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现状与思考

2021-03-08顾健一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

顾健一

[摘要]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村中学拥有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但根据本校劳动教育调查显示,现阶段学校存在家长对劳动教育不重视,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学校劳动课程不到位等情况。针对上述情况,革新学生劳动价值观念,培养劳动精神,依托本校现有劳动资源构建基于班级农耕试验田、农耕博物馆的劳动课程,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本校的落地。

[关键词] 农村中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农耕博物馆;农耕试验田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養的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但现今教育中,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被淡化、被弱化。学生接触到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基于本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策略方面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农村中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中学的学生应该是爱劳动、会劳动的代名词,但事实是他们虽生活在农村,生活却离生产劳动很远,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是常见现象。首先,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不深刻。一些家长过分地重智轻劳,过于看重成绩,认为分数就是一切,在家中不让学生插手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十分普遍。更有甚者,家长认为打扫卫生耽误孩子学习,要求老师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劳动任务。另外,有一些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干农活。

其次,学校劳动课程不到位。课程安排上虽然有劳技课,但管理不到位,边缘化程度严重,课程被占用或被看成“放松课、游戏课”。教师安排上无配套的师资力量,劳技课多为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有课无师使得劳动教育无法落地。课程资源上缺少支持,劳动教育成为无场地、无设施、无教材的“三无课程”。课程评价上,《意见》要求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现状却是劳动课程如同没有目标的航船,无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无法衡量学生发展状况。

最后,学生对劳动教育不重视。家长和学校对待劳动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观念,认为劳技课就是“玩耍课”“自习课”;囿于考试升学的压力,过度关注知识学习,不注重能力提升。还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存在偏颇,觉得劳动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事情。当与他们说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时,投来的是不屑的眼光。

鉴于此,在农村中学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改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明白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新时代农村中学劳动教育价值蕴藏

1.树立新时代正确劳动价值观念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是中国能够迎来伟大复兴的关键。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必将由他们肩负。推行新时代劳动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劳动者都值得敬佩,从而激发学生劳动热情,把精神力量转化为行动力量,成为新时代的创造者、开拓者。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劳动认识偏差,不爱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重智轻劳的现象十分严重,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影响学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加强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必由之路。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的中国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从而实行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需要靠每个人辛勤劳动,在实践中实现。中学生是奋斗的中坚力量,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信念,践行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农村中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践行

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学的价值意蕴,需要发挥农村中学在自然条件和乡土资源方面的优势,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课程。班级作为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前沿阵地。

1.创生班级农耕博物院的劳动新载体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科教师,发挥班主任的学科优势,融劳动教育于其中。班主任依托本校现有资源和设施建立班级农耕博物馆,呈现农耕历史,展现农耕文化。博物馆分为图片文字展区和实物展区,图片文字展区展示的是中国农耕历史发展历程、优秀劳动者、劳动人民的作用等;实物展区有实物的镰刀、锄头,有模型的筒车、耧车等;有不同农作物的标本,让学生对农业工具和农作物有了直观感知。

首先,博物馆里的文字图片展品由学生收集制成,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搜索所需资源,在本校历史和信息教师的指导下,制成图片、文字和PPT。班级农耕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与农耕文化直接对话,深刻体悟中国几千年农耕历史发展演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做中学。其次,班主任带领他们深挖每件展品后的故事,知晓劳动人民的伟大,是他们创造了历史,从而扭转原先的劳动观念,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开发班级农耕实验田的劳动新课程

把本校外围的环境变成农村中学的优势,学校牵头与村民协商后,租种农田,成为农耕试验田。学校对试验田进行规划,实行班级承包责任制,每班负责一块农耕试验田,试验田由班级自主安排种下西红柿、玉米、茄子、辣椒等农作物和蔬菜。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聘请学生家长作为农耕试验田指导官,与孩子们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耕知识,传播劳动精神。

依托本校资源围绕农耕博物馆和农耕试验田班级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劳动课程。农耕诵诗会,学生寻找农耕文化古诗词或现代诗歌,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诵诗会,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班级内评比。农耕故事分享会,班主任向学生推荐农耕文化相关书籍,增加学生的农耕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让学生把读到的故事在全班分享。

发挥本校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价值,让学生在做中学,从知识课堂来到劳动课堂,通过实践感受劳动之美、劳动之伟大。改变学生对劳动的错误认知,培养勤俭、奋斗、创新的新时代劳动精神;促使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为以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 2020.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实施激励机制的做法与影响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赣南地区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