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

2021-03-07刘任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

刘任静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11400)

青葱岁月、风华正茂的高校学生是处于人生中学习与思考快速发展与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独立思考能力相对较弱,自我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与教育。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也是高校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对学生的正常工作、生活进行一定的管理,同时肩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具体实施[1]。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迷茫时作为指南针为学生指明方向的导师,同时也是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朋友。高校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纪律等。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一定的干预与管理,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贯彻并具体落实我国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主义价值观的要求与期望。作为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强大后盾,同时以身作则,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新对学生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这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

1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学校是小型的社会,汇集了各具特点、个性独特的学生,同时由于学生刚结束管理较为严格的高中学校课程,离开父母体贴的呵护的管教,步入需讲求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高校学习与生活,思想较为稚嫩,对当下的生活及未来的前景存在一定的迷茫,需要有一定的导师进行指导与帮助。随着新时代各项信息技术发展的快速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模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相关调查结果,当下的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模块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没有严格落实与把控学生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

1.1 高校辅导员管理积极性不高

有些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偏低。由于学生群体较为庞太,管理事宜较多,有些辅导员会将学生的大部分管理工作交与同为学生的辅导员助理进行处理,会造成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较难时刻掌控。有些高校辅导员对自我认识的定位不够明确,认为辅导员只需对学生的重要事宜进行过问与审查,对学生生活上的需求与贯彻落实具有的精神文化模块上重视度不高,欠缺一定的积极性。据调查了解,有部分高校学生在遇到问题需要咨询辅导员时,辅导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部分辅导员在会告知学生寻求其余学校部门的帮助,较少亲历亲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导致辅导员解决问题效率偏低,缺乏一定的主动与认真态度。同时有部分辅导员在进行学生工作落实开展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例如需要贯彻落实我国的新时代大学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时,一些辅导员只是将通知以群发方式进行通知,对学生后续的具体思想贯彻落实措施与效果并未进行汇总与分析。

1.2 学生管理工作与新时代信息技术未进行深度融合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既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一项机遇,同时也是对学生管理的一项挑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观念较难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当下在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新时代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的辅导员较少。目前高校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开通专用的多媒体通道,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有限,利用新媒体进行监测和预警的成效有限,对新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全面[2]。一些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例如,在进行学生的学习出勤率统计时,有部分辅导员采取手机软件自动定位的方式进行,但有部分辅导员采取纸质版签到进行签到,会存在一部分学生代签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整体管理。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紧扣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生的各项管理。

1.3 高校辅导员管理效率偏低

当前一些高校辅导员逐步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有些辅导员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欠缺一定的管理经验,同时当下的高校学生大多为“90 后”及“00 后”年龄段的学生,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大部分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思考能力,个性差异较大,管理起来具备一定的难度。同时较为年轻派的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时难以掌握严松有度的力度,管理的经验较少,遇到较为棘手难管理的学生时束手无策,加上部分辅导员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度较低,导致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当前阶段从事辅导员管理类职位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一些辅导员需要管理较多的学生,工作量较大,许多管理工作较难进行细致的开展,管理效率偏低。

1.4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

了解学生是对学生开展管理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位辅导员对自己的学生若缺乏正确的了解,不熟知学生的性格与心理,将很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为学生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3]。沟通与互动是拉近双方关系最好的载体,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据调查了解,当前一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较少,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需求处于模糊地带,未深入贴切进行了解。有些辅导员较少参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训与团建等,与学生之间默契度较少,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不利于拉近双方之间的社交距离,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可以顺应时代对高校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健全思想价值观与人格品质的高校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与效率,分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改善空间,更有针对性进行相关的改变。

2.1 创新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的管理方法较难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原有的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新时代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当前一些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对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学等选修类科目管理较为宽松,导致有些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科目的学习较为懈怠,学习上未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生活上,缺乏正确的思想主义价值观引导,较容易误入歧途。因此,辅导员应重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在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的培养与引导。对学生多一份耐心与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更好地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生活上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对于较难管理的学生多增加一份耐心,多一份正确的引导。创新学生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特点与新时代思想主义价值观念正确的高校人才。创新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层面,提高学生的管理效率。

2.2 创新管理方法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高校人才

高校学生在进行高校教育阶段过程中,由于刚结束较为紧张激烈的高中学习,高校的学习相对较轻松,自由支配时间较多。一些高校学生步入高校后在没有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对自我要求与管理较为散漫,课余时间大部分用于玩游戏、观看影视剧等娱乐性活动,对于学业上要求较为宽松。同时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宽松疏漏之处,难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鞭策。创新管理方法,可以通过更全面型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一定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鼓励学生走出宿舍,多参加有益发展的活动等,培养全面性的高校人才。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帮助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高校人才。

3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是我国管理领域学者一直致力于思考与攻克的难题。提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从学生与辅导员两个主体作为切入点,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

3.1 提高辅导员管理意识与能力

意识是决定行为与动力的根源所在,高校辅导员需要明确管理学生的责任,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创新管理方法,可以从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着手,辅导员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会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具责任心与动力,对学生日常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会更积极主动参与并进行解决。同时管理能力也是判断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缺乏丰富管理经验的年轻派辅导员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及定期的考核,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关于学生管理经验分享的座谈会、分享会与学习会等,或者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进行参观学习,积累学生管理经验;同时需定期组织辅导员的管理培训,包括技能与理论考试的考核,增强辅导员主动学习与温习的主动性。

3.2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学生们阔充了获取知识的来源通道与信息的多元化。当前许多的高校已普及先进的信息网络,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但网络的快速发展普及是一把双刃剑,为学生的交际与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学生正确的判断能力与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障碍。辅导员应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思想建设,给予学生更多的督促与指导,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与正确对待网络普及的交流会与学习会,重视学生思想发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模块,思想健康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辅导员应以身作则,为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3.3 融入新媒体技术进行人性化管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融入新媒体元素对学生进行更人性化的管理。高校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与独立思想,过于强硬的机械式管理方式对学生较容易产生叛逆,不服从管教的现象,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高校学生是思想趋于成熟期发展的过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判断模式,应当对学生实行较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增加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融入新媒体的元素。例如,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可以采取人脸识别媒体技术,也可设置晚归次数提醒功能,方便漏打卡的学生进入宿舍,对于有事外出的学生进行记录并提醒。例如,在课堂上布置完课后任务时,学生可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完成并进行打卡,打破空间的局限性及以往需提交纸质版的管理模式,便于学生进行学业的完成与复习。同时辅导员可定期于群内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起到督促的作用。辅导员在进行工作开展时,可以运用信息传播模式的创新,将微信、QQ 群、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创建高校学生的管理群账号,定期推送正能量文章于发布相关通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成长的更加健康[5]。

3.4 增强双方互动

增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默契度与凝聚力,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多主动参与,增加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在日常课余生活中,辅导员可以以朋友身份与学生进行相处,可多从学生朋友圈、空间、微博等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交谈,降低双方之间的距离感。同时辅导员应定期组织前往学生宿舍进行巡查、参加学生的团建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想法,以学生为本,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6]。

4 结语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作为辅导员应当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及时创新管理方法。该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善之处,提出创新管理方法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创新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