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究

2021-03-07秦玮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文化

秦玮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1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性

1.1 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密切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联系

乡村教育离不开与乡村生活和乡村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乡村少年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又会融入乡村文化之中。对于乡村少年的成长来说,乡村生活是一切经验的直接来源[1]。乡村教育离不开经验,离不开生活。乡村学校在对乡村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过程的同时,应打通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培养乡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怀,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2]。耕读文化传承是指在对从事劳动生产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出有关耕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的传递和继承。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去参加劳动实践,从实践中去体悟,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通,引导学生热爱耕读文化,了解农村社会生活,并从耕读文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提取养料,给学生讲述民间习俗、民间传统、让学生从事生产劳动实践,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2 充分开发耕读文化资源,彰显乡村学校课程特色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地区有着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同时耕读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精神财富[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课程管理的3 个层级体制,学校在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属于自己学校相应的校本课程。但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师资力量比较弱,再加上资金等各方面困扰因素,如何选择课程资源,发挥自身学校的优势,使校本课程成为乡村学校的一大困惑。而将当地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学校开发并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这对于乡村学校而言具有现实意义,有效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既可以减少困境,同时也可以彰显学校的特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教师是教育振兴的智库、灵魂和主心骨,“无论从历史还是逻辑,无论从应然还是实然,教师都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4]教师是课程开发主体中的核心要素,教师可以连接学校、家长、学生,共同促进课程开发,把握住课程开发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对课程开发的意识,认同课程开发的价值,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发耕读文化课程,课程开发就是传承耕读文化的重要途径,课程开发具有助推教师振兴耕读文化的教育价值,同时可以增强耕读文化的生命活力,进而促进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4 利用耕读文化育人价值,实现乡村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传承耕读文化有助于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性。耕读文化倡导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曾提出“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治国安邦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农耕时期,学子们唯有通过一边耕作一边读书,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仕途,因而培养了学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衍生了教育与生产劳作相结合的思想。而现如今的学生同古代的学子而言,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家中长辈们的宠爱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家不干家务活,更不用帮助父母干农活,对于劳作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这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乡村学校开展耕读文化传承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性,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追求。

其次,传承耕读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好学乐读的优良风尚。耕读文化中的“读”,指的是全方位的学习;并不局限于对儒家经典的学习,而提倡的是博览群书,注重读书的效果,在读书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好学乐读是学习的需要,亦是精神所需,贵在持之以恒。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做到好学乐学。倡导耕读文化中的好学乐读这一优良风尚对乡村学校学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传承耕读文化有助于学生养成爱国爱家的政治情怀。我国是一个具有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文明以聚居方式生活,重视家庭和宗族,耕读文化以儒家的“仁爱”哲学思想为核心,形成了耕读传家的理念。耕读传家中注重道德教育,尊敬长辈、孝悌为本、家庭关系、有仁爱之心等。儒家的“仁爱”倡导的是普爱众人,耕读传家理念中的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孝悌之本扩展到社会,国家方面,个人不仅对家庭具有仁爱之心,同时对社会、对国家怀有仁爱之心,从孝悌亲情升华为爱国爱社会之情,产生爱国爱家的政治情怀。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将耕读文化深植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政治情怀,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社会,能够让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当代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现实困境

2.1 重考试,轻传承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文化的传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到大城市去生活,乡村学校的教育也开始跟随着城市文化发展,乡村学校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都追随着城市学校来发展,脱离了农村社会的生活。乡村学校已经开始远离具有乡村特色的游戏,如抛石子、打沙包等活动,也没有开展关于农作物种植的活动,长此以往,乡村学校的学生们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生活的农村社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相融通,更向往城市里面的生活。乡村学校对于考试的重视,从而使文化的传承“敬而远之”。

2.2 耕读文化传承方式选择能力不强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需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方式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周围世界。农村社会耕读文化资源丰富、取之不尽,农村社会能给学校的课程提供比课本上更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的内容,为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耕读文化资源,注意运用探究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有关四季的教育内容,教师可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抓住季节特征,通过体验式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育。学生通过熟悉农村社会实际,了解周围的生活。因此,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不能只用课堂讲授的单一形式。

2.3 耕读文化内涵理解片面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首先要求乡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理解耕读文化的内涵,只有理解了耕读文化的内涵,才能进行耕读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顺利进行耕读文化的传承。但是研究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耕读文化的内涵理解片面。没能准确理解耕读文化的“耕”指的是“从事生产劳动实践”,“读”指的是读书学习。耕读文化的传承,需要对耕读文化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需要密切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通。

3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有效路径

3.1 开展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教师的相关培训

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的耕读文化传承的能力。培训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乡村教师学会如何开发和利用耕读文化资源,同时对耕读文化形成重视,提升乡村教师传承耕读文化的使命[5]。乡村学校可邀请专家给教师讲授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知识,以提高教师传承耕读文化的意识,同时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实际的操作,深入挖掘耕读文化课程资源。根据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现实需要,培训可以多渠道的进行开展,例如,开展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校本培训等。目前乡村学校教师师资匮乏,这也是我国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下,乡村学校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进行耕读文化的传承,比如,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农村中有许多有着传统手工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比如有着织布、烧窑、打草席、竹编等精湛技术的民间艺人,还有着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经验丰富的农民,乡村学校都可以把他们请进学校来进行技术的传递,给学生们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艺,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师也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3.2 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传承耕读文化的能力

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新了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只能靠纸质图片、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讲解的方式,互联网的运用可更好地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技术,利用现代技术高效的传播耕读文化。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搜寻关于耕读文化的知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等各方面相关知识、农耕图等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欣赏和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耕读文化,另一方面,更利于学校进行耕读文化的传承[6]。乡村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学校附近的农田、果园、种植基地等农村社会中进行教学活动,以大自然、农村社会为依托,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密切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感知农村的实际生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与农村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又懂得了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3.3 多渠道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

其一,通过自我学习来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教师需要多阅读耕读文化的书本、查阅关于耕读文化的资料,借鉴其他学校耕读文化开展的情况,充分认识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性,意识到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主动参与到耕读文化传承的工作中来。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耕读文化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认识到耕读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好学乐读的优良风尚、有助于学生养成爱国爱家的政治情怀。

其二,通过积极向同行学习来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同事,积极向同事学习,把耕读文化传承工作做得好的同事当作是榜样来学习,获得替代性经验来提高传承耕读文化的自我效能感。耕读文化的传承能力需要教师自己平时多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同事们的建议和想法,说出自己在传承耕读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成功之处,研讨交流,取长补短,真正把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