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创新研究
2021-03-07赵琳
赵琳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07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立身之本,是支撑民族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核心特征。所谓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民族在其文化发展中呈现出来的集体精神状态,其集中表现为对文化传统、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与敬畏崇尚,对文化发展前景与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与自觉践行。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必将影响着民族复兴的文化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向[1]。因此,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社会文明程度尚需提升、社会矛盾问题依然复杂。在此背景下,多元文化也正不断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涌入大众视野,冲击着他们的文化认知与生活体验。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甚成熟,难以抵御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对多元文化元素的整合能力较弱,很难形成新的适合自身的基本文化素养。
1.1 民族文化认知薄弱,关注程度有待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无论是历史悠久、闪烁着古代贤哲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世界各国所推崇。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成长在三大文化的环境熏陶中,理应耳濡目染,熟记于心,积极主动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碎片化教育使得年轻一代对三大文化缺乏系统化、体系化、专业化认知[2]。说教式的传教手段也让这批学生对国内艺术文化缺乏兴趣,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极为平淡甚至冷漠,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难以对传播者、弘扬者的角色准确定位,建立文化自信更是一纸空谈。
1.2 受外来文化的侵袭,文化认同被削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日漫、美剧、韩流等多元文化不断流入中国,凭借新鲜、刺激、时尚、动感等特征,在年轻一代中掀起追捧热潮。在其强势地位和文化渗透的感召下,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不自觉地推崇、模仿外来文化,对耳濡目染的中华民族文化丧失兴趣,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大大削弱。更有甚者,对本土文化、当代文明产生怀疑,全盘否定。
事实上,自五四运动以来,有关中西文化之争从未暂停。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容置疑,在一定程度上,西方文明却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这绝不是以全盘否定自身文化为前提,更不是刻意模仿或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大学时期是年轻人三观树立与矫正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文化审视能力,难以全面、立体的审视外来文化,更别谈“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多元文化加以整合[3]。猎奇心理、从众心理促使他们不加辨识地接触甚至是传播西方舶来品,对本土文化置之不理,认知不足、认同缺乏,这不禁成为影响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最大障碍之一。
1.3 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影响青年学生的辨别力
移动互联环境下,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充分满足了青年学生群体活跃开放的文化需求,使其更容易获取多元文化信息,有力促进了各类文化的广泛传播。然而,这一传播方式背后所隐藏的诟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化而逐渐显现。
当下,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网络秩序繁杂无序。匿名社交、自媒体传播导致海量传播信息难辨真伪,为博眼球文化信息不惜庸俗化、恶俗化。特别是近年来“网红文化”的兴起,过于追求表面而轻视文化底蕴的社会风气,大大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在社会上刮起一股浮躁之风。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介的用户,相较其他受众群体,追求个性化,思维活跃度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这部分人三观尚未成型,判断力存在偏颇,极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信息的煽动,盲目跟从网络新兴事物,从而分散对民族先进文化的注意力。
此外,文化自信的源头是文化自觉、文化认同。这与现实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获取海量信息,虽真假难辨,但依然影响着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认知。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与就业制度改革这一代人,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本就使其对社会存在多种不满情绪。受网络舆论的煽动,这种不满情绪逐渐扩大,极易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怀疑[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1.4 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单一
高等教育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严重缺位,也是造成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大多数院校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有关“好不好”“足不足”方面的研讨少之又少。
调查研究显示,多数高校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完全依托思政课程这一主阵地,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不足。然而,单是就课程思政而言,目前也存在两大难点亟待攻克。一方面,有些思政课程设置为了追求“宏大叙事”与校级影响,过于拔高价值内涵,内容编排大幅度抽象化,而忽略学生的现实文化需求。导致学生难以找到从现实文化世界通向理想文化世界的入口和途径,从而丧失对民族先进文化的兴趣与关注,以“躲避崇高”的心态拒斥传教学习,最终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场”,本身附有自上而下传播的政治话语逻辑、自下而上弘扬的文化话语逻辑两种话语逻辑。然而,当下大多数思政课程过分强调政治话语而忽视文化话语,无形之中造成教师对课堂话语权的垄断,挤压了学生主体对先进文化、意识形态的情感体验与价值信心,文化基因的驱动力难以打开,间接影响了文化自信的形成。
2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关系民族根本的大事。高校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主体,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时改变教育模式,以“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为指导,不断实现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教育的多效融合,多管齐下、全面创新,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增进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层理解,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真正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1 立足思政课程教育阵地,增强当代学生文化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强化也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阵地作用,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争锋中提升文化认同,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方位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全面打造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弘扬。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提升“三大文化”体系化教育。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文化自信的教育与强化必须以文化认识、文化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的强度将直接影响并制约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度和效度。只有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渊源与传承,提倡民族文化精神与价值内涵,才能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培育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代表“三大文化”的认知教育,在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中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了解,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贴近生活的生动故事,提升大学生的涵养水平,引导他们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加强文化安全意识教育,全面引导多元文化认知态度。当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中西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思政课应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效应,在多元文化交融交锋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安全意识,清醒认识文化渗透本质,谨慎辨别外来文化内涵,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另一方面,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绝不是闭关锁国、孤芳自赏,而应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愈挫愈勇、勇立潮头。因此,思政课也应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以共同体思维把握世界文化发展方向,使其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成符合主流价值要求的文化意识[5]。
创新改革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文化自信培育多以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为主,传授内容偏重理论思想、抽象概念,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单调乏味,容易引发学生的排斥、抵触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传播效果。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育必须结合时代变化,综合应用多种文化形式,特别是对于文化元素、文化内容的融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文化创作热情与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全面实现教学双向互动,促进文化自信培育更有实效[6]。此外,高校的文化自信培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政理论课堂之上,应该实现思政课程课堂与课程思政课堂相贯通,文化自信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联系,进而获得培育文化自信的充足养分。
2.2 丰富教育实践多元体系,全面提升文化情感体验
文化情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根本条件。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对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的认知则略显生硬,文化自信培育的效度可想而知。高校思政教育,特别是文化自信培育,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丰富的文化价值体验往往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情感认同,从而上升为文化认同,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出文化困惑、文化焦虑,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价值体验,则是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主题教育中将个体生命文化生命融入民族文化精粹之中,培育个体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豪感。就高校培育体系而言,文化价值体验,可简单归纳为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两类。其中,学生社团、仪式教育、主题教育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校内培育方式。高校应精准选择情感激发的时机,通过规范社团管理机制、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积极的文化情感,使其在认知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自信及其相应的价值观自信。校外社会实践体系较为多元复杂,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联动各方资源,结合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着力构建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以参观实践、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形式,在实际体验中教育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在意义与价值内涵,深化大学生对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2.3 依托网络媒体教育平台,创新文化自信提升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互联已然成为当下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文化自信体系的培育,也应当从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将新媒体技术与资源融入高校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多渠道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注重沟通与交流、注重话语权与参与感的占有需求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多重网络空间的搭建与交流平台的互动,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领域,大大提升了教育的生动性与吸引力,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此外,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在张力,远远超出文化范畴,在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海量真实信息的有效传播,也会极大地巩固加深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
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牢牢把握网络文化教育的制高点,多渠道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网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传播正向理论思想,组织多层次的网络文化活动与实践教学,让文化自信的大旗在网络空间屹立不倒。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文化自信培育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思政教育,立足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创新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积极搭建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培育格局,在立足思政课程主阵地的同时,广开渠道,优选方法,将实践育人融入培育体系,在文化认同与情感价值体验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效果,实现文化自强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