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涵化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1-03-08程倍倍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程倍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无锡 214153)

2021年,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在讲话中强调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征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技能培养之外,工匠精神等职业素能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与课程融合度不高、校园氛围不浓、学生认知不深等问题,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有益思路。

一、涵化理论概述

涵化理论是传播学中研究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伯格纳(George Gerbner)提出。伯格纳的课题小组通过实证研究,深入考察电视中对于暴力内容的宣传报道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危险程度的认知,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电视媒介中对于暴力内容的宣传报道越多,观看电视的受众越容易认为社会危险程度高,两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大众媒介依据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对新闻信息进行主观选择和加工,在这些“象征性现实”的影响下,受众的现实观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与媒体的倾向性接近,由于受众数量巨大,最终这种有倾向的现实观会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即社会“共识”。这种影响方式有别于传统说教,媒介选择的的信息内容往往是通过“客观报道”的形式加以传播,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实现潜移默化的“培养”。[1]

涵化理论是分析“象征性现实”对“主观现实”影响效果的研究[2],一方面揭示了大众媒介在影响受众价值观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涵化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有别于传统的生硬说教和单向度地灌输,价值观倾向往往是被隐藏于看似客观的信息报道之中,同时关注受众对于信息的反馈和接受度。这一过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相似,尤其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这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传播的方式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电视媒介已不像20世纪那样占据最大的受众群体,网络新媒体兴起之后便因其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对大众媒介涵化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一定冲击,成为学者对涵化理论研究的新焦点。

二、基于涵化理论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播过程

涵化理论揭示了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工匠精神作为教育内容,在高职院校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宣传舆论、校园文化涵养等方面。但总的来看,工匠精神相关信息的传播都大致需要经过以下过程:教育者确定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观导向—教育者从海量的信息中选取需要的信息—教育者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教育者通过各类媒介和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学生受众对接收信息并加以解读—学生受众对信息传播进行反馈。

其一,教育者即信息传播主体,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者,他们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能从纷繁的信息中选取契合教育主题的部分,并将其加工成为适合学生接受的内容。其二,学生受众即信息传播客体,他们性格、观念、接受程度各有差别,对同样的信息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接受程度。其三,工匠精神相关的教育内容即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教师们选择、加工和呈现,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倾向,是“包装”后的“象征性现实”。高职学生对于工匠、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上述传播过程,来自教育者通过媒介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以及自身在此基础上对于信息的主观解读。因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从学生入校起的所有课程时间,甚至包括课余和假期的居家时间都可以是相关信息持续传播的过程,从而对学生产生循序渐进的持续影响。

三、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

传统社会存在着“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手工业者靠手艺讨生活,被认为是层次较低的一类人群。受传统观点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认为手工业者社会地位较低,在现代制造业发达的当今社会,机器的普及更加挤压了手工业者的生存空间,使学生对于工匠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同。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职业院校存在普遍的偏见,认为高职学生“出校即进厂”,技术工人工作环境差、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更加深了高职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排斥。受此影响,高职学生往往无心钻研技艺,对于职业素养提升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更缺乏认知和认同,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培育造成了极大阻碍。

(二)“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施与主体、教育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在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培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上存在较大缺口、组成结构不尽合理、素质能力良莠不齐,“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3]不少高职教师仍旧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对工匠精神不想讲、不会讲;一些刚刚毕业的教师虽然有着较高学历,但并未在企业一线工作过,本身对于工匠精神尚且缺乏亲身体验和理解,更遑论将工匠精神生动地剖析传授给学生。

(三)人才培养方案忽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通常是三年制,除了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用大量的时间讲授专业知识并不断练习,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职业素养等软性指标的培养,造成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二者之间的剥离,变成“两张皮”。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重要性的一再强调,不少高职院校加强了对职业素养的培育,但往往只是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不曾付诸实践中,造成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培育难以推行。

(四)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环境氛围不浓

校园环境氛围的形成仰赖于环境布置、新闻宣传等,除了文化场馆、横幅标语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之外,校园媒介的报道宣传和舆论造势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环,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媒介存在普遍问题。一方面作用不强,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传统校园媒体逐渐淡出师生的视野,对工匠精神的宣传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各自为政,各级各类校园媒体往往缺乏统筹和整合,不能在工匠精神传播中形成合力,难以形成通向、持续、互补的传播效果,难以为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四、涵化理论应用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在价值观培育、文化影响方面常常会用到“涵育”一词。涵育的本意为涵养化育,与涵化理论中强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揭示工匠精神传播的过程,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播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工匠精神涵育的内容

提到工匠精神培育,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内涵、起源、作用等理论知识。但涵化理论认为,枯燥内容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传播的内容应该经过精心挑选、加工和再现,将“客观现实”转化为融入倾向性的“象征性现实”。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涵育过程中讲授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融入鲜活的案例、典型的人物、先进的事迹等,例如一生超过55年的时间都在做寿司的日本匠人小野二郎的故事、德国在短短100多年的时间里打造出800多家百年老店和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故事、中国非遗传承人群体在古法技艺传承中创新创造的故事,等等。这类鲜活生动的内容不仅应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应该成为工匠精神涵育的主要内容。

(二)有助于改进工匠精神涵育的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涵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但占据时间较少、形式单一,涵育效果难以保证。如果将工匠精神涵育看作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则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方式都可以应用于此。例如,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课程细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涵育工匠精神,在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中融入经过选择加工的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和内涵信息,在师生周围营造全方位的氛围;整合校园媒体资源,用师生常用的形式对工匠精神典型人物和事迹加以宣传报道,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

(三)有助于提升工匠精神涵育的实效

不论是生动鲜活的涵育内容,还是多样化的涵育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工匠精神的育人实效,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涵化理论关注信息传播的各个要素、所有环节,将信息传播作为一个复杂完整的过程来考察,在工匠精神涵育的应用中强调摒弃枯燥生硬的说教,以贴近受众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够打消学生对于接触信息的排斥心理,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不知不觉间的主动趋同,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工匠精神的持续关注、内在认同和外在践行,最大限度地提升工匠精神涵育的实效。

五、基于涵化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涵育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育人主体的素质能力

教师作为工匠精神涵育的施与主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群体的育人导向正确与否、育人能力和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进行适当的信息选择和精加工,最终关系到工匠精神涵育的成效能否实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涵育同样离不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支撑和保障。

通常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主责主业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除了需要理论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企业岗位项目实践能力,这是由高职类型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但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仍然较低,大量高学历、零经验的新教师涌入教师队伍,无法有效胜任技能部分的教学,只能“黑板上开机器,PPT上讲工艺”。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涵育的实效,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规范教师选聘

一方面,要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确定招聘条件和“双师”认定标准,提前谋划选聘计划,加强“双师型”师资储备;另一方面,要兼顾师资队伍结构,在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称分布、专业领域分布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把好提升育人主体素质能力的第一道关口。要将招聘条件向企业一线员工倾斜,重点加强对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考察。

2.强化教师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外引”还要“内培”,通过此举实现校内现有非“双师型”教师最大程度的转化。要和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依托大型企业建立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吸引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更多岗位实践的机会,建立定期赴企业一线交流的教师培训规程,引导教师在岗位实践中亲身学习体悟工匠精神,自觉将其融入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3.加强教师考核

“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标准与其他教师不同,对于他们的考核奖励标准也应该与其他教师区别开来。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考核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着重对实践教学能力和工匠精神涵育能力进行考核,鼓励教师提升技能和学历,充分调动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带动其不断向“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方向迈进。

(二)强化课堂主渠道信息的选择和加工

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育人的主渠道,在工匠精神涵育过程中仍旧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鉴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类,即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从涵化理论来看,传播者的主观倾向性主要是通过选择加工后的信息这一介质来实现的,因此要提升工匠精神涵育实效,就必须整合专业、思政、实践三大类课程,搭建工匠精神教学框架,强化课堂主渠道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选择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的客观现实,充分体现导向性、贴近性。[4]

1.讲好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工匠精神涵育过程中,可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吃苦耐劳、忠职敬业等优良品德。要及时更新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将工匠精神内涵、大国工匠案例故事等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程,设置专门章节加以阐释;要落实主体性教学改革要求,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鲜活的典型案例、生动的展现手法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在隐性教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发挥涵化作用的有效渠道。要深入挖掘专业教学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5]要开设工匠精神专门课程,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内容,在专业知识讲授后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内涵和理念,使工匠精神涵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定制工匠精神培育方案,例如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强调精益求精、传承创新等工匠精神要素,实现工匠精神涵育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3.着重强化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特点,将工匠精神涵育融入具体的实操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工匠精神内涵最直观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要强化企业的作用,与企业共同谋划技能实训、定岗实习的培养方案,企业导师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内涵体现在授课过程中,以身作则践行工匠精神,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共鸣”,进而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涵化理论认为强化传播效果需要持续、有效的传播行为,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持续信息传播、潜移默化影响价值观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升素质、塑造情操、营造氛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校园文化活动、环境布置、文化理念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在学校育人理念、办学方针中有机融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工匠精神内涵,形成对师生的整体价值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环境文化建设方面,设置有工匠精神内容的横幅、橱窗、展板、道旗,建设工匠文化廊、大国工匠宣传墙、典型人物雕塑等,让工匠精神在校园里无处不在;制度文化方面,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师生行为规范等制度文件中,以制度的力量引导和约束师生,提倡坚持规范操守。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围绕工匠精神开展工匠讲堂、实践体验、职业素养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深刻认同并自觉践行工匠精神。例如,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著名企业工匠、技术能手进行工作经验分享和技能展示;举办模拟职场、职业生涯规划等比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践行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技能培训和竞赛比拼,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四)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工匠精神的传播必然少不了宣传的助力,高职院校各类校园媒体传播工匠精神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涵化的过程。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达到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情绪感化的目的。

1.打造校园融媒体矩阵

“融媒体”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热词,本意为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全面整合,突出共通点、发挥互补性,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6]要强化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涵育的实效,就要大幅扩展宣传渠道,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建好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宣传平台,细化各级各类宣传媒体的层级关系和内容功能侧重点,在传播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全方位融合,通过大量、连续、多层次的报道,推动工匠精神内涵、重要性和培养理念在全校范围内的普及,让师生沉浸在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媒介环境中,进而实现对工匠精神的深层次认同。

2.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学生作为工匠精神传播的受众,除了接收信息之外还会对信息进行主观的解读和反馈,这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传播的成效。要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大众媒介,提高通过大众媒介渠道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