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2021-03-08梁晶
梁 晶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团委, 福州 35000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接续奋斗的伟大征程。2020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1],这是新阶段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再推进”,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发展机遇期,如何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来开展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职教“青马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命题。
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向度
(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切实需要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理论创新也需要与时俱进。青年一代承前启后,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最富生机、最具创造性的力量。因此,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的先进青年,塑造一批锐意进取、敢于斗争、善于创新的有为青年,是永葆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理论持续创新、接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自我需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多元、多样、多变,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有力指导。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下文简称“青马工程”)正是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进青年、武装青年的实践。“青马工程”倡导小我融入大我、心怀“国之大者”的思想引领,契合青年对人生价值、人生境界的追求,能够引导青年成为引领风气之先的强大力量;“青马工程”号召青年站在技能强国最前沿、投身国家建设新领域、走上乡村振兴大舞台,在实践历练中见世面、长才干、强筋骨、做贡献,契合青年对奋斗方向、发展方式的需求与期待,能够引导青年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我们党百年的执政规律清晰地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4]。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5]。“青马工程”从为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大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核心力量;从“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方法论的角度,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党吸引、凝聚更多青年,将青年学生这一最大变量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从而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保障。
(四)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亘古未有、历经艰辛、充满创造性的事业。青年作为决定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中坚力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永葆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6]我们党把青年培养成为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新者和践行者,不断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新鲜血液,持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储备堪当重任的精英人才队伍,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二、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理念认知建构偏差错位
“青马工程”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为党培养和输送一大批青年政治骨干。但在高职院校实施过程中,“青马工程”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理念认知不够清晰。一是将培养对象窄化为学生干部群体。王湖滨[7]的调研数据显示,“青马工程”的培训对象主要为学生干部,占比高达97%;少量为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或表现突出的普通学生,占比仅为3%。对“优秀学生干部”的“阶层固化”和“又红又专”的刻板印象让其他青年群体对“青马工程”望而却步,无形中阻断了其他青年大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机会,与“青马工程”团结凝聚广大优秀青年的理念初衷相背离。二是把政治性工作做成了事务性工作。高职院校师生对“青马工程”的战略性、重要性的内心认同不够强烈,“青马工程”被简单认为是共青团组织的业务工作和品牌项目。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课程体系设计、教育方式创新、培育资源整合、实践渠道拓宽、培养链路打通、人才质量评价等环节的实施开展往往由共青团组织独自承担,没有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教育改革”整体框架统筹谋划,“青马工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影响力难以得到有效支撑和有力保障,“重视‘青马’、多元共育、融合联动”的思想共识和实践自觉有待进一步营造和构建。
(二)培养内容供给割裂疏离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之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也应该是一项全面、系统而且科学的教育活动。但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内容供给常常陷入无力、无趣、无味的尴尬境地。一是课程体系分散疏离,难以形成合力。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整体、系统的视域,不同教育内容、不同培养形式之间的关联性和兼容性欠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阶段之间往往疏离、分散甚至杂乱,难以形成合力[8]。二是课程形式拼接杂糅,教学效果不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青马工程”引导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精准施策、长效推进,才能实现“认知—认同—践行—坚守”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开展实施常常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党课、团课、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各类短期培训的拼接杂糅。学生在不同时空场域接收到分散、低效、无关联、无合力的教育内容,教育效果欠佳,导致“青马工程”看起来花样翻新,实际上根基不牢、内核不硬、不接地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三)培养模式设计因循守旧
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和行为习惯正日益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但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还不能因事而新,规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尚未形成。一是组织形式上较多强调统一性而缺乏多样性。高职院校“青马工程”普遍重视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组织短期统一培训,未能利用其余大量时间对“青马”学员的学习研讨、实践锻炼、个人成长等进行多样化设计、针对性指导,使学员常常处于“散养”状态[9];混搭式、多路径、差异化的成长赋能不足,千篇一律的组织形式让“青马”学员获得感不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转化为认同、心动转化为行动的内生动力难以有效激发。二是开展形式上较多强化主导性而较少关注主体性。“青马工程”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在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基础上,只有结合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才能实现职教“青马人”的高质量培养。但目前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开展,更多是对本科“青马工程”的跟风模仿和带有“考察”性质的任务安排,重理论宣传而轻实践内化、重统一组织而轻自主参与等现象普遍存在。立足职业教育特点,对以青年为本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个性化答疑解惑、分享型师生关系、融通性技能提升、适应性职业体验等情境创设缺乏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同青年自身的主体性发展、人生理想、价值追求共鸣不强、契合不深,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和青年号召力难以有力彰显。
(四)考核评价方法模糊虚化
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不仅是“青马工程”工作开展和质量评判的重要抓手,更是反馈、改进和优化“青马工程”的重要方法。但高职院校对团中央“青马工程”上位文件的解读不够精准,职教“青马工程”的考核评价呈现出千校千面、自由裁量、不客观、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一是在评价标准上,定量和定性结合不足。过于注重课程任务完成的定量考核,而对“青马工程”学员的思想心理变化、能力结构优化、自我效能感提升等内在成效的定性评价重视不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弱化,陷入“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误区。二是在评价方法上,数据化有余而信息化不足。许多高职院校将“青马工程”纳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但往往停留在活动记录和数据堆砌的浅层次上,生成的大量数据缺乏深度挖掘和有效分析,难以形成“青马工程”学员的精准画像,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遭受质疑。三是在评价体系上,不够综合和多元。“青马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也应该是多元主体、多层组织、多个环节、多维要素的综合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仅有共青团组织的一家之言,跨部门协同的人才举荐链条通路和优势效能尚未打通,“青马工程”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无法真正落地[10],系统科学、多元协同、长效动态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突围路径
(一)锚定“三高定位”培养目标,打造引贤聚才、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青马工程”是引导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发展、关系党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高职院校共青团要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锚定“三高定位”目标,树立“青马工程”总体责任观,筑牢“青马工程”的群众基础,强化支持保障。一是顶层设计站位高。高职院校共青团要积极营造背靠党委、面向青年、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态势,推动将“青马工程”纳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框架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方案,探索构建由团委牵头并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格局。二是培养教育定位高。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社团骨干、校园舆论领袖、青年创业典型、文艺体育骨干、技能竞赛精英等多个群体遴选优秀青年纳入“青马工程”培养名单,夯实“青马工程”团结凝聚广大优秀青年的群众根基。借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组建由“经典理论导师”和“人生经验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型”“青马工程”师资队伍。引导“青马工程”学员在聆听专家学者等“经典理论导师”的讲授中汲取理论知识、坚定政治信仰,在行业领袖精英等“人生经验导师”的人格魅力感化下精进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三是培养保障规格高。强化“青马工程”的资源配置和供给保障,争取各部门对“青马工程”政策指导、资金配套、资源共享、实践锻炼等方面的协同支持,促进“青马工程”与党员培养、就业推荐、志愿服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工作的主动融入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青马工程”的育人实效性和育人格局。
(二)完善“六位一体”内容供给,健全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本质上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传播给青年,使青年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遵循事物发展认知规律和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又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青年在个性、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的主体特征,提供与他们的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内容供给,以此不断提升“青马工程”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在课程内容上,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认知规律,构建理论学习、红色教育、文化滋养、实践淬炼、交流研讨、自我修缮“六位一体”的课程内容,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实践后理论再审视再学习的层层递进的课程设计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同青年的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同青年的人生经验联系在一起,实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内涵“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其所必然”的深刻体悟。二是在课程形式上,通过多重维度、有机关联、知行合一的整体设计,使“青马工程”学员在不同时空、不同场域接收到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教育逻辑层次递进、培养方式系统科学的滋养熏陶,使学校与社会衔接协调,党团良性互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政治锻造和技能提升相得益彰,让学生在这样的育人体系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国家、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从而找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国家发展的契合点,真正实现将认知转化为认同、最后升华为信仰的转变。
(三)探索“三学三化”培养机制,构建守正创新、培优赋能的育人模式
随着青年群体代际转换、社会发展深刻变迁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日益多元化。高职院校“青马工程”要读懂青年、与时俱进、迭代升级,才能让优秀青年真心喜爱、倾心参与、用心践行,由“知”成“信”,由“信”躬“行”,真正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一是在组织形式上,将集中学、自主学、交流学有机结合。打破职教“青马工程”过于聚焦短期集中培训的思维惯性,探索“框架指导+自主设计”“指选课程+自选课程”的成长赋能模式,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导师进行集中理论宣讲,使学员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开阔视野、升华境界;依托马克思主义读书社等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开展朋辈教育,整合沙龙论坛、实践调研、志愿服务、文化研学、技能提升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青马工程”学员自主学、交流学,培养思维方式、丰富知识存量、优化能力结构,不断强化学员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内驱力,实现培养动力的持续生成与恒久激发。二是在开展形式上,将具象化、场景化、生活化有机融合。“青马工程”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要深入挖掘“青马工程”与职业教育改革、青年成长发展的契合点,使“青马工程”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验实训、“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技能竞赛、毕业实习等活动有机融合,创新VR与AR互动、融媒体场景呈现、沉浸式学习教育、主题场馆微缩景观展陈、短视频直播互动等教育形式,做到内容为王、体验为先,不断增强“青马工程”的表达力、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员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产生共鸣、生发情感、自觉践行。
(四)优化“四维驱动”评价体系,激活联动协同、人才举荐的育人效能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开展必须回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变化和发展,设计校本化、适切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为“青马工程”的动态调整和迭代优化提供有效反馈和有力支撑。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要纠正职教“青马工程”过于关注考核任务完成度的认知偏颇,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采用学员测评、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关心学员学习满意度和学员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增强“青马工程”人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提升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对于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生成的大量数据,要进行数据挖掘和有效分析,让数据发声、让数据可视、让数据管用。通过信息或数据的选取和组合,从不同侧面重构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内容、场景和结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客观评价和精准画像[11],提升“青马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在评价体系上,要构建综合多元的评价体系。建立思政教师、专家学者、校友、校企合作企业骨干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党团联动、校企合作等多个环节联动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青马工程”的聚合影响和倍增效应。四是在评价运用上,要打通选贤任能的人才举荐通道。将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评价结果运用到评优评先、就业推荐、外访培训交流、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辐射带动,不断提升“青马工程”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结语
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自我需要。立足时代发展和职教特点,从培养目标、内容供给、培养机制、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审视探析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实施问题,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和青年号召力,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