成、祁彪佳等人的戏曲理论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注意。李相喆的论文《吕天成曲论探索》[46]415-434《吕天成与祁彪佳的戏曲创作论比较》[47]分析了吕天成《曲品》和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对“本色”“奇”“真”等概念认识的异同;赵汶修的论文《蒋士铨戏曲美学思想研究》[48]169-189探讨了蒋士铨戏曲“教化论”“言情论”与中国古代儒家礼乐教化的关系。不过这一部分论文数量较少,且发布时间、研究对象并不集中。也有学者关注个别文人于作品中展现出的戏曲观,赵美娟论文《张岱散文中体现的江南戏曲文化及其戏曲观》[49]21-44不仅分析了张岱散文中的明清戏曲家班演出,还论述了张岱提出的演员表演、戏班教学、剧本创作三方面的理论,认为张岱的曲论与案头文人之见解有明显不同。在戏曲音律与导演论方面,有车美京《朱权<太和正音谱>的戏曲理论》[50]331-357、金光永《吕天成<曲品>中的戏曲论研究》[11]177-196、河炅心《潘之恒演剧论的理解》[51]等数篇论文出现,但整体而言较为零散,尚未形成系统。
总体来看,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虽较少涉及曲律和导演理论,但对文本创作理论给予了一定关注。除对李渔戏曲理论及金圣叹评点进行探讨外,韩国学者也关注了其他元明清戏曲理论相关的问题,并在本色论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系列研究。
三、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特点与展望
长期以来,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都附着于戏曲史研究和小说理论研究中,学者关注较少。20世纪80年代起,其研究逐渐从其他文学艺术研究中独立出来,并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第一,由于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早期的论述散见于关于戏曲创作、小说理论或文学思想的论著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学者发表了一些专题性研究成果,如河炅心的论文《中国戏曲批评和李渔戏曲理论简介》[17]257-266、朴成勋的博士学位论文《李渔戏剧理论研究》[52],吴昶和的专著《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理解》[5]等。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说明中国戏曲理论已逐渐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得到了韩国学者的重视。
第二,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多与中国相近。例如,在对汤显祖的戏曲理论进行研究时,韩国学者多结合晚明佛家、道家及阳明心学思想,分析汤显祖“至情”“真色”等观点在晚明文学思想中的价值。又如,韩国学者认为李渔戏曲理论关注戏曲的通俗性、娱乐性,将戏曲视为“舞台剧”而非“案头剧”,具有“俗而不俗”的审美境界。这些戏曲理论的研究路径和观点,都与中国学界相当类似。
第三,不同于中国的戏曲理论研究,韩国学者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还表现出与本国文学理论结合的特点。2000年以来,韩国共发表关于金圣叹戏曲评点的研究成果24篇,其中“金圣叹戏曲评点对韩国的影响”相关的论文有15篇。最受韩国学者关注的,是《广寒楼记》《百祥楼记》对金圣叹戏曲评点的模仿。此外,李钰、丁若镛等朝鲜时代文人对金圣叹戏曲评点思想的接受情况,也成为了韩国学界的重点分析对象。韩国学者认为,“不亦快哉”“极微论”等出现在朝鲜文人作品、小说评点中的内容是受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影响,而朝鲜时代批评者在文字中体现出的自由、豁达感,是对金圣叹戏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这是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中最有特点的部分,体现了韩国学者对本国古代文学的关注及独特的民族意识。
在表现出自我特色的同时,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韩国从事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人数不多,研究成果也不算丰富。从研究人员来看,1970年至今,韩国发表两篇以上曲论相关论文的不足20人。近十年,仅有朴成勋、朴泓俊两位学者发表了关于李渔戏曲理论的研究论文,李相喆、朴钟学两人发表了关于汤显祖文学理论的研究论文。从研究成果数量来看,1996-2010年,朴成勋、赵美娟、孙揆姬等九位学者发表了关于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之后却几乎没有学者撰写曲论相关的学位论文。在成果数量方面,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大约有128篇,只占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百分之八左右。
其次,韩国戏曲理论研究的内容非常集中。从起步期到如今,李渔、金圣叹与汤显祖始终是韩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与这三位戏曲理论家相关的论文约占戏曲理论研究总成果的66.4%。余下内容除总论性的专著外,又有近三分之一是关于徐渭或“本色”的研究,仅有零散几篇论文涉及到了吕天成的曲论、沈璟的曲论、孟称舜的传情理论等。同时,一些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何良俊《曲论》、王骥德《曲律》、魏良辅《曲律》等,并未受到韩国学者的重视。可见比起曲韵、曲律相关的内容,韩国学者更加关注情节、文本、戏曲美学思想等戏曲创作理论。
此外,尽管如今已有学者将戏曲理论与朝鲜时代文学相联系,但这主要集中在韩国的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研究之中。关于其他戏曲理论,韩国学者很少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将其与本国文学、戏剧理论进行对比;也很少结合西方戏剧理论,探讨中国戏曲理论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所蕴含的东方意义。
四、结语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文学研究的蓬勃发展,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逐渐萌芽。90年代后,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迎来了起步期,“曲论”从其他领域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值得被独立探讨的命题。2000-2010年,是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阶段研究者数量剧增,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学者们不仅深入分析了李渔、汤显祖等人的戏曲创作观点,还向曲律、演剧论等研究领域迈进,更有总论性的专著出现。进入2010年之后,中国戏曲研究的发展速度逐渐减缓,也少有新研究者加入。不过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大多以发展和联系的目光,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仍有较高的意义与价值。
韩国学者最为关注的,是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西厢记》评点。除对这两位的基本观点作介绍与分析外,学者们还探究了李渔的美學价值、当代意义,并对金圣叹的影响意义及朝鲜文人对其之接受做了详细的论述。此外,汤显祖的曲论、本色论及文人戏曲认识等问题也是韩国学界喜爱研究的内容。从整体上讲,与曲律、演剧论相较,韩国学者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方面的成果更为丰富,对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形成了独特的认识。
不过,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仍存在研究人数不多、研究内容单一等问题,这也导致研究中存在命题重复、论述不够充分的现象。同时,韩国学者研究中国戏曲理论时,很少站在整个东亚的立场上,以更广阔的视野分析古典剧之文化意义。总而言之,韩国的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中国文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注释:
(1)统计数据来自闵宽东等人所编《中国古典小说及戏曲研究资料总集》、RISS学术研究信息服务网站及Nurimedia韩国学术期刊数据库(DBPIA)。
参考文献:
[1][韩]金学主.汤显祖与其传奇[J].中国学报,1965(3).
[2][韩]尹河炳.李渔戏曲结构论小考——以《闲情偶寄》结构篇为中心[J].中国人文科学,1989(8).
[3][韩]权应相.元代戏曲论研究[J].中国学报,1994(34).
[4][韩]李相喆.明代戏曲创作论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1996.
[5][韩]吴昶和.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理解[M].首尔: 中国学中心,2001.
[6][韩]朴泓俊,等.东洋古典剧的美学及理论[M].首尔: 朴李正出版社,2005.
[7][韩]东洋古典剧的历史和理论家的角色:中国传奇的历史和李渔的《闲情偶寄》[J].公演文化研究,2003(7).
[8][韩]李勋种.丁茶山的“不亦快哉”考:与金圣叹的“不亦快哉”比较[J].语文硏究,2001(29).
[9][韩]郑善姬.朝鲜后期关于金圣叹批评本的读书谈论研究[J].东方学志,2005(129).
[10][韩]卢相均.明代戏曲的本色当行论研究[J].中国文学,2000(33).
[11][韩]金光永.吕天成《曲品》中的戏曲论研究[J].中国文学,2003(39).
[12][韩]李相喆.浅谈王骥德之曲论[J].亚细亚文化研究,2004(8).
[13][韩]朴泓俊.李渔戏曲论与清代地方戏的勃兴[J].中国学报,2016(75).
[14][韩]尹智杨.江天阁锁夏录所载李载运文章中体现出的关于金圣叹的认识[J].大东汉文学,2015(44).
[15][韩]尹智杨.朝鲜对《西厢记》的评点批评研究[J].民族文化,2016(44).
[16][韩]尹智杨.周昂对金圣叹《西厢记》批评及改写的评价考察[J].中国文学,2017(92).
[17][韩]河炅心.中国戏曲批评和李渔戏曲理论简介[J].中国语文学论丛,1991(2).
[18][韩]河炅心.奇论的理解——以李渔的新奇论为中心[J].中国语文学论丛,2001(18).
[19][韩]朴成勋.李渔戏曲创作新奇性小考——以《闲情偶寄》为中心[J].中国学论丛,2016(53).
[20][韩]朴成勋.李渔宾白论再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6(9).
[21][韩]李金恂.李渔的科诨理论和《风筝误》[J].中国人文科学,2006(34).
[22][韩]朴成勋.李渔的科诨艺术论考察:以《闲情偶寄》为中心[J].中国文化研究,2009(15).
[23][韩]朴成勋.李渔的曲律论小考:以《闲情偶寄》词曲部的音律论为中心[J].中国学报,2006(54).
[24][韩]朴泓俊.《闲情偶寄》和中国古典戏曲通俗美学[J].中国语文学,2003(42).
[25][韩]吴昶和.李渔的文化审美境界论[J].中国语文学论丛,2007(42).[26][韩]朴成勋.《闲情偶寄》和西洋戏剧理论比较[J].中国文化研究,2010(17).
[27][韩]闵蕙兰.金圣叹《西厢记》批评小考[J].中国人文科学,1991(10).
[28][韩]李胜洙.金圣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以《贯华堂第六才子书》的评价为中心[J].韩国语言文化,2004(26).
[29][韩]李基勉.金圣叹的文学思想和人性解放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7(10).
[30][韩]安世铉.李钰的《西厢记》批评受容样相和脉络[J].语文研究,2011(39).
[31][韩]宋好彬.《广寒楼记》的金圣叹极微论接受样相:有关批评及改写意识的反映[J].民族文化,2008(32).
[32][韩]郑雨峰.未发掘的汉文戏曲《百祥楼记》研究[J].韩国汉文学研究,2008(41).
[33][韩]尹智杨.《百祥楼记》评批特征考察[J].韩国汉文学研究,2012(50).
[34][韩]金学主.汤显祖和公安派[J].东亚文化,1986(24).
[35][韩]卢相均.汤显祖的文艺思想小考:以“唯情说”为中心[J].中国学论丛,1998( 7).
[36][韩]朴钟学.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中达观禅师关系小考[J].中国学论丛,2008(26).
[37][韩]朴钟学.汤显祖文学理论中的“意”“趣”研究[J].人文学研究,2014(50).
[38][韩]李相喆.汤显祖的曲论[J].亚细亚文化研究,2001(5).
[39][韩]权应相.徐渭文学论研究[D].首尔大学,1993.
[40][韩]金学主.徐渭的本色论和《四声猿》[J].中国戏曲,1998(6).
[41][韩]林东春.明代戏曲本色论考察:以王骥德之前为中心[J].中國人文科学,2006(33).
[42][韩]赵美娟.明代本色论的特征及继承发展——以徐渭及其后学为中心[J].中国学论丛,2011(17).
[43][韩]李昌淑.明清文人的戏曲认识[J].中语中文学,2001(29).
[44][韩]李昌淑.明清小说戏曲谈论的现实和对虚构的认识[J].中国学报,2006(54).
[45][韩]吴庆禧.试谈中国历代戏曲观念与念白观[J].比较文化研究,2004(7).
[46][韩]李相喆.吕天成曲论探索[J].中国语文学论集,2008(48).
[47][韩]李相喆.吕天成与祁彪佳的戏曲创作论比较[J].亚细亚文化研究,2009(17).
[48][韩]赵汶修.蒋士铨戏曲美学思想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3(23).
[49][韩]赵美娟.张岱散文中体现的江南戏曲文化及其戏曲观[J].中国文学硏究,2014(56).
[50][韩]车美京.朱权《太和正音谱》的戏曲理论[J].中国语文论丛,2001(21).
[51][韩]河炅心.潘之恒演剧论的理解[J].中国语文学论集,2003(22).
[52][韩]朴成勋.李渔戏剧理论研究[D].高丽大学,1996.
(责任编辑:林步艳)
326850190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