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症的危机干预和处理策略探析
——以C大学某学生个案为例※

2021-03-07石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丽辅导员心理健康

石畅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17)

1 案例基本情况

小丽(化名),女,C 大学2015 级学生。气色不佳,体型偏瘦,喜欢跟男性交朋友。刚入学与班级同学交流不多,喜欢独处与玩手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住在混合寝室,与室友关系不好,这时已经有了一个男朋友(从网恋发展成现实)。在班上有一个好友,但是由于爱折腾,导致与唯一一个好朋友闹矛盾,开始焦躁不安。

2016年上学期,入学第二学期的小丽因熄灯问题与总寝室长发生矛盾。因为总寝在提醒熄灯时直接将灯关掉,可是小丽还在洗衣服。马上产生了不良心理情绪,认为班干部不在乎学生们的感受。第二天早自习辅导员在教室外面与相关学生了解情况,小丽因情绪波动较大,冲出教学楼,并且发了一张自己在高处的照片,称“如果我跳下去,你们觉得怎么样?”后来辅导员和几个学生一同去寻找。最后,辅导员在学校后山找到小丽,与她进行了谈心。

在谈心谈话中,小丽告知辅导员,自己有轻生的念头。觉得身边没有一个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朋友。小学、初中阶段,被班上学生排挤孤立。学生们觉得她长得丑,又不爱说话,总是嘲笑她。从小父母对自己缺乏关爱,几乎零交流。自己的父亲年纪很大了才当爸爸,父女之间存在代沟。60 多岁还在工地打工,妈妈什么都不懂,不爱说话。有了弟弟以后自己在家里更加没有存在感。小时候跟堂哥玩的时候总是被欺负,甚至被猥亵。提到这里,辅导员追问了当时情况,小丽的描述前后矛盾,说不清楚。一会儿说自己太小记不清,一会儿又说六年级了,她确定堂哥的行为属于猥亵。有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脑袋里有一个奇怪的声音“你为什么活着,还不如去死”。

在辅导员的安抚下,小丽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咨询,初步判定为中重度抑郁症,转介到湘雅某医院精神科,确诊为中重度抑郁。需要家人朋友关心和药物辅助治疗,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2018年10月20日,全班学生一起去参加自考本科。小丽和小书、小雅、小芳住在一个房间。晚上睡觉时,因谁睡在里面,谁睡在外面的问题,发生了矛盾。她想一个人冲出去,整个人情绪特别激动,面部表情狰狞。她以自杀威胁学生们放她离开,说:“你们不让我出去,信不信我有一百种方法去死。”两三次提到跳楼,要砸碎酒店的玻璃杯,用碎片来自杀。学生们因为担心她一人出去会遇到危险,竭尽全力拦下了她。于是她躲进了厕所,在厕所里一直在与一个男生聊天,还打了电话。后来趁着学生们不注意,她逃跑了。一个人在大街上游荡,全班冒着严寒出动找她。后来辅导员通过联系小丽爸爸才于凌晨两点左右把小丽劝回来。小丽不仅不感恩,反而将辅导员和宿舍学生骂了一顿。她认为学生们这么努力地寻找,是因为怕她出事要承担责任。于是很气愤地对着学生怒吼:“我不需要你们的关心,你们不就是为了害怕承担责任吗?让我去死,我不用你们管”。同时,她打电话对着辅导员吼叫:“你凭什么打电话给我爸爸,他那么大年纪了,你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就去打扰他。”话里话外都是对辅导员的责怪。

2 症状表现及原因探析

2.1 该案例的症状表现

(1)认知上。

会出现消极想法,对于失恋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将其归因于自己不够优秀,不招男生喜欢。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只关注自己的弟弟,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

(2)情绪上。

极其不稳定,经常独自哭泣,学生安慰也无济于事。由于对父母有亏欠,喜欢自责、内疚。

(3)行为上。

与学生吵架,上课走神甚至突然离开教室。喜欢一个人站在高楼引起大家的恐慌,之后想通了一个人下来。间歇性的自残行为,手臂多处有划伤。

(4)社会功能上。

回避同性间的交往,上课专注力不强,偶有旷课行为,人际关系较差。

2.2 抑郁症产生原因分析

在与小丽相处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发生了很多事情。她特别容易与人起冲突,把人往坏的方面想。人际关系不好,但是不愿意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态度。与父母缺乏交流,在校表现不太好却不愿意老师告诉家人。经常情绪低落,偶尔用自杀威胁别人,有自残行为。综合以上种种表现,笔者认为小丽的抑郁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

(1)原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

在小丽的自述及与其父母的谈话中,笔者得知小丽的个人生活史: 自己的父亲没有文化,40 多岁才娶了不爱言语,生活自理能力不好的母亲。由于家里重男轻女的风气,自打弟弟出生后,自己在家里的状况更差了。幼年,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氛围紧张。母亲偏爱弟弟,父亲终日在外打工,小丽经常被母亲打骂。现在,终于读大学了,但是父亲60 多岁了,在工地上打工给自己挣生活费,心里内疚。然而自己又喜欢交男朋友,为了顺利交到男朋友会花费很多额外的生活费来打扮自己,一度自责内疚。

(2)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经过医院的确诊,该生判定为中重度抑郁症。经过笔者与小丽和其父母的交谈可知,小丽的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父亲由于读书少,与小丽的年龄差异较大,从小对小丽的陪伴、关爱和沟通过少。导致小丽从小很孤单,又被自己的母亲嫌弃。尤其是对于自己和弟弟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让小丽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不平衡感。于是,在她的心中,她就是父母不想要的那个孩子,是家里的累赘,爸爸妈妈都把自己当成了负担。她悔恨自己为什么活着,从小自卑的种子便种下了。后来,刚上初中的她被父母送到了寄宿学校。那是一所适合贵族子女上学的学校,学生的攀比心理严重。来自农村的小丽每天穿着旧衣服,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在这个学校,她每天独来独往,没有朋友,经常被学生嘲笑。好不容易盼到了过生日,父母仍然没有来看她一眼。学生的学习用品或者贵重物品丢了,就把偷盗的矛头指向了小丽。

(3)性格及对生活的态度。

父母的忽视和学生的欺凌,让小丽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内心自卑。不敢在现实中交朋友,又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虚拟的网络世界。极度缺乏安全感和缺爱的她想通过网恋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但是每次得知自己被骗或者见面了对方不愿意和自己交往便开始轻生。她的世界里只有交友,不断的交友,甚至交的男朋友都是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男性。这与她从小缺乏父爱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每次被对方嫌弃自己又开始自我怀疑,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自残。总而言之,她的生活极其矛盾。谈恋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甚至想牢牢控制住对方,一旦对方不满意她,她便轻生。但是每次又怕自己的父母担心着急,嘱咐辅导员和学生不要告知自己的父母。

3 案例处理

根据小丽从小的遭遇和在学校的表现,辅导员在提供持续性关注和支持的前提下,嘱咐其室友时刻关注小丽的安全问题。同时,与其父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告知其小丽的情况,在一次小丽闹失踪的事件中,辅导员极力帮助其父母安抚小丽。同时,建议父母把小丽带回家休息一周。在小丽来校后,由于父母的安抚和沟通,加上学生们的关心,情绪稳定许多。在小丽来校直至被判定为中重度抑郁症期间,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帮助和引导她,让她不断地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3.1 用心倾听与尊重理解相结合

自从小丽进校后,一直陷于对过去的负性记忆中无法自拔。从小丽本人与笔者的沟通中得知,她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于是,她拒绝别人无条件的对其好。她觉得世界上不存在无条件的好,室友学生对她好肯定是有目的的。一方面,她不愿意与别人过多的亲近。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性格孤僻内向,别人都发自内心的讨厌自己。但是,她又很想得到来自学生室友的关爱和关心。然而别人一旦关心她,她又会觉得别人不怀好意。最后,她干脆放弃了与班上学生的交往,而是每天沉迷于网络。在小丽与笔者交流中,可以感知她极度矛盾的心理。轻微社交恐惧,缺乏安全感,寄托自己的全部感情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些都与以前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3.2 寻求专业人士和家人的帮助

在与小丽的多次交谈和沟通后,笔者根据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判定小丽有抑郁倾向,于是把小丽转介到校心理健康中心。在校心理健康中心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判定下,基本确定小丽为中重度抑郁症。由于小丽的自残行为太频繁,又转介到专业医院。在确诊后,学校考虑到小丽是免费师范生,不能中途休学,于是要求小丽的父母过来陪读,配合学校帮助其完成学业。

3.3 及时关注和反馈汇报相结合

辅导员在得知小丽的基本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反映情况。同时,把情况及时跟心理健康中心反馈,劝服小丽到心理健康中心配合咨询。同时及时把小丽的动态与心理中心交流,以便把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另一方面,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告知小丽的基本情况,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多关注小丽的心理动态。

3.4 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作为一名辅导员,谈心谈话和及时的心理疏导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心理问题变严重之前,能让辅导员快速掌握第一手材料,采取应急措施。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强调对学生思想上的帮扶。通过思想上的引领,让学生能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校园生活和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4 案例反思

通过该案例,笔者认为,辅导员如何在平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

第一,读懂辅导员工作中的心术。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信念坚定,心系学生,作风正派。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应该提前查看班级学生档案,对新生进行初步了解,尤其是中学班主任评价、自我评价、高中毕业体检表等,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备案,作为了解学生的第一资料。

第二,说好辅导员工作中的话术。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更是一门学问。而辅导员在与抑郁症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做得最多的是沟通,教育,劝导等。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你要相信:你的一句话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有可能毁掉一个学生的一生。抑郁症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平时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谈心谈话成为辅导员工作的日常。

第三,做好辅导员工作中的学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准备好理论基础。辅导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学生是否有抑郁症等相关心理问题,并做出最快速的专业诊断,必要时转介到医院。

第四,家校联合解决心理问题,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所谓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也就是辅导员要与学校和家长之间做到无缝连接。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家长的力量,全方位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一方面,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全方位了解学生成长的状况。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汇报心理问题学生的健康状况。

第五,做学生的“自己人”,找准突破口,增强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专业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学生的社交,家庭和性格各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深入了解了家庭成长环境和个性行为特点之后,在分析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通过层层分析,可以探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5 结语

心理问题受到遗传、环境、身体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一个波动的过程。抑郁症患者如果能坚持服药,定期接受心理咨询,始终处于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病情基本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逐渐加大。大学生作为一个智商水平较高但是极度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心理抗压能力不强。遇事易焦虑、冲动进而演化成严重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目前在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影响下,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抑郁症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发病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是轻度或者中轻度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朋友陪伴和家人的关怀,找到抑郁症发病的根源进而慢慢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重度抑郁症,则可能伴随终身,需要心理咨询、家校联动和专业医院的治疗相结合才可能有效果。

猜你喜欢

小丽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商量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