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03-07张爱科
张爱科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0)
2014年9月,广西教育厅根据《关于停止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考试的通知》(桂教高教[2014]63 号)文件,决定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取消高校计算机联考,各高校将自行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全区统考已延续多年,面对这一现状的突然改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继续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寻求新的提升动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主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立即组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领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等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开展调研,在新形势下寻找创新突破。课程团队教师认真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经过近几年探索与实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调整中得到了新的提升,以下是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的一些研究与实践,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需求调研和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快速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代人才的重要必备技能,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全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积极广泛的开展。在该校《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是一门面向全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广,受众人数多,影响力大,近年来我校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每年达4 500 人以上,且呈上升趋势[1]。
随着《关于停止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考试的通知》(桂教高教[2014]63 号)文件的出台,课程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广泛收集区内外关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文献资料,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将计算机应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如何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等问题,对学校各系部及兄弟院校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及分析存在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专业负责人来了解校内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需求,问卷设置了“您所在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用到哪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Word、Excel、PowerPointr 的技能要求分别有哪些”等22 个具体的问题,全方位地调查各专业的学习需求[2]。
收集到问卷调查后,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多次研讨论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高效教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调研到的学习需求分为3 个层次,对应地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了3 个模块:模块一为68 学时4 学分,模块二为48 学时3 学分,模块三为36 学时2 学分。学习内容的多少及难易程度从模块一至模块三依次递减,针对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方案,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从3 个模块中选学其中的一个模块。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1 修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等方面的定性描述,是教学实施、考试命题、成绩评定等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及指导性文件。
在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需求调研分析之后,我们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在明确课程必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强调计算机基础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课程在强调计算机基础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项目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良好的计算思维,更好地为后学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3 个模块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在课标中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评价等。课程标准具体描述了3 个模块不同的考核内容分布及成绩构成[3]。同时阐述了课程的改革发展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充分体现了该校在没有统考这一指挥棒下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形成了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评估与考试的直接依据,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2.2 完善教学资源
重点建设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资源。
(1)微课视频:梳理课程内容,将重点、难点、要点、易错点等拍摄成微课视频,制作的视频短小精悍,时长一般不超过5 min,一个视频讲述一到两个知识点,并且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电脑端或者在移动便携设备上进行广泛的自主观看学习。
(2)教学课件:开发能够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使用课件,突出重点、疏通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节约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教学案例:在讲授Word、Excel、PowerPoint这几个应用工具时,案例教学可以发挥其独有的特性及优势,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掌握这些工具软件的应用,针对每个软件我们设计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基础案例,另一个是课后完成的拓展案例。基础案例的练习要求和素材都由教师提供,教师在分析案例、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各工具软件的关键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融入其中,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知识和应用。拓展案例的练习要求由教师提出,而素材则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搜集。拓展案例依托基础案例进行拓展提高,是在基础案例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并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4)课程网站:课程网站不仅是教师备课、授课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预习、复习的有力帮手,网站的即时、实效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我们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信息、学习资料、教辅工具等资源集成到课程网站中,突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集成性和实效性,并将课程网站发布到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上,全方位地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2.3 改进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监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既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方向,逐步适应课程学习的要求,最终起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作用[4]。
取消统考后,我们在课程考核方案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变革:将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等进行优化与完善,根据不同的模块制定并实施了更加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案,并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及教考分离,突出了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的特点,课程考核安排更加灵活等。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新的课程考核更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规律,得到了教师、学生的普遍认可,对教师的教学起到规范与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该课程考核既能真实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真正检验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初见成效。
2.4 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5]。为了顺应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要求,我们在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采取了以下两项举措。
(1)教师分组。将授课教师按“专业类”进行分组,每组任命一位组长,组员3~5 人,组成员相对稳定。每组承担一个或两个专业类的教学任务,所负责的专业类也相对固定不变。各组通过共同备课、上公开课、内部培训等组内研讨来提高教师在本专业类上的教学能力。每个学期开学、结束各开展1 次面向全体授课教师的教研活动,方便各组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
(2)案例分类。教师要开发并实施服务于专业的特色案例教学,针对不同的专业,按“专业类”分组的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案例内容。为了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每个“专业类”的案例素材都必须与其专业知识相关,案例的练习要求也尽量具有专业特色。这样,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学习目标与方向也会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今后专业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反过来,结合了专业特点的计算机相关应用也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6]。
经过这些年的培养与建设,该校已建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
3 教学与反思
在取消计算机基础课程统考这几年来,我们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并大胆地尝试与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除了上述介绍的在修订课程标准、完善教学资源、改进课程考核方案、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举措外,还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比如:开发了教学练考一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辅助软件,实现了教考分离、无纸化考试,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在扩展案例教学中与专业相结合; 考试在操作方面加大广度和加强深度的同时,更注重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等等。事实证明:在没有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的情况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更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取消统考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了更有效的实施。
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许多有待改进及提升之处,比如,教辅软件目前开发完成已经投入使用的是单机版,正在开发功能更加完善应用更加灵活的网络版本;在案例教学中,目前只是针对操作性强的内容,还未达到覆盖课程几乎所有内容的目标;考试题目在加大广度和加强深度的同时,如何与时俱进地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性内容; 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更紧密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习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办公与沟通,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了。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便利了信息的获取。只有具备计算机相关的应用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高校中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后续顺利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取消了全区统考,但是,取消统考不等于不重视,更不等于降低要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受益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做得更好。在新形势下的调整改革过程中,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探索与实践,但有些做法还不够成熟,有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研究,以及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