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法制教育的三级传导机制与媒介创新

2021-03-07安敏黄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导媒介法治

安敏,黄进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1 研究回顾

高校法制教育不仅是对法律知识的传播,更是法律内化的过程,而高校教师和学生充当了法律传导的主体,他们需要将法治价值观思想化、工具化、具体化。实际上,承担起传导任务和真正起作用的是传导过程的主体,必须完整地看待主体的功能和连接。由此可见,要提高高校的法制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水平,就必须揭示法制教育的传导机制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载体和媒介建设,建立创新的媒介支撑体系。

在法制教育前期,学者集中于思考法制教育的性质,陈大文认为虽然高校的法制教育属于专业知识的范畴,但是其实质上应该属于智育教育[1];而张宝成虽然强调了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他不赞同将法制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2];尹松山则认为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进行结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法制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3]。随着我国对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视,研究者逐渐从教育现状、方式、媒介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黄青燕认为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极容易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4]。卢建有、臧宏认为高校要梳理国家法制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阶段性教育,首先做到普法教育的目的[5]。有部分学者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和媒介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姚茜认为大学法制教育一定要具有标的性,来指导学生未来法律社会活动的方向[6];盛敏认为法制教育要形成多元有效的教育途径,加强媒介创新[7];卢昱静认为当今时代新媒体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新媒体的运用,以提升高校法制教育成果[8]。

从上述研究发现,学者们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原因策略方式和媒介选择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探讨上还不够深入,策略机制研究上尤显单薄,这些缺点不足以支撑我国高校法制教学工作的推进及法制教育的深入传导。基于此,该文建立高校法制教育的三级传导机制,探索提出媒介创新方式,以期推动高校法制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大学生群体法制意识提升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2 高校法制教育与传播媒介的现状

从教育的传导层次看,目前法制教育经过教育部传达后,校单位、教师和学生属于单向下沉的流线层次,缺乏互动性和合作性;从教育方式看,高校法制教育依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惯常模式是机械的理论知识灌输,趣味的场景式教学及实用的实践式教学不多,形式较为单一;从教育结果来看,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获取学分,将法律知识内化的程度不高,进而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率降低。总而言之,法制教育经过多年发展,依然需要进一步厘清其教育层次,丰富教育方式,深化教育实践,提升法制教育广度和深度。

高校法制教育可分为物质媒介、 传播媒介和人格媒介[9]。从物质媒介看,法制教育以文化类图画、雕塑等艺术附着物质为媒介,或者借助地方法律类或公益性普法博物馆为主,法制教育的物质媒介融合面窄,形式单调;对传播媒介而言,高校法制教育以传统媒体为主,包括报刊、书籍、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缺乏“新、微、快、动”等特征的新型媒介;人格媒介方面,以法治和依法、守法或者律师形象的大型宣传显得尤为欠缺。

3 高校法制教育的三级传导机制构架

3.1 高校单位的法治传导设计机制

作为承担我国法制教育重要阵地,高校在法制教育传导过程中既要落实国家法制教育的相关政策,又要具有灵活教育的设计空间。具体而言,首先,高校在践行国家法制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内涵,坚持以国家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既要做好法治政策的传达和指导,又要兼顾法律专业教育的学科发展,做好教育前的吸收设计;其次,对当前重要法制思想及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导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和本高校的情况,进行形式创新或内容优化,以便贴合地方实情,促进教育的内化与法治观念普及;最后,从整体上看,要结合向上的政策和向下的需求,形成教育传导多主体参与的顶层设计咨询、建构、执行、反馈机制,以达到法制教育有把控、有行动、有创新、有回应的目的,以便更好地观测教育效果,做到协同进化。

3.2 高校教师的法治传导轴心机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在其中起着上传下达的轴心作用。作为高校专业教师,首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设计中去,根据教学的经验和课堂的反应,阶段性的反馈教学效果,以便学校针对教学的情况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其次,教师在制定课件的同时,不仅要及时了解国家法制教育的政策内容和实时动态,还要针对该年度、该学期、该次课、该班级等的情况进行内容设计和详细准备;最后,在课程教育和传导过程中,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搜集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增强互动,建立以学分之外的学生知识内化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法制教育“懂法活用”的传导目的。

3.3 高校学生的法治传导扩散机制

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学生既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对象,更是法制教育的受益人和传播者。由于数量的规模性和较高的活跃度,学生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众多的影响点和广阔的传播面。作为法制教育的实际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学生不应仅仅以获取毕业学分为动机,以等待式的被动学习为主要状态,而应当积极地参与到法治学习中去。首先,学生要及时将课程中,自身难懂、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传达,在课堂上,积极回馈教学,增强课堂互动,给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和课堂的效果信息;其次,在学习之后,应当增强朋辈学习,积极尝试去解释生活中的法学问题,增加法律应用实践;最后,作为重要的影响者,必须充分发挥作为当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积极进行法治观念普及和传播,通过社会网络和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扩展机制。

4 高校法制教育的媒介创新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外部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传统的高校法制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基地,更加应当积极探索适当的更具效率的传导模式,进行媒介创新。

4.1 物质媒介创新

物质媒介是社会中存在可以承载法制教育的物质形态。物质媒介是最古老的传导载体,常常以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存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历史遗址、博物馆、展览馆等平台载体。这类传导媒介具有具象、直观、方便的特点,高校教育中,很少以物质媒介为载体。因此,为打造良好的高校法制教育条件,营造高校法制教育学习氛围,在现当代的法制教育中,应该适当增加以艺术形式和科学技术创造物为载体的法治物质传导媒介,可以在校园、教室等场地增加法治观念的物化品(比如,法治文化的小博物馆),开展法治文化展览活动。在物质媒介基础上,必须创新融合模式,高校应加强物质媒介与文化展览、历史遗址、博物馆、旅游景区等的融合,依托已有的法治物化品,开展主题式教育,形成融合创新机制。

4.2 传播媒介创新

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不同的媒体形态。而该研究中所涉及的传播媒介主要指媒体媒介,这类媒介具有直观、大众、易保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信息传播慢、传播面窄、不易移动等缺陷[10]。必须改变目前单纯依赖书本、教室等传统的法制教育传导媒介,紧跟时代步伐,建立以声光电像为技术基础的移动终端、微平台、VR 实景、专业APP 软件等新兴传播媒介的教育媒介,在传统法制教育的基础上,研发高校法治学习APP,增加VR 实景或景区实景学习,构建法治学习公众号等,创新法制教育媒介。根据需要增加教育传播面和提升其接受度。

4.3 人格媒介创新

人格媒介主要是以自身践行法治价值观形成独特影响力的人,这类人既包括法治践行者的先进典型和公众人物,也包括依法、尊法、守法的普通人。对高校来讲,首先,必须以师生为基础,积极树立先进法治的典型形象,学习先进事迹,促师生形成良好的法治价值追求。其次,通过完善的外部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以教师教育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法治学习和实践为依托,建立优秀的人格媒介;以学生朋辈影响和扩展传播为形式,形成互相学习与沟通的学习风气,最终建立起以高校师生为基础的人格媒介传导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作为国家普法教育重要场所,高校必须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法制教育体系,在三级传导机制和媒介上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和方式,才能推动法制教育的学术化,进而促进法治的社会化。

5.1 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信息传递,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依托高校智慧信息平台,实时发布国家高校法制教育思想,了解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建立法制教学反馈机制以便于对高校法制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有条件的高校可联合该校法律学院等二级单位,组建高校法制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建立高校法制教育管理平台,科学管理和监督高校法制教育。

5.2 强化法制教育课堂启发式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

法律法规是较为专业和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必须了解大学生课程的需求,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课程成绩的单一评价方法,形成课堂表现、法律知识运用和课外法制实践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师生互动上,利用新媒介和微媒体形成直接有效的互动平台,加强沟通和知识传导交流,减少传导误差和信息遗漏。

5.3 加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助力高校法制教育

在校园中,要加强法制学习的物质平台建设,联合当地博物馆和景区,形成物质媒介互动机制,打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学习氛围、学习硬件和软环境,进而加强高校法制文化建设。

5.4 利用新媒体融入高校法制教育和传导

依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更新法制教育理念,引入多媒体、微媒体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媒介,融入高校法制教育传导、课堂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激发师生法制教育热情,提高法制教育效率。

猜你喜欢

传导媒介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神奇的骨传导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