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视域下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2021-03-07叶美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古筝普及群众

叶美英

(东莞市文化馆,广东东莞 523000)

古筝艺术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而且加强了人们的精神品质,能够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能够不断地发挥古典国粹的内核作用,激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将古典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人民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 古筝艺术的普及和传播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筝艺术得到了一定的普及,逐渐走进多数人的视野当中,并且通过各种媒介和平台广为传播。在各大电视台的庆典类节目中,在各个城市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展览会中,甚至在普通舞台表演中,都少不了弹奏古筝的身影。并且,越来越多的古筝艺术培训学校正在创办,古筝艺术学习课程逐渐成为古典文化爱好者的热门需求,古筝音乐会、古筝艺术讲座、古筝类音乐比赛和辩论会也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普及形式。在古筝前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倡导下,古筝艺术正以传统形式和新形式相结合、齐头并进的模式在进行普及,一方面,传统的古筝表演逐渐被搬上荧幕,并与歌曲演唱、舞蹈表演、钢琴、小提琴等新兴音乐类表演混搭,共同使得综合节目多姿多彩;另一方面,专业的古筝艺术会也会在各大城市的演奏厅举办,能够吸引专业人士和对古筝充满热爱的人民群众对其更好地追求。在艺术设计、演艺和综艺节目日益火爆的现状下,古筝艺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各种艺术培训机构、部门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一些艺术学校也加大了招生名额的扩张度,促进了古筝艺术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领域逐渐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古筝艺术的普及,得益于民族乐器的传播和普及,随着古代乐器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各种古筝类出土文物的出现,古筝艺术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也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其的印象。

2 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优势

古筝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弹拨乐器,积淀着中国悠久的古代文明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形态高雅,所弹奏的乐曲震撼人心却又贴近自然,音色优美如行云流水,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无不热爱,因此古筝在现代的传播和普及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对古筝艺术的学习和欣赏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乐曲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去体会其人文性、浪漫气息和美感,通过综合性音乐演奏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去感染群众,能够方便群众对于古筝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烈的兴趣与追寻感。

古筝的音色优质,由于其弦长、形状、结构搭配合理,右手弹拨起来声音悦耳动听,左手的“吟、揉、按、发”等节奏搭配右手以韵辅声,音韵相成能够带给人们美好的音乐感受。古筝特有的五声音阶能够轻易变幻出成千上万的不同旋律,但却因为弦和柱少,因此入门容易,学习起来进步快,有利于普及。通过古筝来进行放松或审美锻炼,能够提升人们的品位,加强欣赏能力的提高,还能够促进人们的情感宣泄。在古筝的演奏或欣赏过程中,群众可以随着古筝乐曲的起伏多变来把握自己的情感变化,与古筝乐曲一同抒发情感,并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在肢体上产生互动,在行为上发生共振,使得身心结合融入这项精彩的艺术表演当中,而且,古筝练习中后天的努力学习可以弥补掉天赋所起的重大影响因素,让更多的人在古筝艺术上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在练习古筝时,人们的专注力能够得到培养,练习时需要持之以恒并集中精力,对于古筝艺术的接受力、表现力和理解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需要训练者合理统筹安排时间,因此对于大众来说这项艺术也是练习时间观念的重要条件,能够发挥它更多的价值,具有较强的普及优势。

古筝艺术的普及具有加强民族团结的作用。音乐可以跨越语言交流的鸿沟走向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当中,自然也能走向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甚至走向全世界。古筝具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很好地促进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促进56 个民族齐心协力共筑新时期的多元中华文化,让艺术作为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提供文化生产力,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古筝在普及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3 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普及方式单一。传统的古筝艺术传播主要以一对一或小班教学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古筝这种乐器文化的专业性研究极其有利,但传播范围太窄,不容易普及到大众,而是属于小众文化。而群众文化要能够普及则不应当有较高的门槛和要求,以防止大众无法领悟造成沟通交流困难。

第二,古筝艺术的宣传和普及人员力量不足。现如今,真正在深层次方面懂古筝并乐意传播古筝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宣传和普及人员是无偿进行服务的,或是愿意传播古筝艺术,却在古筝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或是精专于研究古筝艺术,但却缺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古筝艺术的普及当中。因此,古筝艺术的普及、训练、演出、宣传等工作的进行,受到现实的压力所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瓶颈。

第三,缺乏合作交流机会。现有的古筝艺术传播往往是以精通者的表演或是讲解为主,而普通大众没有能够现场进行练手的机会,也不太会有兴趣会亲手长期练习古筝,无法将古筝作为一个稳定的业余兴趣去分配上自己的时间,更遑论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去普及这项音乐艺术,这也是当前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普及中的最大问题,应当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去应对。

4 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对策与措施

4.1 加强对古筝艺术的研究力量与投入资源

应当加强对于古筝艺术的研究,动员古筝专业者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勤加练习,积极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钻研精神,对先辈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古筝艺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通过提升古筝研究人员的薪资和福利等方式增强古筝艺术研究的人力参与度,通过完善古筝艺术表演场所设施和扩大规模、提升相关表演活动频率等方式来加大古筝艺术的传播扩张力度,使得古筝艺术可以在群众文化中进行优质的传播和普及。对于研究古乐器者,也可以将其开发成为潜在的古筝艺术研究者。当前我们古筝艺术专业研究和普及者人数较少,而普通大众则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研究能力,因此对相近专业的艺术从业人员进行开发和劝导,促使其为普及古筝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而出力,使得古筝艺术的优质特点和内涵能够更加有效地在大众中传开优良口碑,增强普及过程中的连锁效应。

4.2 培养专业的古筝教学传播队伍

在古筝普及的过程中,需要有精通古筝教学的专业队伍来进行承担重要任务,方能使得古筝艺术得到更加专业的普及,而不是只普及一些皮毛。应当培养专业的古筝教学传播队伍,应招更多致力于古典文化传播、拥有文化自信的擅长古筝人员去协调进行古筝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应当将培养古筝艺术教学人员作为一项专门的任务,开设培训课程,发动专家进行会议研讨,通过组合会议和综合研判,最终制定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又符合古典文化传播特质的决策建议,为建设古筝教学人员培养场所提出合适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其规模壮大、品质提升。在此之后,大量古筝教学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能力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则可以为古筝艺术的普及、纠正、指导和促进大众接受而作出更多的贡献,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4.3 普及古筝知识,为群众提供有效的教材

应当发动工作人员举行讲座或知识科普大会,普及古筝的基础知识,通过各种古代乐器的展览和说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之前所不了解的知识,并通过讲解、表演、电视节目、广告、出版相关图书等渠道去进行全面普及,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新兴信息技术用电子化的形式去辅助传统宣传渠道,让群众能够接纳古筝艺术和古筝艺术的思想。在古筝的实际培训工作中,应当统一规范的教材,根据古筝的艺术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使群众可以从易到难、从普通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古筝学习。还应当在古筝的练习曲目和教材中融入一些流行歌曲和组合乐器演奏的曲目,以增强古筝艺术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兼容性,并能够符合更多更广阔大众的需求。

4.4 文化馆等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

在古筝的普及活动中,文化馆应该勇于争先,努力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并为古筝活动和培训提供独立的场所,方便古筝艺术的传播和普及。应当推动古筝艺术通过多种文化形式进行传输,开发与文化相关的企业,并与图书馆等其他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专属于古筝艺术普及的文化或演艺活动。博物馆则应当充分收集和整理与古筝有关的文物、资料、证据适时进行展览,将与古筝相关的物品有序排列,并附上科学鉴证的文字予以说明,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感受到古筝的发展历程,使其对于古筝艺术的情况更为了解。科技馆则应当对古筝的现代化应用方向进行研究,适当展览出用到了古筝原理的现代化器械或物品,让群众对于古筝艺术的研究更加有兴趣。各单位部门应当全力支持古筝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动资源,科学分配时间和人力,为古筝艺术精神内涵地发扬光大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文明传承、时代精神塑造和构建人民大众更加有趣的精神世界而拼搏。

4.5 将古筝艺术与多种文化形式相结合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诗情画意的古筝艺术,古筝艺术绝非单一孤立存在,它与诗、书、琴、棋、画等文化形式息息相关,有时可以与其他文化形式相组合,共同构建出多元文化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单一的古筝艺术有时无法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将古筝艺术与书法、诗歌、舞蹈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大型文艺活动。文化部门和艺术协会应当适时将古筝艺术融入文艺演出当中,让优雅的古筝乐器配合精彩迷人的舞蹈共同协奏出具有古色古香的经典节目,使得人民群众感觉到耳目一新,并且加深对古筝的好感,从而使得古筝艺术的普及得到实现。棋类活动同样受到人民群众欢迎,而棋类活动与古筝是最为搭配的,都具有古典风范,能够使人感觉到与古代故事的代入感,因此,在体育局举办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棋类活动时,可以适当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古筝音乐作为背景,并且可以以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古筝艺术作出一些宣传,使得古筝艺术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4.6 打造独特的古筝音乐文化,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自信

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古筝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也使得古筝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让全民瞩目的效应。应当打造独特的古筝音乐文化,充分利用音乐节、古筝音乐会、艺术节、文艺晚会等机会,选拔优秀古筝艺术人才进行表演,充分让他们展示技艺和激情。吸收民族经典节目的精髓,并融入西方音乐的精华,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时空对话,促进古筝音乐文化走向全世界。文化部可以推动举办古筝音乐讲座,旨在让全民了解古筝音乐、理解古筝的文化内涵,并加入各种民族乐器的配合,共同演奏出适合大众的、展现多方美感的综合性音乐盛宴。此外,应当充分开展活动展现出古筝与二胡、钢琴、小提琴等其他乐器的区别,充分发挥古筝音乐的特色,使得大众能够发现古筝的独特之处与魅力,为其产生对古筝的综合研究兴趣作出铺垫,为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古筝艺术文化作出贡献。

5 结语

音乐文化在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化自信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反映了中华古典文化的发展情况和内涵,也映射和塑造着当前的时代精神,并能够发挥文化的反作用力,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应当发扬民族古筝音乐本色,将古筝艺术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普及,让人民大众都能够感受到古筝等古典音乐文化的力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生产力,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作为内在精神动力的作用,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古筝普及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第一次弹古筝
第一次弹古筝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