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构建

2021-03-08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金 鑫 王 媛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6)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方向。课程思政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同向同行、协同发展。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每一门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2020年《大学生英语教学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作用,站在国家战略需求层面,指明大学英语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要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时代价值。由此,高校需要将立德树人内化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中。高校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育人目标三维出发,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要想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人文情怀具有重要作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才培养三维度入手,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

(一)转变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具有媒介与载体双重属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夯实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思维看待英文承载的文化与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加深认识,转变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发挥主导作用。其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指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充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使中西方不同知识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全方位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科创精神。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强调,高校应该主张教师先接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这在无形中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刻谨记英语课程育人总体方针与思政教育理念相一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心合力的局面,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融入高校各学科中。这一论述很好地描述了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政育人。具体到大学英语思政课程中,便是要求教师掌握具体的实施方式,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基本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现有的教材中尽可能地挖掘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有效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三)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推进思政教育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课程思政是所有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课程思政还要求不同科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每门独立课程中,课程思政没有教学体系,无须与其他课程体系连接。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建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相应的体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教学,将其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要深入实践教学,推进大学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方法、深化实践教学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三个维度,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三维构建的前提,教学方式是具体构建手段,人才培养一体化是终极目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思政三维构建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思政育人意识,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当前,大学英语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主要衡量标准,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阻碍。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应根据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在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品德思想教育、增长知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五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教师应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与洞察力。其次,强化同心合理的育人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的育人方向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时,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保持英语教学与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统一,更好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形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综上可知,英语课程教师强化思政育人意识,是改变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与关键。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时,教师仍然需要按照国家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正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应接受再教育。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维时,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了解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思想性与人文性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品德修养,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其次,挖掘大学英语思政元素。英语教师在具体备课中要融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学理念,通过思政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制订合理的授课方案。最后,有机融入思政因子。在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在讲授知识过程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思政意识。具言之,教师可通过课前挖掘、课中融入、课后加深的教育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课程思政育人教育模式,落实全员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理念的影响。另外,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打通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学,实现大学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契合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

(三)利用媒体工具,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有效开展,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利用媒体工具,精选与优化教学内容。可利用网络广泛收集与大学英语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因子,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外典型事件,如涉及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对比习近平同志中国梦的演讲视频与美国梦的演讲视频,深入分析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并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与自信。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移动终端,组织学生每天关注并学习“学习强国”中的阅读学习栏目,积极利用传播中国、英文播报等栏目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中外发生的典型事件,使学生在强化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国素养与情怀。

(四)创造思政教育场景,增强教学效果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积极利用现代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创造课程思政教育场景。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在英语阅读中加入《中国日报》《21世纪报》中的优秀文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此便可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熟知经典的学习事例,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安排学生讲述英文版具有积极意义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巧妙融合思政教育与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全方位地培养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