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研究
——基于ERG理论的分析
2021-03-08沈淑芬
沈淑芬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乡村兴则国家兴,国家振兴、民族强盛和根基在发展教育。乡村教育振兴依赖于高质量、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的建立,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更重要的战略地位。教师之于学校相当于员工之于企业,教师是学校组织中重要的一员。
组织行为学认为,“管理的深处是激励”,激励是组织活力的策源地,因此,只有充分激活发挥教师的能力,才能让学校起到教育应有的作用。激励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恰恰是因为“人”无法避免地存在或个体性或社会性的需要和动机,只有充分了解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才能让激励办法落地,让好政策真正发挥支持教育和振兴乡村的作用。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基于大量实证研究修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形成的一种组织激励理论。奥尔德弗提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edness)、成长需要(Growth)。生存需要,指个体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即生理和物质需要,这种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存和存在的条件。关系需要,指个体对保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社会和地位需要的满足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成长需要,指个体谋求自我发展、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愿望,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体的潜在能力和内在才能得到满足。运用ERG理论视角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有利于找到乡村学校的活力,寻到体系化的更优路径。
一、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政策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性政策是农村教育政策的子系统,随着农村教育政策的演变而变化,自“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方针提出以来,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开始向农村倾斜,农村教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从保障性向激励性过渡,直到新时代的系统性思维,政策从政治高度全面保障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国家对乡村教师培训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迫切和重要。从政策文本来看,十九大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个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例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纲领性地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五个维度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及十大行动,力求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针对两类学校发展滞后问题,提出了五方面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大会,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2]乡村教师的发展多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和支配,与乡村教师生存相关的基本保障政策是研究者关注的基本问题。历史上,国家对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奠定了中国式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与工资、住房、福利等有关联的生存需要,与社会交往有关联的关系需要,与自身发展有关联的成长需要是涉及乡村教师队伍稳定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历来广受关注。增加教育经费是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前提基础。
(一)关注乡村教师“生存需要”的支持政策
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提高待遇,解决“衣、食、住、行”的实际困难。《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津贴、生活补助,鼓励提高补助标准,加强周转宿舍建设,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指导意见》细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内容,从改善两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入手,为乡村教师基本教学工作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其中提到加强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的配备及为走教老师提供交通帮助和支持。
(二)关注乡村教师“关系需要”的支持政策
关注乡村教师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地位,丰富社会关系交流的内在需求。《意见》指出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的颁发工作,关心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指导意见》从统筹布局规划出发,指出两类学校与乡镇学校的教师实行“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建立城乡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援关系,消除教师城乡交流的障碍。
(三)关注乡村教师“成长需要”的支持政策
关注乡村教师发展,加强培养,为其高素质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意见》指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对研究生层次教师的培养和教育硕士的招生,实施校长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计划》提出“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细化乡村教师校长的培训内容;《指导意见》提出“改革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送教下乡、集中研修等方式落实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
二、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困境
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纵深发展,农村教育经历实践改革,我国乡村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初步实现了“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预设目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农村教育场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是对政策的实施落地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其中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同的主体站在各自角度,所观所想并不一致,导致行动出现目标的不一致性,这种行动差异造成了政策实施的困境。
(一)“生存需要”政策落实不足
就“生存需要”所需的“衣、食、住、行”保障政策自上而下均有明确的体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基本工资、特殊津贴、特困补助及宿舍建设等方面积极落实,但这种保障型政策需要长期的支持和投入,对于广大农村而言,仍存在不足、不均的现象。第一,就边远农村地区而言,虽然教育经费的拨付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各种名目的教育投入也是大幅提升,小到教师餐费和交通补助,大到教室和宿舍翻建,实实在在用于教师工资待遇提高的经费仍显不足;第二,就各地乡村教师待遇差距而言,由于各地财政存在差距,教师待遇基数有所不同,在同等政策条件下,各地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更显不均,拉大差距。
(二)“关系需要”政策认同不够
就“关系需要”而言,政策通过社会宣传、表彰奖励、城乡交流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丰富其社会关系,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村这个特殊场域,环绕特别的乡土文化,乡村社会价值和乡村传统使其存在认同不够的现象。第一,乡村社会“读书无用论”流行,一些村民对教育工作不支持,对教师职业不尊重,造成乡村教育氛围不浓,社会关系薄弱;第二,现存乡村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主,一些人自小处于乡村,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对教育工作没有归属感,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思想,不太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和自我工作的意义,导致政策只触动了少数“觉悟”较高的乡村教师。
(三)“成长需要”政策驱动不强
就“成长需要”而言,政策涉及“一专多能”“国培计划”和城乡交流等针对不同对象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计划,从形式到内容及经费的支持系统全面地考虑了乡村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然而,这种追求自我发展的愿望如果只有外部的推动就略显“有心无力”。第一,作为政策推动和落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单向度行政主导遮蔽主体性需求”[3],学校将多数培训机会分配给了管理层人员,行政主管部门只管安排培训不管后续扩散;第二,教师自主专业提升内驱力消解,作为最基层的乡村教师置身于复杂的教学工作中,忙于关注生存忽略专业发展,缺乏反思性学习动力,政策中的培训变成完成任务式的被动学习。
三、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ERG理论认为,个体的需要层次没有顺序之分,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可能继续追求下一种需要,也可能停留在同一种需要,同时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个体发挥激励作用。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发挥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激励作用,必须系统考虑,全局规划,各个击破,对处于各种不同层次需要的教师群体都能起到激励作用,为全面建设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助力。
(一)优化资金结构,夯实基础保障
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提高需要形成稳中有升的常态模式,扎实解决“不足、不均”的问题,必须自上而下地统筹考虑,扩充资金上游,合理配置下游,多措并举。其一,丰富乡村教育投入来源,完善乡村教育资金结构。在中央财政下拨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打通社会资金渠道,建立乡村教育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让乡村教育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其二,根据乡村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地一策专项政策。政策要想发挥好作用,“一刀切”的执行方式肯定行不通,我国农村地域广,情况复杂,必须了解清楚学校当务之急,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上,既要考虑工资基数和资金空间,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绝对数,又要缩小与其他地区教师工资待遇的相对数。
(二)依托校本中心,增强乡村归属
要唤醒社会对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让乡村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必须以学校为中心,依托乡村学校这个育人场域,传递文化知识,传承乡村文化,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人精神文化的指引者和领路人。面对根深蒂固的乡村传统偏见,要做出改变就必须承认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和漫长性,除了官方渠道的宣传外,还需要在乡村学校内部进行日常融入。一方面,积极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吸引更多适龄儿童入学,让学生传播先进思想观念,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同时让乡村教育改变落后乡村面貌的实际行动扭转乡民的偏见观念。另一方面,乡村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乡民培训,包括基本素质提升、劳动技能培训等[4],让教师在活动中增加与乡民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职业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激活主体需求,推动专业发展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没有个人努力,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激发乡村教师内在驱动力是乡村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建设的关键所在。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下沉管理,下放权力,用政策引导教育资源的下沉运作,给予学校充分的决定权,让学校自主安排校内教师的培训管理,适当结合专项考核检查确保权力的行驶方向。第二,乡村学校应建立配套教师培训服务体系,以本校为中心,利用下放的教育资源,构建校本培训、校际协作、校社合作的多方共建服务平台,增加教师在教学、育人、技能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从乡村教师内在的主体需求出发,找到可以激励的需求点,提供所需资源,予以正向激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关心乡村教师的内在精神世界,在传递教师高尚和伟大的职业理想的同时,尊重教师作为“常人”的自我表达,充分唤醒内在专业发展的渴求,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发地追求自我发展,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茁壮成长。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乡村教师用点点微光汇成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润泽乡村教育的土壤,点亮乡村的文明之光。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借助教师个人、社会、国家等多方力量,形成最大的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