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往文化传播之路》看文化传播的创新
2021-03-07梁嘉睿
梁嘉睿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被众多学科专业关注,包括人类学、文化学、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
1 《通往文化传播之路》简介
《通往文化传播之路》是编著作者近年来从事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的心得和感悟,正是基于对中亚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才形成这部学术著作。该书的编著作者刘明是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教授。刘明教授与学生共同将中亚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实地调研成果凝结为学术作品。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明教授关于语言与文化传播的理论探索。文集内容有:《中亚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优化实证研究》《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状与前瞻性述评》等。第二部分是刘明教授所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之作。包括贾玮琼的《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2016)、陈瑶婵的《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留学生为例》(2017)、胡雅雯的《汉塔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2017)和李晓闻的《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课堂语言传播效果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非学历留学生为例》。
总揽全书,不乏一些不足之处,然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些文章中体现的“新”。正因如此,笔者产生了撰写本书书评的想法。长期以来,有太多研究在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例如,有人研究了塔吉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就会有研究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似要做到“穷尽式”研究,还有一些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逐渐“套路化”。张宝林先生在第一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法高端论坛上指出,在目前的汉语中介语研究中,“两大分类”“五大原因”已成为偏误分析的固定套路,比较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与相应的证明,因而说服力不够强。中介语研究应从语言事实出发,采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踏踏实实地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发现与结论。如果不能找到造成偏误的确切原因,不妨先找到相关因素[1]。我们并没有完全否认“重复性”和“套路化”研究的意义,但笔者认为,更应当鼓励各专业各领域的研究者们不断开拓新领域,探寻新视角,创造新成果。
2 《通往文化传播之路》中的文化传播创新
下面,根据文集的内容,探索文集中论文的创新之处。
2.1 新焦点
贾玮琼在文章《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中指出,近年来,虽然有关吉尔吉斯汉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在国际环境中的语言教学需要开阔视野,从整体出发,观察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因此,作者从传播过程出发,对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的教师、学生及其交往过程进行分析,指出汉语在伊塞克湖州孔子学院课堂传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陈瑶婵在《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调查——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籍留学生为例》中指出,知网上以日韩籍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的文献有196条之多,但在内容上却很少有关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调查,考察同样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重要。至于为何选择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籍留学生为例,作者引用民俗学者张士闪在《关于中国台湾地区传统节日继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 中的一句话为读者解释。即我们有必要关注了解同属中华民族具有相同文化血脉但与内地情况存有差异的港澳台地区,借鉴他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当前局势和发展前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2]。
因此,作者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韩籍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展开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现状调查,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广度与深度[3],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起源的理解等角度深入调查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体验,进而根据调查实际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胡雅雯在《汉塔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中指出,之前的中国学者已经做过关于塔吉克语中“借词”的研究,也有做过关于塔吉克语的动词研究,还有从宏观方面讲塔吉克语的历史渊源的著作,但“亲属称谓”还鲜有人涉及。对比研究汉语和塔吉克语亲属称谓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塔吉克斯坦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的亲属制度文化。学习一门外语能正确选用亲属称谓是学习者对目的语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也体现了礼貌问题。因此,作者从宗亲、外亲、姻亲3 个方面分别描写汉语和塔吉克语地亲属称谓,对汉语和塔吉克语亲属称谓从义项分析、语用特征以及亲属称谓所蕴含地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对比,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地汉语亲属称谓教学策略,用以促进当地的汉语教学[4]。
李晓闻在《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课堂语言传播效果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非学历留学生为例》中指出,关于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语言的研究问题,其研究范畴基本上界定在教师语言需要哪些特质的理论研究、教师素质以及语言能力研究以及以国别或者课型为区别的个案调查,调查研究对象或集中在教师身上,或集中在学生身上,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是一个互动性的复杂动态系统。因此作者将文章的焦点锁定在以语言为媒介的师生互动的研究上,对初级阶段课堂教师语言传播效果研究是文章的研究重点,也是文章的创新点所在。
缘此,作者通过对研究材料的搜集整理,从理论框架出发,以新疆师范大学非学历留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实中教师课堂语言具体传播效果,并发现相关问题,厘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2.2 新材料
刘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现状与前瞻性述评——基于俄罗斯学者视角的中亚国家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动态研究》一文,其文章背景是2016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近40 名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研究主题,在国际政治、经济、能源、法律、历史、民族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学术沟通[5]。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俄罗斯学者们对俄罗斯和中亚参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俄罗斯和中亚参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关系和物流运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存在意义和建设意义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俄罗斯学者们观点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方面所处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这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打造中国与中亚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最后,作者提出学者间对话的重要性,认为打破学科壁垒、超越区域局限、具备国际视野并深入理解他者的思维逻辑对于日后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研究势不可当且必不可少。通过学者间的相互交流,能更好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中亚国家合作,进一步成为好邻居、好伙伴,为打造人类情感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当笔者看到文章题目时,便只觉耳目一新。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看惯了中国学者们对于这一维度开展的各项研究。在中国知网搜索“丝绸之路经济带”会出现5 318 条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大多以中国学者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内容。然而,其他国家如何回应中国这一倡议则是作者运用的新材料。
作者以新材料给读者们带来了新观点和新体验。这启示研究者们要学会跳出看世界固有的思维模式,只有将自己置于不同高度和层面,看到的东西也会不同,自然带来研究成果也不同[6]。
2.3 新思考
刘明的《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中提到,因为新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起步较早,在新疆地区的发展也具有代表性,所以作者以其为中心,以点带面梳理了新疆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其办学特点和区域特征。通读整篇文章,从专业设定、课程设置、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再到人才就业,无不体现着新疆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独特魅力。通过阅读文章认识到新疆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独特的区域特征,是纵向因素和横向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此外,读者不光能从文章中清晰地了解新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区域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在师资方面不同学院之间的借力,不是简单地请其他学院的教师来授课,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在不同学院教授相同课程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问题。笔者认为能引起读者们一丁点思考的文章,便是一篇值得关注的文章。
刘明在《神话的“谜思”:二律背反与“触及岩石”——兼谈列维-施特劳斯<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中通过梳理研究的逻辑(“是”与“真”的纠结)、研究的主题(神话、神话学、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研究)和研究的方法(二律背反、触及岩石和结构化),分析列维-施特劳斯《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推理的逻辑,并提出“神话不完全等于事实,却具有事实所反映的思维结构……应该问一问神话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更要弄清楚是谁在利用神话,其目的是什么。”
施特劳斯在汲取多学科成果的基础上, 将哲学思辨与经验实证相结合。在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引入神话学之后, 发现了不同神话深层共有的无意识的语言结构。什么是神话?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意识结晶, 此后更扩展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意识。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从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获得理论灵感,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波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十余个学科。亲属关系、图腾制度、原始思维和神话学构成了列维—施特劳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对列维—施特劳斯著作中艺术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就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列维-施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代表了列维—施特劳斯研究的一种新趋向。
研究列维-施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人类学思想,而且能够为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提供启思和借鉴。
该文集还收录了刘明所著地对周庆生先生《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 一书的书评:《从实求知,志在惠民——读周庆生<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透过本篇书评,可见作者对这部著作的高度评价。作者指出,这部《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完善了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探,补充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研究的空缺。作者表示,从这本书中得到了3 点感悟。即视野开阔,扩展思路;他山之石,田野扎实;从实求知,志在惠民。同时指出该书提出了很多前沿学科课题。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努力将其在书中得到的感悟化为自身的学术特点。这在作者的研究甚至在其所带研究生的研究当中都有所体现。
笔者认为,此篇文章可看作全书的核心文章。从其他文章中可以看出论文的作者都在努力开拓着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思路,在田野中稳扎稳打,做出有贡献的学术成果。
3 结论与启示
至此,不难看出,文集中的作者们无不本着创新的精神来进行文化传播研究,关于此点笔者不再赘述。最后,笔者想就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术创新发表简要观点。
葛兆光先生曾发文:现在谁会为人文社会科学献身?他认为,人文学科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人文学者应充满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顾亚琳表示“博士论文创新评价很少有专门针对文科博士论文的,而这类创新往往更难评价。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客观性容易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在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结论;而人文科学领域因其特殊性,高科学规范的研究可能还有一段距离。”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研究也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蔡文韬提到,2017年第六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研讨会争论的主题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强调其实践性的同时,能否适当地兼顾其作为硕士本身所具有的学术性?”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吴中伟教授的观点:“专硕难道不是研究生吗?既然名字里带有‘研究’,那么他们也必须做研究。”可见,已经有学者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思考,进行了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需要从“高阁”中走下来,不断做出理论和实践创新,打牢学科基础,让人文社会科学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