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劳动观探析

2021-03-07岳远尊

文化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心梁惠王劳力

岳远尊

孟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观念:一是劳动条件观,主要包括“无失其时”的劳动时间观和“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的劳动地势观。二是劳动分工观,主要包括“劳力”论的体力劳动观和“劳心”论的脑力劳动观。三是劳动分配观,主要包括“食功”论的按“功”分配观和“薄税”论的减轻赋税观。四是劳动精神观,主要包括“民欢乐”论的劳动快乐观和“知检”论的劳动节约观。习近平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1]。”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激发劳动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2],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劳动条件观

劳动条件是劳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孟子曾从军事角度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关系的重要命题:“天时不如地利”,作战的地理环境比时间更重要;“地利不如人和”,人心向背比地理环境更重要。(《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劳动观中也有对“天时”“地利”的精辟见解。

(一)劳动时间观:“无失其时”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规律,人们都只能尊重、顺应规律。(1)农业生产方面,“不违农时”。百姓进行劳动,只要“不违农时”,就能够“榖不可胜食”。孟子举例说,如果“勿夺其时”“百亩之田”就能够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粮食可以满足几口之家的生活。(2)林业生产方面,“斧斤以时入山林”。砍伐树木不能无节制地滥伐,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以时”进行,以保证树木能够接替生长、常长常新。如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就能够达到“五十者可以衣帛”,穿衣服就不用发愁了。(3)饲养家畜家禽方面,“无失其时”。对于“鸡豚狗彘之畜”,有合适的时间和足够的饲料去喂养它们,就能够达到“七十者可以食肉”。(《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主要从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家畜家禽饲养等方面观察到了百姓要“无失其时”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木材和肉食。同时,孟子强调指出,要给予百姓休息的时间。齐宣王乐于出游,孟子劝诫说,要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才能做到“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然而“师行而粮食”,兴师动众,导致“饥者弗食,劳者弗息”,不但违背天意,虐待百姓,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孟子·梁惠王下》)

(二)劳动地势观:“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孟子以劳动比喻统治者应以“仁”为政的道理。尽管是以劳动作为比喻,但也体现了孟子对待劳动的态度:劳动不能蛮干,要以势而行,方可事半功倍。孟子的劳动条件观给当代大学生的启发是:无论是在学习期间,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之中,都要抓住有利的时机,这是获得劳动成果的前提条件。

二、劳动分工观

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出现,社会大分工已经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奉行“神农之言”的陈相与孟子之间展开了一场“劳心劳力”之辩。

陈相认为,“贤者与民”应“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反驳说:“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由众多工匠完成,“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当时有“劳心、劳力”两大阶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从事的劳动不同,“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各司其职,是“天下之通义”。说明劳动分工在当时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孟子·滕文公上》)

(一)体力劳动观:“劳力”论

“劳力者”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孟子在不同场合对体力劳动者有不同的称呼。“民”是对体力劳动者的普遍称呼。另外,还有“庶人”“庶民”“黎民”“民众”“百姓”“民人”“农夫”等称呼;针对某一国之“民”的称呼,如 “燕民”“燕众”“国人”和“齐民”等;“生民”是对人类整体的称呼。“民”是指“劳力者”,即被统治阶级。

(二)脑力劳动观:“劳心”论

“劳心者”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脑力劳动者主要有“王”“君”“寡人”“大夫”“仁者”“贤者”“君子”“士”“诸侯”“臣”等,有时指相应的官职,有时指与“士”相对应的知识分子。“士”是统治阶级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劳心者”是“治人”的,意即脑力劳动者是统治别人的人,是统治阶级。

因此,有学者对孟子持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3]。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劳动分工朝着专、精、细的方向发展。孟子的劳动分工观给当代大学生的启发是: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务必把专业知识学深悟透,才能在本专业领域内获得一种比较性优势。

三、劳动分配观

孟子的劳动分配观是基于劳动分工观提出来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士”和“劳者”都应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国家在劳动收益分配中应该“薄税敛”。

(一)按“功”分配观:“食功”论

孟子的弟子彭更曾询问过三个问题,一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这么多的人“传食于诸侯”是不是太过分了?孟子认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尧则把天下传承于舜,关键是看是否合乎道理。二是“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认为,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从事体力劳动的“梓匠轮舆”,即木工车工都可以获得应有的食物;从事脑力劳动的“士”也可以凭借“待后之学者”而获得应有的食物。两者都付出了劳动,都应该获得劳动报酬。三是“食志乎?食功乎?”彭更认为应该“食志”,按照某人的目的或者心愿获取食物。孟子举例说“毁瓦画墁”是不能获取食物的。“非食志也,食功也。”意指不是按照某人的目的,而是要按照某人的功绩来给予食物。(《孟子·滕文公下》)

(二)减轻赋税观:“薄税”论

“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如果百姓的赋税过重,入不敷出,“夺其民食”,就没有办法耕种土地赡养父母,“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甚至会背井离乡逃避各种苛捐杂税,“兄弟妻子离散”。只有减轻各种赋税、徭役,百姓才能够“深耕易耨”,发展生产不至于妻离子散。再如,孟子主张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百姓耕种好公田之后才能去耕作私田。孟子主张“耕者,助而不税。”如果不征收百姓的私田税,“天下之农皆悦”,从而“愿耕于其野”。(《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食功”观是从参加劳动的个人或者社会团体而言,实质是按照人的贡献来分配食物。孟子的“薄税敛”观是从国家参与收益分配而言。国家收取的赋税少,百姓的收入就会多一些,就能使百姓乐于从事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社会主义初阶阶段,每个人,包括当代的大学生们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工作,社会根据个人或者团体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劳动报酬。

四、劳动精神观

劳动既是一种体力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孟子劝诫君主实行仁政让百姓乐于受他驱使、为他劳动。同时,要尊重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

(一)劳动快乐观:“民欢乐”论

“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以周文王为例劝诫梁惠王要与民同乐。周文王凭借老百姓之力修筑高大的台子豢养禽兽、很深的池子养鱼,老百姓乐于为他劳动。老百姓为贤明的周文王劳动感到高兴和自豪,说明劳动具有精神因素,劳动能够使人快乐,不是纯粹的体力劳动。

孟子的劳动快乐观注意到了劳动的情感层面,是一种以愉快的心情从事劳动,是一种较高层级的劳动形式。由此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启发是:他们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工作。

(二)劳动节约观:“知检”论

通过百姓的辛勤劳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正因为粮食是百姓辛苦耕种的劳动成果,得之不易,孟子非常鄙视浪费粮食的现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提倡的辛勤劳动、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4]。”近几年,积极开展大学生勤俭节约教育。例如,在餐厅里,开展“光盘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合理消费,力戒盲目的攀比,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不购买高档的消费品等。

总之,在古代社会,孟子劳动观的提出主要是从劝诫君主实行仁政这一目的而言的,但是,他的这些观点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实际观察,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孟子的劳动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教育、劳动教育等都具有很大的现实启发。

猜你喜欢

劳心梁惠王劳力
熊 轲
浅谈中华文明延续的“劳心”说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引而不发,跃如也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吟诗御盗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