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2021-03-07陈丽芬
陈丽芬
(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厦门 361022)
审美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具备展开审美活动心理能力及一切主观条件,审美感受将听觉、视觉视为主要来源渠道,这与个体先天感知能力、敏感程度有关,亦与后天成长环境、知识基础、训练系统有关。其中,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能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后天发展带来影响,主要源于审美能力与学生文化修养、思维能力、创造力、开阔视野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探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必要性
1.1 贯彻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根本任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在以往高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更为侧重智育,美育、德育等教育成为弱项,“高分低能”学生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要求,为此高中需通过加强美术鉴赏课教育改革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创造力、信息处理能力、文化修养、口语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继而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贯彻立德树人,落实高中美术教改目标。
1.2 强化师资力量
从表面上看审美就是发现客观事物中“美”的过程,审美能力则能助力学生解答“何处美”“何为美”“为何美”等问题,将知识、思维、感受与“美”联系起来,挖掘“美”的本质,从感性、理性两大维度出发解读“美”。教师为通过美术鉴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了解各国美术历史文化,剖析名师大家画作,能从美术作品创作背景、人物经历、造型色彩、文化内核等角度出发感受与探索,同时用学生能接纳的方式输出鉴赏课知识与鉴赏技能,还需树立文明互鉴意识,用开阔的视野接纳多元美术文化,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强化师资力量,为教师解决新时代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难题提供保障。
1.3 加强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教改,主要源于对于非艺术生来讲,无须在美术课堂上浪费过多时间,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参与高考课程上,这种“为考试服务”的教育理念阻滞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改。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意识到学生需具备审美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在审美过程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为此教师积极加强教改,加大以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书育人问题解决力度,使高中美术鉴赏课更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助推高中美术育人活动稳健发展,凸显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必要性[1]。
2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关键
2.1 课标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加强素质教育,贯彻立德树人及党政教育方针,为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这就需要高中美术鉴赏课在走上正确教改道路前提下突出中国教育特色,确保课程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思想性,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加大核心素养发展力度,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道德修养等角度着手给予学生良性指引。审美能力作为高中美术核心素养之一,亦是学生个性化、全方位发展必要能力,为此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在党的领导下明确内容要求,优化教学设计,增强教学指导,使学生能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2.2 教材
教材是为教学改革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聚合教学内容的基础,通过深耕教材教师能统筹育人资源,为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及技能、树立审美意识、形成审美思维奠定基础,为此教师需紧抓“教材”关键。以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囊括美术鉴赏知识、古代玉石艺术、古代园林艺术、宗教壁画、人物画、现代山水画、中国油画、中国民间艺术、木刻与漫画等内容,在教材中还涉及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为中西方美术历史文化碰撞搭建平台,使学生审美视野更为开阔,学习更多美学知识,对“美”有更加理性的解读,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吸纳其他内容,为从视觉、听觉角度出发激活学生审美思维给予支持,达到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目的。
2.3 学情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三观” 初步形成,对“美”有一定的理解,个人喜好影响评价“美”的标准与结论,教师一味强调自己在审美领域的权威性与正确性,硬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本知识剖析美术作品容易激发学生逆反情绪,徒增教育阻力,为此教师需紧抓“学情”关键,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加强教学设计,引入学生感兴趣、有共鸣的教学元素,为学生自主审美、学会审美、合理审美铺平道路。例如,教师可开展“明星的美术作品大赏”教学活动,将潘粤明的素描作品、孙俪的书法作品、黄渤的雕塑作品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出来,与学生一起鉴赏。学生会被明星的美术作品所吸引,自主参与到美术鉴赏实践活动中,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为依托输出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审美行为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继而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2]。
3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原则
3.1 知识性、艺术性兼顾
与个人从主观出发仅凭好恶审美不同,高中美术鉴赏课要求学生能从造型、色彩、明暗、线条、结构、立意等角度出发予以赏评,将美术鉴赏知识视为学生解读艺术作品的工具,从细节着手放大美、挖掘美、感知美,能“定性”鉴赏。艺术作品表现力强,需学生具备一定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才能透过表象窥见本质,体悟艺术作品精神内涵,实现审美目标。这就需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知识性、艺术性兼顾,不仅能从理性上帮助学生审美,还能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为学生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3.2 自主性、引导性兼顾
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强调教书育人学生为主,只有学生主动走进美术世界,才能张开发现美的双眼,运用鉴赏课所学知识与技能展开审美活动。新时代全球文化碰撞融合,美术作为无国界的语言多角度走进学生视野,需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树立正确审美观,从美学文化中汲取成长养分,为此教师需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调研实践空间,使美学文化能与学生想法、行为融合起来,有效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美”亦是如此,有值得深入品读的“美”,就有低俗、扭曲、劣质的“美”,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用丰富学识、美学修养、鉴赏能力及正确审美观影响学生,纠正学生审美偏差,教授学生审美方法,能看穿“美”的本质,使学生能在提升审美能力同时身心健康成长。
3.3 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兼顾
与海量网络教育资源相比教材内容有限,加之学生对全球化美术作品赏析较为期待,美术鉴赏课需在教改基础上提高混合式教学有效性,善用网络资源,拓宽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眼界,为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赏析艺术作品给予支持,在此过程中高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美无处不在,教材中的鉴赏教学仅为基础,需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审美,在建筑、服饰、工艺中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基于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需课内课外兼顾,赋予美术课堂延展性,旨在多渠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3]。
4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难点
4.1 育人理念陈旧
在以往的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存在习惯主控课堂育人问题,认为学生艺术鉴赏基础薄弱,无法多角度发现美需要教师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完成育人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虽能助力教师输出教学内容,但弱化学生审美感受,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极为被动,教师的思维模式、硬性要求、审美标准禁锢学生思想,学生无法调用想象力及个人感受赏析艺术作品,同时与教师互动效率较低,教师无法有效把控学情,降低教学设计质量,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培育成效。
4.2 教学方法单一
通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可知,“开门见山”“填鸭式”等传统教法较为常见,虽然有些教师响应教改号召尝试其他教法,但并未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束缚,部分学生因理解能力有限、缺乏学习兴趣、审美观不科学无法灵活运用所学内容,美术鉴赏课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4]。
4.3 课程开发乏力
为拓宽教材内容,发挥混合式教育优势,涌入信息化教育2.0 时代,教师需开发课程,为视频、图片、音频及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铺平道路。当前部分高中仍以固有课程为主展开鉴赏课教学活动,虽能完成教育任务,但无法有效激活学生审美思维并拓展学生审美眼界,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不符,降低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无法落实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教改目标。
5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路径
5.1 调整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需推行育人为本理念,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喜好,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用“引导者”身份提供教育服务,指引学生走进艺术殿堂,发现美、欣赏美并对美有更高的追求;其次,教师需推行文明互鉴理念,带领学生融入多元文化世界,用开放视野开展审美活动,在传承本国美学文化同时从他国艺术文化中汲取养分;最后,教师需推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做合一”,在讲授课程内容前提下为学生赏析艺术作品提供条件,在此过程中加强引导,助力学生增强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油画”教学时可引领学生走进油画历史,对西方油画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能从色彩、构图、立意等角度出发开展审美活动,以“油画本土化发展”为话题积极探讨,对比中西方油画差异,从文化背景、空间结构、物体光感等角度出发予以赏析,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对比探讨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5]。
5.2 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需根据学情创新教学方法,保障学生能在新颖、有趣、高效教法加持下走进艺术殿堂,激活审美思维;其次,教师需根据新时代教改要求不断创新争优,拓宽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路径,在达成新课改目标前提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后,教师需根据本校教学条件、教育政策、人文环境等客观因素创新教学方法,旨在统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资源,为学生不断增强审美能力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根据学情以5~6 人为标准划分美术鉴赏小组,组内成员围绕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的若干画作交流互动,说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期间学生碰撞审美思维火花,会围绕分歧深入探究,在质疑、反思、论证过程中学会运用鉴赏知识及技能。与教师组织开展审美活动相比,以组为依托的教学活动更能突出学生重要地位,在小组中不必担心说错话,思维更加活跃,审美空间自由,在互动探究中提升审美能力[6]。
5.3 加强课程开发
首先,高中美术鉴赏课开发需能立德树人,与党政教育方针相契合,内容恰当、容量适中、与时俱进,能为教师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服务,为高新科技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条件;其次,课程开发需以人为本,从学生兴趣喜好、个性化发展等角度切入统筹课程资源;最后,课程开发需具有实操性,与该校教改实况吻合,满足现阶段本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发展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区域性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为主题开发课程,网罗本地区民间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尤其是列入非遗名录的建筑、手工艺、服饰等,充实人教版高中美术“美在民间”鉴赏课固有内容,通过课程开发助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多角度探寻民间美术内涵,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是创造美的前提条件,为使高中生能在生活实践中被“美”环绕,树立正确审美观,提升美学修养,增强创新能力,能透过“美”的表象看到本质,高中美术教师需加大教改力度,以美术鉴赏课为依托教授学生审美知识及技能,通过教法变革、理念革新、内容扩充有效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激活学生审美思维,继而在落实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