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2021-03-07付文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舞龙文化遗产物质

付文灿

(阿坝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四川阿坝 623002)

1 什么是舞龙

在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运动传承的思考时,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舞龙。舞龙又叫作耍龙,舞龙灯和耍龙灯。作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十分的广泛。每到过年,过节甚至新店开业的时候,人们都通过舞龙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我们常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同时也是龙的传人,舞龙的方式也有向我们的祖先表达自己内心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我们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内心的表达,是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

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及时建立档案,对信息进行完善,通过系统进行有序的分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的保护和优化。想要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需要建立国家,省,市和县四级名录进行保护。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帮助人民群众加深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知。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程度和底蕴十分的深厚,它所蕴含的知识也十分浓厚。但是由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过程十分艰难,要学习的知识也很多,但是学习完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赚到钱,所以这就造成了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难以找到传承人。我们需要对比国内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学会和国外学习,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

2.2.1 政府方面

就政府而言,政府人员可以利用一些政府的权力,每过一段时间对文物进行整理和检查。然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最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国家应该定期对政府之内的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防止他们从中作梗。败坏政府的风气,或者是由于贪污受贿而把真正的民族遗漏掉,只保护那些给他们钱财的人。这样极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会影响社会和官员的风气,使得不正当之风盛行。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2.2.2 传承人方面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但是传承人员不能一味地等待着政府的救助,他们自己也应当自立自强,肩负起自己文化传承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教授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教师直接带着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讲授单独培养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细致,专心,在短时间内长时间的学会知识,同时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传承。而另一种方式就是把传承人放到校园的教育模式之下,通过建立传承的地点给学生讲课的方式,教会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但是由于教育过于机械化,忽略了学生的本质特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单一授课,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教导不能够因材施教,就造成了学生们学艺不精,学的不够细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理解不够深刻等情况。这样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以想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就需要改进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将一对一的传授模式和学校里的学习模式相结合。既保障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出大量的学生。

2.2.3 市场方面

从市场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就是由于保护的资金较少,市场缺乏经营和管理的人员。所以我们需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经济的帮助。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投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知识和学识较为出色的人员,帮助我们进行市场化经营和管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帮助大家对他的重要性产生认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时时刻刻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只有将这种心态放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才能够更好地使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在传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在传授和包装的过程之中不能太过商品化,过度的商品化会使得它失掉原有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民族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偏远的农村,但是由于他们的经济水平比较低。而且农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的问题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比较浅。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

3 关于舞龙的研究

3.1 舞龙的运动基础

3.1.1 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人们对龙的印象最早出现在易经之中,后续世人对龙的深刻印象也是来源于此。从商代,劳动人民在田地中画了一个龙,然后来求雨,而另一个占卜却是把十五个人和龙连在了一起,就让人们想到一长排的人,这也是龙形舞刚开始的形象。人们在孜孜不断地对舞龙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从上古时代出现龙的朦胧的色彩,而商代就有了龙形的器具。再到后来出现了卷曲之龙等。最终汉代的鱼龙蔓延是舞龙开始发展的时候。

3.1.2 舞龙运动的内涵

我们总是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而在古代,作为皇家权力的象征,龙是十分英武并且尊贵的。而在民间,龙就代表着吉祥和喜悦。他代表着人们内心之中的良好愿望。当人们处于困境的时候就会用舞龙来表达对天气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通过舞龙的热闹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慢慢地到了后来,现代人们把乐器的伴奏和舞龙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夹杂着武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舞龙变得越来越生动,活泼而有趣,舞龙的技巧也逐渐地高超起来。

3.2 关于舞龙运动的应用方面的研究

3.2.1 舞龙运动产业的发展

有的学者根据舞龙运动,体育市场的形成条件和基本内容的构成,提出了舞龙活动,体育市场多维度的发展策略,而有些人还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觉得舞龙运动的商业化运营是可以推进舞龙运动的方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想让舞龙运动得到良好的传承,就必须要从孩子们开始培养,建立舞龙的等级制度,通过不同人员之间的比拼,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最终使得舞龙运动得以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舞龙运动却越来越少了,目前的舞龙运动主要是体现了它们的人文旅游价值,帮助我们吸引大量的国内国外游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进行消费,带动市场经济提高。

3.2.2 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

为了我们国家的舞龙运动得以传承,高校也加大了对舞龙运动的宣传和培养工作,各大高校内建立了舞龙社团,只要有愿意学习舞龙,对舞龙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加入进来。在高校的不断宣传和培养之下,舞龙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认识,进一步地提高了舞龙的影响力,帮助社会培养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的青少年。帮助舞龙运动得到传承,提高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民族的活动得到传承。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运动的保护和传承

4.1 舞龙运动在我国的开展趋势

4.1.1 逐渐被大中专的院校垄断

在竞技舞龙运动的过程之中,参赛队伍大多数是大中专院校。但是民间的基础舞龙的大多数都被经济大潮淘汰了。他们参加国家级的高规格的比赛机会较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首先舞龙运动的竞技性得到了增强,所以他们对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加强了,一般情况,下基层人员不能够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身体需求,但是大中专院校有着专业的培养方式,而且多数的人员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就能够使得他们在竞技舞龙运动上有着一定优势。然后就是队伍人员组织新老更替。一般情况下,民间练习舞龙的队伍较为松散,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所以在进行新老更替时就会产生问题。但是,大中专院校的舞龙管理制度较为科学,人们有着充足的时间优势。最后,就是民间的舞龙人员经费不足,所以他们之所以参加舞龙,更多数是抱着挣取钱财来养活自己家庭的目的。而大中专院校的舞龙队伍则不同,他们由于在学校内进行学习,所以有着充足的时间和场地进行舞龙训练,并且不需要支付费用,他们也不用承担养家糊口的问题,这就为他们的舞龙运动训练提供了帮助。

4.1.2 比赛队伍之间差距减小

随着舞龙运动的发展,大多数的舞龙队伍培养手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的水平提高,差距也在逐步地缩小了。一般情况下,差距十分微小,比如舞龙动作的保持程度,动作是否整齐划一等。但是参加高规格的舞龙运动比赛队伍之间差距却呈现了越来越小的趋势。

4.1.3 专业化职业化趋势明显

现在的舞龙竞技过程之中,大多数参加的都是年轻人,也可以说职业性质组成的年轻人队伍。舞龙运动的规则制约着舞龙活动的发展,使得舞龙活动需要有专业和系统的刻苦训练才能完成。与此同时,舞龙活动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参加比赛的队伍互相竞争,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深入地学习舞龙的知识。而且一般情况下,由于业余人员缺少场地,经费和专业的指导等,所以就造成了业余人员即使会舞龙,但是也没有优异的舞龙技巧。所以舞龙就慢慢地偏向青年化和专业化,职业化。

4.1.4 缺少创新和技术特点

通过观察近几年的比赛录像,我们可以发现,舞龙运动进入了瓶颈期。随着舞龙运动的逐渐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舞龙运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舞龙运动的探索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有创新。并且由于舞龙运动的规则,他们的动作设计和创意的申请门槛较高,这也就造成了最新舞龙运动动作的减少。而且由于裁判的水准不同,人们对舞龙运动人员动作难度的判定和美观程度的欣赏也不同。

4.2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舞龙包括丰富的运动内涵,而舞龙运动就是由民间的舞龙活动转变而来的,它是舞龙活动的竞技化模式。随着舞龙水平的提高,基础难度逐渐增加,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未来的舞龙运动将会承担起发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作用。并且将竞技体育里面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运用到舞龙的过程之中。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丰富,娱乐设施也越来越多,所以舞龙运动应当与时俱进,顺应人们的欣赏需求,将竞技舞龙运动的高观赏性,深入的发挥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把它放在龙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的挖掘它的精神内涵,帮助舞龙运动长远地发展下去,使得它肩负起引领龙文化发展的作用。促使我们国家长远地发展下去,让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推进。

4.3 舞龙运动未来的保护

舞龙运动存在着自身发展的瓶颈,所以当地的政府要及时地对舞龙运动扶持,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人建立起对舞龙运动传承的信心,增强后来接班人的培养力度,提高舞龙运动的市场化水平,将舞龙运动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途之上。与此同时,在舞龙运动的保护过程之中,也应当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因地制宜地提出舞龙运动的保护方式,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良好地传承下去。并且,对舞龙文化的保护也应当顺应时代的需求,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对舞龙运动的推广活动不应当只停留在口头之中,还可以通过在手机上推送相关的消息,加强人们对舞龙运动的认识,帮助人们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之中。

5 结语

我们国家的舞龙运动在我们国家和海外都受到了强烈的喜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对舞龙文化的研究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但是对舞龙的民族体育保护较为松散,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深入和透彻,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所以,想要加强对舞龙运动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帮助大家了解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内涵,提出了舞龙运动产业的发展和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我们发现舞龙运动有着逐渐被大中专的院校垄断,比赛队伍之间差距减小,专业化,职业化趋势明显,缺少创新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要对舞龙运动进行科学而有效地开展工作,加强对舞龙运动的保护,让舞龙运动得到良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舞龙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舞龙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秋舞龙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