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溪雅荷”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2021-03-08余湘琦赵英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开发

余湘琦 赵英楠

【摘要】在“文溪雅荷”課程背景下,根据幼儿园实际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对主题进行适度的园本化,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场景化空间、材料、主题内容,发掘幼儿园地域文化特点,合理建构和优化《春天》主题课程资源。本文主要以《春天》为例,从主题课程资源实践、整合、优化与创新,探讨以“基于幼儿生活,传承本土文化,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为支持”为指导思想,更好地开发幼儿园《春天》主题课程资源。

【关键词】园本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开发

广州市南沙区实验幼儿园属于“文溪雅荷”课程实验园,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两年时间中,对主题课程资源进行二次的整合、扩充、加深和拓展,开发场地资源、时间资源、材料资源、形式资源等,使得主题课程更加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满足幼儿的需要,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作为课程实验园,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春天》主题下的活动与材料资源,形成园本的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模式。

一、课程资源的实施现状

原有《春天》主题操作手册从五大领域、环境规划与运用建议、活动设计建议、特色活动案例给出了具体的参考和指导。教师根据操作手册的参考和启发,搜集资源丰富课程活动设计,进行课程实施。剖析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推进过程中发现,操作手册需进一步的整合及优化,以解决室内外区域指导不均衡,教案领域分布不均匀,家庭社区资源较少,地域文化特点难以实施等问题,让教师能更加直观、简便地操作使用。发挥实验园自身优势,研究从主题课程、区域活动、特色活动三类活动出发,开发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春天》主题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及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审视《春天》主题课程原有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及优化。首先,调整原有课程资源结构,细化主题活动设计,丰富活动教案,形成各年龄段操作手册;其次,课程资源多样化,增加室内外区域活动参照建议,补充园本特色活动案例;再次,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多样化,融入家庭、社区课程资源,依托地域文化,深入开展活动;最后,建立主题课程资源包,发挥课程资源最大效益,为课程资源的更新迭代创造条件。

1.优化课程资源结构

基于幼儿生活,创设适宜、生活化、丰富的课程资源。第一,将现有《春天》主题课程资源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将实施过程中记录的领域分布不均、教案过于简化、目标适宜性、材料操作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调整。第二,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进行主题活动路径梳理,按照主题网络图—五大领域目标—主题内容列表—主题自制学具—给家长的一封信—主题活动教案,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第三,将原有操作手册调整为适宜使用的小、中、大班三册操作手册,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所需,从幼儿经验出发,开发补充新的课程设计,丰富不同年龄段的活动教案。

2.课程资源多样化

(1)室内外区域活动参照建议

在原有的操作手册中,区域设置包含在五大领域的指导之中,实践过程中呈现忽视区域规划和内容设置、材料投放不足、幼儿兴趣度不高的问题。为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提升课程的适宜性,在操作手册中增加室内外区域活动参照建议部分,明细各年龄段区域规划、内容设置、材料投放、观察重点。如,大班自然探索区:提供可以为植物搭架的材料—木棍、树枝等,观察比较植物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异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在幼儿自主活动(室内)部分,扩充操作区、美工区、阅读区、自然科学区;幼儿自主活动(室外)部分,扩充建构区、沙水区、自然探索区、运动设备区。

(2)园本特色活动案例集

丰富适宜的课程资源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基于实践《春天》主题发现,仅参考操作手册,容易疏漏生成性目标。采用预设主题课程与生成主题课程并行的模式,将新生成的主题—中班“以问题为导向”探究生成子主题《蚕宝宝成长记》一并融入主题课程资源中,形成园本特色活动案例集。将《春天》主题提炼出的线索与节日资源进行融合,通过提供各种材料、场地资源,挖掘本土文化,开发出一系列园本特色活动方案。如,“植树节”“三八妇女节”“亲近自然,感受春天气息”踏春活动,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游戏的情境,感受春日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生长的魅力。

3.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多样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融合家庭、社区共育课程资源,推进幼儿园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创设《春天》主题下的家庭场景活动。以场景为支持,设计亲子陪伴式家庭活动,精选优质课程,为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家庭游戏场景《画春雨》美术活动设计,就是家长引导幼儿在说说、画画中感受南沙春天细雨的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精细动作的发展。幼儿园为家庭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提供科学、适度的主题活动安排,发展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4.建立主题课程资源包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要实践好主题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大量的教具、学具、音像、影像资源。教师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物化、整合课程资源,按照便捷实用的方式,将资源根据内容、类型进行归类、有序管理,建立主题课程共享资源包,为其他教师使用《春天》主题课程资源提供支持和参考,提高主题课程资源使用效益。

对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反思。其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更新和优化。其二,在资源整合和优化过程中,需继续完善室内外其它区域的参照建议,以教育组合的形式进行整体设计,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实现一日活动整合化。其三,深入挖掘地域性课程资源价值,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立足儿童视角,贴近幼儿生活,进而开发更加优质、适宜的主题课程。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文溪雅荷”幼儿园实验课程研发专项课题“‘文溪雅荷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XYHKT2019-070)]

参考文献:

[1]张琼.场景化课程:从问题到路径[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6):20-2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4-216.

[3]林岚.幼儿园场景化课程:内涵、结构及特征[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6):15-19.

[4]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3):26-30.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开发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