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1-03-08马淑芳
马淑芳, 王 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路径。要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能力,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德国的高级技工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占比约为50%,日本的这一比例约为40%,而我国仅为5%左右。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有着共同的基本价值内涵,但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更高层次的提升,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并实现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目标,必然要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新要求、新理念融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本职工作敬业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是对产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这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
职业院校毕业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生力军,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一线新增劳动力中70%来自职业院校,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员工的职业素养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的核心因素,弘扬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因为职业技能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却需要长期培育且它们能够决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这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要求、新挑战。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大批具有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平台,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实现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涵养心灵,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而自觉弘扬工匠精神[2]。
当前,新经济、新产业、新科技正在迅速发展,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价值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二是开放协同、分工协作的共赢意识,三是爱岗敬业、专注专业的执着追求,四是精进不休、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3]。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批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从业者“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素养,是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竞争力评价的高级目标。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这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文化人,促进文化素质与工匠精神的双向融合,以此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这既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新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困境
(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文化底蕴打造不敷
近年来,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社会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越发看重。因此,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同目标,一些高职院校还探索性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制订与各专业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如何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科学具体地落实到各个育人环节,目前还没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成熟模式,在许多高职院校中仍然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职业素养”的问题,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尚未形成合力共育的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全面恢复期、规模发展期、内涵提升期三个阶段。在前面两个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重点向学校的土地、校舍基建、教学设施等硬件方面投入,因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以这些方面为重点。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及文化育人软实力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普遍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问题,忽略了文化育人对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及影响力,致使校内人文精神淡化,学校文化底蕴不敷。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实施,国家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4],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学生德技的培养、学校的治理结构、文化育人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新内涵。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快速提升期,“双高计划”将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运用校园文化育人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及提升文化育人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二)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德技并修融合不够
近几年,高职毕业生的频繁跳槽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苏就业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江苏省2015届高职毕业生中,主动离职者占离职者的94.6%,其中主动离职者不辞而别的情况占大多数,离职后5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更换了岗位或行业[5]。对于学生离职率高这一情况,用人单位固然存在诸多问题,但高职毕业生自身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也是重要原因。受功利主义教育观影响,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过分注重校际竞赛排名及获奖数量,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育,忽视了对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协作意识、创新能力、职业礼仪、职业安全等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没有很好地把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张皮”的现象,是职业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双高计划”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立足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把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把弘扬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教学结合起来。
(三)重校企合作、轻双元育人,与企业文化对接不深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校企之间进行文化传承与对接,把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之中,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十分有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在内容、特色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但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职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等不仅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大学生在其职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更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因此,通过校企双元育人及文化融通,让学生了解、认同优秀企业文化,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国家层面上缺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校企合作及文化对接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新时代工匠精神也没有很好地与校企文化对接融合,导致校企合作注重形式,偏离了双元育人的实质。从具体校企合作上看,虽然校企合作项目数量不少,但有的校企合作协议往往比较笼统,很少涉及工匠精神与文化育人的具体内容;校企实质性合作不够深入,有的校企合作没有制订科学、系统、规范的职业素养培育计划和方案,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制度规范、文化品牌等了解、认同不足,致使许多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因不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及企业文化而频繁跳槽,失去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通的育人路径
(一)确立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理念
2020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6]。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校的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符合工作岗位条件的员工。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情况呢?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根据用人单位长期以来的普遍反映,工作怕苦怕累、频繁跳槽、缺乏团队协作及创新精神是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中针对“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及职业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这充分反映了高职教育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要摒弃“重专业技能、轻职业素质”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确立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理念,真正把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一方面,要矫正长期以来“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规模扩张式的发展理念。学校在具备客观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更加注重对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精神的培育;在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时,要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放在与学生职业技能培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科学、系统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加大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资金、场地的投入。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出台的文化育人总体要求,高职院校要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提升职业素养,领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其对自己未来步入职场的重要性。
(二)打造德技并修的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平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德技并修,根本的含义是以德为本、以德驭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德”,其次是“技”,但是“德”与“技”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德”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根本与底蕴;“技”是学生胜任工作的硬核本领,是学生发展的保证。德与技互融互动,以德驭技、以技育德,才能成就精彩人生。当下的高职学生一般为“90后”“00后”,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主意识强,喜欢接受感兴趣的新事物,排斥枯燥乏味的说教,教师若只是照本宣科地教育他们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7]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团队,只有强盛的文化才能造就真正的强者。校园文化以育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载体文化为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以文化人,循循善诱,寓教于乐,从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其进行矫正与引导,同时营造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是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学生未来岗位能力的需要,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德技并修的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平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构建“双元双导、三课对接”的校企文化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带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与职业特色。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目前各职业院校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师资、场地、资金等教学资源投入比较多,教学运行机制、管理体系也日臻完善,但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教学资源的投入远远不足,许多学校育人的方式主要是学校学团部门开展一些缺乏科学、整体规划的零散的文化活动,导致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够,培养的特色与成效不明显。
基于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育人导向,学校必须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将对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纳入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运行机制、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要把新时代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不仅要改变学校的育人组织结构与教学管理模式,也要改革课程体系并提升教师的文化育人能力等。根据长期以来的理论研究与育人实践探索,构建“双元双导、三课对接”的校企文化育人模式具有良好的实践成效。“双元双导”是指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通过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等合作平台和模式,企业选拔具有专业知识且熟悉企业文化的“企业导师”,按合作协议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优秀企业文化、职业行为规范及职业理念等,而作为校内导师的班主任则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内、校外“双导师”有各自的职责与分工,相互协作,共同育人。“三课对接”是指根据高职学生成长规律,整合教学资源,克服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课堂之间割裂、脱节的问题,构建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三课融通”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及各二级学院协同发力,围绕职业价值观塑造、职业素质养成,整体设计“三课融通”的育人体系,全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制度,打通文化类、职业类项目竞赛获奖成果与第一、第二课堂学分的转换通道,促进“三课”联动、融通育人,实现对学生全方位职业素质的培养。最后,学校要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保障文化育人的成效,进一步促进文化育人的高水平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育人的命运共同体,创新育人模式,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