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1-03-07邢雅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精细化辅导员管理工作

邢雅萍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管理模式,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各个单位的管理效果。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对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辅导员要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流程,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积极长远的发展。

1 精细化管理模式概述

1.1 精细化管理含义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 世纪中叶,被日本的企业提出,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当中,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精细化管理可以明确企业员工的职责,确保企业的工作效果。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精准、细严,要重视工作中的细节与过程,同时也要重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每一个管理的环节都要精细化,把追求最佳效果作为管理工作的目标。它重点强调的是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能够保质保量。因此,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被应用在各个行业当中。

1.2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1.2.1 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确保管理工作的效果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也不断地进行扩招,这就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既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内容,因此,就需要一种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来简化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加精细的划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抓住学生管理工作的主次,进行有重点的、科学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1.2.2 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学生的效率

由于高校的扩招,给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工作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与难度,而传统管理学生的模式不能满足扩招以后管理学生工作的需求,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去有效融合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让管理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工作起来更有头绪,可以显著的提升管理学生的效率。

1.2.3 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精细化管理应用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时,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清楚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学校和辅导员对学生最主要的还是关心和鼓励,让学生愿意接受辅导员的管理,并进行自我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1]。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原则

2.1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指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学校的行为准则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要不带感情色彩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要提前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制定相关的要求,将之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检测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标准。另外,标准化原则体现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纪律性,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散漫随意、无规则。

2.2 程序化原则

程序化原则是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逻辑与条理,并且有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紧密联系各项管理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与理念。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统筹全局做好详细的规划,细化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并制定系统的学生管理程序,对管理工作方式进行创新[2]。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3.1 构建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

顺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高校辅导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所谓的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大学是人一生中最珍贵、最朝气蓬勃的时间段,而辅导员正是这一阶段中陪伴学生最长时间的教师,所以,建立和谐积极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在建立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在不同班级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党团关系,并且落实到各个环节当中,因此,辅导员需要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管理。另外,要把学生作为管理的核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要认识到以往管理方式的不足,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自身的本职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使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

3.3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现代化教育要求各个高校要顺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学生工作的质量,由此促进高校积极长远的发展[3]。

4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4.1 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是现代化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可以建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科学管理”模式的实际呈现与应用。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该管理模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贯彻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全方位、全过程。当然,辅导员也要对自己精准定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严格按照“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及时掌握和关注学生动态,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

4.2 制定科学的学生管理策略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要顺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制订科学的学生管理策略,及时转化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及时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并支持学生的决定,同时定期地组织团体活动,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真正意义上做到精细化的学生管理。

4.3 实施精细化的学生管理计划

高校辅导员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基础,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精细化学生管理计划。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的精细化管理计划与短期的精细化管理计划。在制订短期精细化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目前的表现与学习、生活情况,及时的关注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的变化。在制订长期的学生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在高校的整个时间内,结合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与生活,从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到在高校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整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长期或短期管理计划,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级、专业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管理,以确保计划真实有效,保证学生更好的发展。

4.4 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

为了确保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对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精细”两个字本身。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后,高校辅导员要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全面落实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之中,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建立健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以此作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依仗。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复杂,包含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方位内容。而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便可借助制度的严肃性来落实管理工作,进行约束。高校在制定精细化管理模式时,必须结合每个学校自身的发展现状、办学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这样才能让各项制度充分地发挥作用。另外,制定精细化管理模式,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公开的监督管理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监督。当然,辅导员也要利用多种方法对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宣传和指导,让同学们全面、充分的了解精细化管理制度,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指引大家积极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来[5]。

4.5 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方法

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较为松散,学生只需要根据辅导员的要求,进行学习,规范思想并约束行为,这样的管理方式学生不容易接受,并不信服。而精细化管理方法,更着重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此,高校辅导员要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动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学生管理时,要强调各项细节的精细化。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小事,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辅导员认真对待,担负相应的责任。所以,我们要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细化,运用各种方法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确保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把管理工作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做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辅导员更要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只局限于办公室工作,要走入宿舍、走进教室,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差异性地进行精细化的学生管理。

4.6 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提升学生思想素质,那制定有效的精细化学生评价体系便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辅导员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精细化的评价。另外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工作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跟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确定的因素也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更正。

4.7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有30%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期,不仅获取工作信息渠道不畅通,也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其实便是日常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作为辅导员,不能只局限于对毕业生的职业进行毕业规划,发生问题才去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落实于平时,润物细无声。一方面,可以设计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课,从大一阶段便抓起;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相应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讲座、教学生制作简历、邀请有关专业的人员进行求职必要的面试培训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且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落实于平时,精细地规划和安排[6]。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工作每一件事都十分重要,高校辅导员要对自己精准定位,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育管理时,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策略逐步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此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精细化辅导员管理工作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