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亚文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1-03-07严立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亚文化社团思政

严立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104)

从校园文化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而校园亚文化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学校要合理利用校园亚文化,不断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进一步发展。高校社团的建立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是一项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文化建设,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良好的社团管理与社团建设可以拓展学生的交际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校园亚文化对社团管理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校园亚文化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今的校园亚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及思维方式都有着严重影响。校园亚文化的发展给学生社团管理也造成了冲击,因此,学校要找到校园亚文化的本质,为学生的社团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规范社团管理,为高校社团发展创造条件[1]。

首先,校园亚文化对高校社团建设的消极影响。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包含了非主流文化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正面因素,还产生了对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关注,对学生加以引导,并抵御不良思潮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游戏、校园贷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过度消费、不思进取等观念。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会降低学生参加社团的欲望,从而不利于校园社团的发展。

其次,校园亚文化对高校社团建设的积极影响。网络环境中,一些流行文化被广泛传播,在这些校园文化中,学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团中来,进而促进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网络促进了校园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新的文化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推崇,通过校园亚文化促进社团建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形成了多元的价值理念。同时,在校园亚文化背景下,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增加更多的社团,让学生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

2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

2.1 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在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社团大多只重视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校园亚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观念。参加高校社团可以彰显学生的个性,给枯燥的学校生活增添娱乐性和趣味性,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手段。学校要看到校园亚文化对社团管理的双重影响,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加以引导,进而实现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2]。因此,在高校社团管理中,学校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并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减少低俗文化对社团的影响。学校可以提高社团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追求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融入进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 缺少学生社团管理机制

高校社团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人爱好的发展,还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社团管理中,社团发展比较混乱,学校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管理。学生社团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只注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对社团大众性的特征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长此以往,社团的真正价值难以从根本上体现。学校要想发挥社团实际的教育功能,就要不断加强社团管理,制定完善的社团管理机制,使社团管理逐渐向正规化发展。社团管理的混乱不仅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有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社团负责人在组织社团时,往往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只看到了社团的短期发展,没有制订长远的发展计划,这也是阻碍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校社团还缺乏一定的评价机制,这主要是由于社团管理部门的失责[3]。

2.3 社团管理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关于社团管理,学校不要任其随意发展,要发挥教师对学生及社团的引导作用,让教师参与到社团管理中,可以给社团发展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从而使社团得到科学化发展。在高校的各个社团中虽然都有指导教师,但是比较形式化和表面化,教师参与的程度比较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教师自身缺乏社团管理经验,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团,教师接触的也比较少,了解程度更是比较低下,因此,就造成了社团缺乏教师的管理与参与[4]。其次,教师对社团的认识比较浅显。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责任比较固定,对社团的认识也不到位,只认识到了其娱乐性的一面,这也是教师没有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团管理中的重要原因。

2.4 缺乏对社团性质的深入了解

学校要明确社团建立的目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个人能力的施展空间,让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发展。在实际的社团建设中,大部分社团都在向商业化发展,这也是社团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学校也要看到其公益性的一面,从而让社团有良性发展。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各家厂商的赞助和支持,这也是解决社团经费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商业化的具体体现[5]。然而有些社团过于商业化,把社团当作盈利性的机构,组织学生拉赞助,谋求更多利益,这一举动严重违反了社团创立的初衷,忽视了社团公益性的方面。此外,有些学生在参加社团时,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社团中,从而严重忽视了自身的学业,造成了自身学业的荒废。总之,在组织社团活动时,要把公益性和商业化相结合,使社团有合理的发展[6]。

3 基于校园亚文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路径

3.1 重视社团的实质作用,加强对社团的引导

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通过公共课的开展来实现,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校园亚文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为社团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社团只是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存在的,对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也就难以发挥社团的实际价值。所以,高职院校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把社团当作思政教育的又一平台,提升思政教育的高度,扩大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社团归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同时,学校要对社团各个方面的建设加以规范,并给予社团应有的关注,对社团的管理加以引导和监督,让社团得到健康发展[7]。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肩负着祖国发展的重任,其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和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关注,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也是社团建设的一种重要意义。

3.2 建立社团管理机制,提高社团管理能力

通过对社团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制定比较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有依据的办事[8]。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在校纪校规基础上,提炼出对社团管理有用的内容,给学生的行为制定一定的规范条例,让学生可以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这样还可以对社团经费起到监督作用,以此来让活动经费能够合理利用。从社团内部来讲,社团负责人也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主动接受学校的管理,进而符合学校对社团的要求。另外,要给社团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时对社团进行监督和管理,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以此来促进校园社团建设和发展。在开展社团活动时,社团管理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对社团负责人工作的好坏给予评价,这样才能使社团活动的经费得到合理利用[9]。

3.3 加强教师指导,培养社团骨干

教师要认识到校园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发挥的作用,在社团管理中注重直身对社团的指导性,培养一些社团骨干人员,在社团管理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10-12]。第一,教师可以挑选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或者德才兼备的学生,担任社团责任人。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社团风气,也可以用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感染学生,为社团发展贡献力量。第二,教师可以对社团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让其树立正确的理念,并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以此来提升整个社团的团结性。第三,教师可以让社团中的骨干人员参与班干部竞选,并把其纳入考核中,从管理层面对其进行深入培养,从而提高社团骨干人员的自觉性。同时,教师在加强社团管理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业务水平,以此来促进社团以及班级的管理[13]。

3.4 开展思政教育,提升社团专业化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思政课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政教师的引导性,把其纳入社团建设与管理中,从而对社团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教师可以把思政教育和社团管理相结合,利用社团活动,把学生的思政理论知识加以实践,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14]。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思政课上针对社团管理,开展专门的课题讲座,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关于学生社团管理,价值取向引导不仅可以使社团得到长远发展,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进而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15-16]。

4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亚文化对学生社团管理起到了双重作用,既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校园亚文化。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加以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学校还要为社团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组织社团活动时,可以按规定办事。

猜你喜欢

亚文化社团思政
缤纷社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