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文科”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探索

2021-03-08杨鸿飞

文教资料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思政

杨鸿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刊发的一篇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提道:“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争议性的言论一经提出,即引起网络热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传统文科培养模式存在的部分不足,值得我们思考。以往,对传统文科教育的质疑之声时有耳闻,正因如此,“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更显得重要且及时。

同时,“新文科”建设的开展也为课程思政提出了新命题,创造了新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适时顺应“新文科”的发展,成为摆在文科专业教育者与思政工作者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新文科”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使得文科课程中德育和美育的外延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能够使大学生在塑造知识体系的同时兼具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新文科”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改革传统文科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全面的新型文科人才。

一、“新文科”与“新文科”课程思政

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的一种创新性探索,是对传统文科教育体系的一种突破性改革。众所周知,与理工科相比,文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史哲一体的发展特征。因此,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社会学等课程,大都蕴含着对个人以及群体的文化素养教育以及道德素质教育。“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方式更为自然而流畅,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文科”思政教育强有力的助推器。

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已经明确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传统文科教育的举措开始逐步施行。我国“新文科”概念正式提出于2019 年4 月,教育部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文件中明确提出全面开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步伐。随后,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成立,并于2020 年11 月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建构了纲领。“新文科”概念的核心内涵体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文理相融。正如张俊宗所言:“新文科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1]因此,新文科建设需要打破专业壁垒,不断促进各学科的交融互通与合作共享,丰富文科专业课程结构,完善文科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顶尖文科人才。

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新文科”建设背景之下,专业的交流融合引起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的诸多变化。传统文科专业课程或借助新型传播媒介,或吸收借鉴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及研究方法,在提升本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更好地实现授业解惑目的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境界的培养。“新文科”建设充分发挥了文科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为课程思政注入了新鲜血液,引领新的潮流,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形式的新文科课程思政。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学校应将美育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德育与美育,作为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要求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多学科交流融合以提升智育水平,更要致力于价值引领和精神倡导的德育与美育水平的提高。

二、“新文科”课程的思政教学元素

从古今中外的人类教育史、发展史来看,人文社会科学历来对社会风尚和思想潮流具有强烈而直接的反映。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文学艺术的复古运动,更是一场思想改革潮流的激情勃发;中国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对封建和军阀统治的不满情绪在文化上的发泄。文学、文化以及艺术等文科专业,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敏感性和时代感召力,故而文科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价值倡导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基于人文学科的这种特点,蔡元培执教北京大学时,文科成为其重点培养的学科,从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到教学人员的选择,都为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文化运动时期,先驱者们也选择以文学、文化作为革命的旗帜,他们发动文学革命、诗界革命以及小说界革命等,摇旗呐喊,均致力于发挥文学深入人心、启迪民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启民智,以铸国魂。可见,文科课程与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国家倡导的“新文科”建设新方位下,新文科课程的思政意义尤为重要。魏饴指出:“目前,中国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当然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撑,但更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养。”[3]新文科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引领,进一步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

首先,新文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知识教育,旨在突出人类价值,强调人类精神表现,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收获心理体会,提高社会认知。以文学而论,文学与个人人生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与人生哲理。《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曾论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所谓《诗经》的“兴观群怨”功能,是对文学作品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刻认识,经由文学媒介,可以达到对个人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多重目的;《周易》所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更是对文学的社会意义的经典总结。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文学融合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产生新的学科门类和研究方向,如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地域文学、家族文学、女性文学等学术课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开阔了创新视野。

其次,新文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是哲学家,他们通过文学、历史,不断去探索人生哲理,追求个人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并将其凝聚为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这类思想在新文科课程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文科教学中就十分注重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力: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中国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的精彩总结,也是后世文人学者崇高的精神准则,“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一个个生动可感的鲜活形象,都是新文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表征。新文科视域下,文学与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更深入,力求用宏观与发展的眼光来开展教学,还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感性基础之上理性地分析作品,使爱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更加润物无声。新文科的课程教学要深层次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

最后,新文科注重思想引领。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文科的发展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方面,文科发展要结合当下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周南平在论及互联网时代的文科建设时谈到:“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文科建设不仅要注重强化外延拓展,更应该结合信息时代产业、技术、市场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最新变革趋势,创新丰富文科发展的形态和内涵。”[4]另一方面,新文科课程建设应结合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发展,即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5]。新文科课程囊括了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新文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教学者与学习者都应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新文科教学作为增强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通过新文科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文科”课程思政的融合举措

《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新时代“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总体目标:“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同传统文科课程相比,新文科课程“三全育人”的思政元素更为突出,新文科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联性也更加显著。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与新文科课程思政的发展相适应。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学机制。高校应制定规章制度,做好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工作,鼓励和扶持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推出精品课程思政课程,促进课程思政水平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夯实思政教育的学科基础。

其次,需要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沟通协作,创新思政教育课。思政教师作为专业的思政教育者,更了解思政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可以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方面的经验;专业课教师对学科的综合体系更为熟稔,更能立足于学科课程本身深入发掘其中的思政内涵,也可以为思政教师提供各专业课程的思政素材。例如,包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赋予其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可以极大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可以传统优秀文化为素材,广泛开展主题教学、专题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锤炼、价值观的塑造。

此外,要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广泛渗透在学校制度建设、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环境建设的各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文化基因,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与新文科教育并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系统化的党团组织、兴趣社团等,为思政教育提供广大的空间,使“新文科”课程思政成为学生塑造品行和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第二思政课堂”。

最后,拓宽思政教育阵地,构建“大思政”的思政教育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也不局限于校园之内,而是在实现“三全育人”、多育并举的过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创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资源,构建由学校教育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习近平同志曾提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6]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导向作用。新文科的建设为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可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文科课程思政的兼容契合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新文科文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