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2021-03-08

文教资料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评价

秦 玲

(云南大学 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2020 年5 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正是将价值塑造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指出英语教学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即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创新的基础是思辨能力。在“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基于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4 种关键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秋芳认为高校外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6 种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文秋芳等从两个维度将“思辨能力”界定为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包含三项核心技能:分析、推理和评价技能。文秋芳和孙旻提出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从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在时间上的安排维度,有分离式和融合式;从思辨能力教学目标呈现形式维度,有显性和隐形两种模式。刘晓民和孙有中指出思辨能力教学应该与内容依托教学法相结合,利用具有思辨性的语言材料,将语言材料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进行思辨英语教学。孙有中提出思辨英语教学应遵循TERRIFIC 原则,具体内容为:对标(Target)、评价(Evaluate)、操练(Routinize)、反思(Reflect)、探究(Inquire)、实现(Fulfill)、融合(Integrate)、内容(Content)。

文秋芳等建立的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量具,对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分类、建议以及孙有中提出的思辨英语教学原则—TERRIFIC 原则为我国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专业类学生。刘晓民从课堂气氛、课程内容、学习模式、评测方式四个维度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金晓宏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利用议论文体裁指导学生充实写作内容、拓展写作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葛炳芳认为英语阅读教学需在体验、鉴赏、分享与产出的过程中充分关注阅读过程和结果,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王川一以布卢姆(Benjamin Bloom)教育分类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了如何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评价制度和教师自身思辨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综上可以看出,目前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并且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而如何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尝试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产出”为导向,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思辨能力相关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分散在整个英语读写课程中,分阶段就特定的思辨分项技能进行讲解、演示与练习。本研究整体遵循“计划—实施—评价—反思”模式。

(一)计划:研究前测、筛选教学材料、书写教学计划

在研究前测阶段,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进行测试、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参考依据。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题型为选择题(主旨大意题、判断推理题、识别分析题、例证题等)、填空(表)、评价陈述等。试题来源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英语历年真题。

在筛选教学材料阶段,教师集体备课,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深挖课程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筛选具有思辨性的语言材料。教师集体备课,避免教师凭借个人经验造成片面主观的现象。面对海量的课程素材,教师分工合作,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共同挖掘、筛选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熟悉并能轻松驾驭的思政元素,确定单元主题。挖掘思政元素的指导思想是:大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能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能够用英语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

我校“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该套教材在单元主题和选篇上均蕴含思政元素,第一、二册的单元主题包含“亲子关系、兼职、奥德赛岁月、英雄、爱情、金钱、诚信、友善”等主题。

在教材中筛选具有思辨性的语言材料,确保选取的文章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某项思辨能力,教师领学、讲解,同时精选至少一篇补充材料供学生学习、应用。教师筛选材料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① 话题的相关性,所选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如兼职、友谊、消费观等;② 文体的多样性,多种类型的文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话语范式和语用材料,本课题选取的材料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研究报告、专题报告等;③ 知识的学术性,学习材料超越日常经验和百科知识层面,具有人文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女性地位、动物实验、科学研究等;④ 思想的启发性,材料有立场、有观点、有争议,问题真实存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讨论。

制订教学计划时,确保教学过程遵循“阶梯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依据教学难度对教材的教学单元顺序进行调整,从易到难,同时对所选文章内容进行删减,精准对标。

(二)实施

本课题实际教学周16 周,分多轮进行,每轮实际教学时长可根据教学难度调整。每一轮教学实践均设定一个思政任务(写作或口头任务)目标。该任务通过至少两篇文章的学习,从写作框架和语言素材两个维度实现教学目标,以读促写。参照孙有中TERRIFIC 原则,以“产出为导向”,每轮的教学过程遵循“计划(Target)—实施(Routinize)—评价(Evaluate)—反思(Reflect)”模式。

(三)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进行测评,题型与研究前测试一致,对比参考学生的前测成绩,分析、总结研究成果。

(四)反思

反思本课题研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模式构建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语言障碍

为解决课时不足、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语言障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课前预习,发现难点,借助网络资源和工具辅助厘清难点,无法解决时教师线上答疑。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重点词汇、表达及句型的讲解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本校自主设计的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中的题库练习进行巩固学习。

(二)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思政产出目标

学习目标1:思政产出目标(写作/口头任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以爱党、爱国……为主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故以写作或口头形式完成产出目标应同时符合以下两个要求:① 以“育人”为导向,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 话题具有思辨性。以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产出目标可设定为“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中国英雄(如钟南山、张桂梅等)”。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识别、阐释”的思辨能力,学生首先需对“英雄”一词进行界定,然后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体现英雄的品质特征。课程思政方面体现为:学生在完成此项产出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英雄人物故事接收正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激励自己,加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2:了解语用特点、总结语言规律;识记、应用重点词汇、短语、句子。

学习目标3:分析、识别文体类型,总结归纳文体特征。以议论文为例,此级别目标可设定为:识别问题、分析论证、评价结论。

学习目标4: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to inform,to persuade,to entertain)及作者如何实现该目的。

(三)操练:示例导学,实践应用,精准对标

教师选取一篇示例教学文章和一篇或多篇补充材料供学生学习、应用。教师利用示例文章进行讲解领学,引导学生识别、分析,学习利用图表、图示或提纲对同一文体文章的语篇结构及语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识别、分析、推理等维度提升思辨能力。以议论文为例,教师给学生提供“论证”的多种方式,用示例文章从易到难逐轮推进,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二册为例:第七单元课文A 篇 Women at the Management Level,采用“例证”方式论证了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管理风格;第八单元课文A 篇Animals or Children?—A Scientist’s Choice 采用“驳论、情绪感染”的方式论证了“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同时呼吁大众支持动物实验。

在了解语篇结构特点后,教师讲解重点词及句型的用法,带领学生归纳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研究报告中的常用表达为例:Objective(研究目标)常用表达有“to do,the effect / impact / influence of A on B, affect / lead to”;Methods(研究方法)常用表达有“by,compare, follow, assess, investigate, examine, interview”;Findings / Results(研究发现)常用表达有“show, find, discover, indicate, report, suggest, claim, state, agree, complain, demonstrate, etc.”。

经过教师的示例讲解领学,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进行应用练习,教师在练习初期可提供学习框架,以降低文章的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

针对重点词汇、短语、句型等,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出发点,编写思政例句,构建课堂思政教学思政环境。

(四)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合作共评

学生根据掌握的写作框架和语言素材,完成个人写作任务。学生利用基于云计算的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网对一稿进行批改。教师提供包含思辨维度的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学生运用这个标准以小组形式进行同伴评价,组内相互修改二稿并保留修改痕迹。学生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三稿。

选取样本典型,师生合作共评。教师从三稿中选取一篇可改、可评的中等质量作文作为样本,从语篇结构、语言应用两个维度进行讲解,引领学生聚焦样本问题。学生以对子或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经过教师点评、范例展示、总结归纳,学生以小组形式修改论文三稿,完成终稿,并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文,进行课堂展示。

(五)反思:调整、改进教学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纲撰写学习日记。学生的反思内容可以是对认识过程的反思(对比过去的认知和现在的认知),也可以是对看问题的视角的反思。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思维特点与不足,思考改进思维的方法;反思自己的动机、态度,追问自己在分析、阐释、评价时是否做到公正、客观、尊重事实、讲道理等。

教师观察、记录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日记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共同发展,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四、结语

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师生共同分析语言现象、发现语用规则、语言规律,让学生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语篇特征,总结语篇规律,让学生能全面、系统、历史和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也重视良好思维品质和积极心理倾向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或指出获取知识的便捷通道,而是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拷问旧知,发现新知,故教师首先应成为思辨型教师。从课程思政角度,为实现“育人”目标,教师除了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外,还应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因此,本研究具有“教学相长”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读英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酷酷英语林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