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1-12-10隋菱歌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督导教学质量评价

隋菱歌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2)

国家“双高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类型教育这一重要论断的具体实施路径。“双高建设”从发展定位、内涵建设、评价机制、产教融合等方面,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目标,指出了职业院校的教师评价要以业绩能力水平为衡量标准,以目标任务管理考核为重点,形成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1]因此,在“双高建设”大背景下,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一)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高建设”背景下,国家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不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具体任务及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不断定性、细化量化。比如,“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的企业实训实践时间,全员5年1周期轮训等。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求教师队伍整体呈现高水平和结构化,能够分工协作组织开展模块化教学。同时,定期组织和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外研修访学。对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自主聘任兼职教师,推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交流。鼓励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形式增加绩效工资来源等。[2]随着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出新要求,优化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树立教学学术理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破“五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科学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引导教师转变将教学和科研割裂对立及“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错误观念,激发教学研究的热情和欲望,对待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像对待科研学术课题一样仔细研究和琢磨,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和积淀,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寻求研究适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以教为乐、以教为业、以教为荣”的教学学术理念。

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原来督导办公室的基础上,于2018年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2020年9月学校成立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质监办合署办公。为规范教学质量管理,构建质量文化,学校出台了系列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教师教学质量测评管理办法》《教学督导员聘任管理办法》《教学督导工作规范》等。在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师生教学互动差”“学生获得感不强”是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出台《课堂教学督教督学“双5A”活动方案》,从制度层面筑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以教学质量监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从专业诊改和课程诊改切入,调动教师诊改和为学生诊改的主动性,逐步推动职能部门诊改。部门工作以诊改思想为指导,逐点厘清工作脉络和重点模块,形成五大体系,构成八字型工作螺旋,包括以年度为周期的“职教发展专项引导→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质量揭示决策支持”的职教质量静态螺旋,以及以学期为周期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的教学质量动态螺旋。小环推动大环,以教学质量动态螺旋式上升,助推学校职教质量不断提高,使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发挥常态化、持续性、改进性功能。

图1 质量提升双环迭代模型图

(一)教学质量动态螺旋

1.教学督导体系建设

建立校领导级、校级、教务处级、学工处级、院部级、学生信息员级的四层六维督教督学网络,强化督导“五性”原则,区分不同课程类型,覆盖高职扩招、学徒班、中外合作、专升本辅导等特殊班制,全方位无死角。同时根据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程全员网络教学质量保证要求,修订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成立督教督学组和技术支持组,针对不同网络教学平台,分别编制网络教学督导工作手册,在每周一期的督教督学周报基础上,推荐网络教学优秀案例,正向激励教师钻研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学质量同质等效”。

图2 教学督导体系模型图

2.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并重,问题靶向与正向激励互补

在常规督导业务内容外,根据国家政策、职业教育最新要求等制订专项督导方案,例如《师德师风教育专项督导方案》《国家安全教育专项督导方案》《课程思政专项督导方案》等。明确专项督导工作任务,将国家政策、职教最新要求等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将其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针对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共同商讨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技术水平,使教师间同频共振,互相激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依托大数据,教学质量诊断分析和定向问题剖析相结合

依托学校内部质量诊改平台,依靠移动端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分专业督导,区分人课,实现督导、学生和部门三方评价数据有机整合,期中选取学生代表测评进行教学预警,期末全员测评一锤定音,期中测评与期末测评有机结合,使教学周期形成预警期和激励期的质量螺旋,促进教师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生每年参与教师教学质量测评人均5次,每年产生测评数据近15万条,测评反馈率平均99.65%。经过四个学期的运行,教学质量评价效果已经初见成效,学生测评分数逐年增长,已经有4名教师的授课课程达到学校免检标准。进一步根据测评获得大量数据,撰写形成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例如《期末教学质量测评报告》《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在线教学质量报告》等,每年形成数据诊断分析报告近6万字。同时,针对学生测评横向比较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开展定向剖析,本着诊断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提高的根本目标,从学生的性别因素、成绩因素,课程因素及教师因素等层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二)职教质量静态螺旋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双高计划、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标准等职教发展专项为引导,以年度为周期,按照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职能部门的顺序,试点先行,逐级推进五层面诊改,不断优化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梳理工作流程,形成诊改报告标准化模板,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实时监测分析平台,软硬双向固化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总结教学质量动态螺旋的质量建设成就,在常态化运行中求突破、求创新,加大工作深度、广度、力度。通过全国职业院校评估,不断审视学校发展状态与评估水平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每年填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关注核心指标、凝聚案例数据,纵向分析逐年数据走向趋势和变化幅度,横向对比院校间优势差距,尤其注重与双高校、国家骨干校、示范校、同类兄弟院校的数据对比,形成《人培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以更好地指导数据填报,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在人培状态数据基础上,结合学校管理和改革成效编制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做到图表数据有出处,文字精练,数据翔实,案例丰富,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等热点上突出着墨。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完备

以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师诊改为目标,我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督导评价(占比30%)、学生评价(占比40%)和部门评价(占比30%)三方评价主体,对于不同评价主体根据专业化程度和理解力的不同,设计深浅不同的评价描述角度,使评价描述对于每一类评价主体来说,都是易于理解和清晰可量化操作的,评价内容的选择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在统一的一维评价指标下,二维细化评价标准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区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思政课程、体育课程、外语课程、网络课程,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标准各有区别和侧重,既维护评价尺度的统一公正客观,又尊重不同课程的个性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一是在学生评价、督导评价、部门评价三个维度外,增加教师自评维度,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同向压力传导,深化教师自我认知,激发教学自信,培养教师荣誉感和获得感。二是扩大社会评价层面的评价要素,体现“双高建设”所要求的职业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建设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促进“产学研、育训创”一体化,明确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竞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带领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习实践、承担社会人员职能技能培训等服务社会层面的评价要素。三是思考通过“部门测评”的“自定义模块”引导院部加强参与模块化教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认定和评价,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培育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

(二)进一步优化实时质量监测系统,提高智能化决策分析水平

通过微信端口移动评价、智能化数据抽取分析等功能,构建实现符合PDCA理念和KPI规范的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平台。学生通过此平台评价教师及所授课程,除了打分之外还可以填写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质量监控平台自行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内容的评价及意见,师生互评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不断强化师生教学质量意识、形成教学质量文化。在建立完成的质量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上,加强实时质量监测,并优化决策分析功能。

(三)增加过程性评价,用于诊断与改进

学校将每学期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分过程性评价和学期末测评两次进行,同时增加督导周报、学生座谈会等多元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遵循人课制和五性原则(听课效果的“真实性”;听课区域的“全覆盖性”;听课时间的“全天候性”;督导内容的“全面性”;督导层次的“系统性”),过程性评价不针对全体学生,只挑选学生代表,侧重学生对教师的具体意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及督导对教师的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教师及教师所在部门,以便教师在课程中随时改进。过程性评价是一种良好的促进教师自我诊断改进教学方法的手段,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预警作用,有效促进教师及时纠偏止错、改进提高。新校区的落成将丰富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拓宽线上督导的应用领域,完善督导评价模式。

(四)合理反馈和利用评价结果

一是质量监测部门每次测评后要及时将测评结果和诊断分析报告反馈给教师本人及所在部门。教师可以通过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平台即时查看所有评价主体对自己的评价,包括每项评价指标的分数、个人排名、具体的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等,使教师能够清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思考改进方法,进行自我诊断改进。二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督教督学“双5A”管理办法》,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督教和督学,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措施—实施运行—反馈提高”的闭环反馈。三是将同一课程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并在“优秀”范围排名前20%的教师设置为“免检教师”,作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对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组织院部质量工作组对其进行“会诊”。学校将进一步紧密联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诊改,与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和评奖评优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自我诊断改进的内升。

国家“双高建设”计划要建设一批能够引领改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其中,“引领改革”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优势,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中国特色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规章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体系;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地方特色,有历史积淀。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根据世情、国情、省情、校情不断调整、优化、创新,寻求能够真正适合自身的本地化方法。

猜你喜欢

督导教学质量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