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思考

2021-03-08潘福成

家长·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主体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潘福成

【摘    要】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而引导学生开发数学思维及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模式开始逐渐走到了教育者的眼前,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成为众多数学教育者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学生;主体;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029-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eacher centered teaching mode gradually appear, and the mode of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actively explo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has gradually come to the eyes of educators, that is,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many mathematics educato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Keywords】Students; Subject;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盡管新课标一直推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革新,但是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如教学方式不够创新、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积极性不够等问题,这与高效、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怎样克服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难题,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有效的融合在数学课堂中,是值得众多教育者思考和实践的。基于此,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一、当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观念存在已久

在素质教育还没有被广泛提出时,以教师为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观念已经延续了多年,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而且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学生和好成绩出现,导致学校及教师更加对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抱有信心,坚持自己的教学观念。不可否认,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相比较,前者的教学效果更突出,更加适合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

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初中生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而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缺乏对初中生在数学上的思维引导,“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根本不懂得开动大脑,更何况是数学发散思维的引导呢?初中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成长阶段,也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课堂上没有针对数学思维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初中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弱,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

(三)教学方式不够创新,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是明显,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便能看出。不能否认,有些初中生在数学方面有着一定的天赋,有些学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绩,还有些学生的资质较差。如果在数学课堂没有采用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可能造成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停滞不前、学困生学不会的局面。而信息技术的流行,也是数学教学方式的一个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主体展开数学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课堂上利用创新型多媒体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重度融合是关键。多媒体教学可以直接创设一些视频、图片、音频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同难度、层次地展现教学内容,方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初中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而多媒体其创设的情景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能吸引到不同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 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了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第一幅图片展示的是两个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第二幅是制作的动图,展示的是将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叠加,第三幅图片展示的是将一个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翻转三种变化,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三角形的特点。三幅图难度环环相扣,展现了不同的难度,方便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找到全等三角形的特点。之后在讲解对应元素时,同样展示两幅图片,第一幅图片两个全等三角形对称,第二幅图片设计一道有难度的例题,两个全等三角形同底,进行不重合角对角,提问学生:“谁能说一说两幅图片中对应角和对应边?”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能力的进行回答,尊重学生的基础与学习差异。

(二)课堂上进行同一知识点多角度设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代表课堂要完全交给学生,而是教师作为辅助,在教授数学知识、布置问题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验证数学定律的过程,总结来说,即是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同一知识点多角度设问的引导,能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思考作用和教师的辅助作用,让师生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让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谈论,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畅所欲言的自由环境,并以此激发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培养初中生在多解问题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逐渐善于运用数学语言。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回顾,让学生说一说:“你们认为全等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并给出判断题:“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或两个角相等是全等三角形,这个说法正确吗?前后桌分为小组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之后再针对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边或两个边相等是全等三角形,這个说法正确吗?”学生再次讨论,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发言,互相交流。之后针对知识点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发问,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边和两个角相等,或满足一个角两个边相等,可以判定是全等三角形吗?”设问中让学生注意用词陷阱“或与和”在三个问题中的不同含义,让学生讨论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在配合间得出数学定律。

(三)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

实践出真知,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加深对数学定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有效地激发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研究精神。实践动手能力能让初中生大脑同时运作,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注意到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规律,而实践动手能力需要与生活联系,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数学知识的运用,从而达到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仍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为例,这节课堂除了多角度设问,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给每位学生发放12根火柴棍,让学生自己验证“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均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运用手中的火柴棍进行验证判断。学生通过火柴棍,经过拼接、黏合,分别以一根、两根、三根火柴棍组成了两个三角形,保证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一致,将两个三角形进行叠加,发现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数学定理:三角形三边相等记作SSS,可以判定是全等三角形;之后再次让学生动手实践验证“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均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学生在纸上动手画三角形,发现画出的三角形可大、可小、可相等,即为相似三角形,所以不能作为判定全等三角形的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教学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利用创新的信息技术及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多角度设问、学生参与实践动手等多种形式完成,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屠光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J].语文课内外,2019(02).

[2]钟俊.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8).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主体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