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研究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07程勋树王海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法基础理论医家

程勋树,王海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基础理论这一课程的好坏直接决定能否学好中医学,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中医并非因为记不住课本中的内容,而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使其无法真正理解中医内涵,也就无法学会使用中医思维进行思考,最终出现所谓“入不了门”的尴尬局面,抑或是内容虽然记住了却仍然不了解内涵,结果对于中医学丧失了兴趣,这是由于中医学这门学科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殊属性和认识论不同所导致的。由于古人的哲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与现代世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尽管强调了这个前提,但是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仍然免不了用现代的思路去理解古人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比较法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更好地理解及记忆学习内容和重点。

1 比较研究法的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基本逻辑思维方法,即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或几个不同的事物,发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比较最终发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更好地认识事物乃至探索其规律的一种方法[1]。最初运用此法者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2],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多逐渐发展成熟。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比较法包括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3]。比较法应用范围广泛但其在中医基础理论这一多学科交叉的情况下此教学方法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理论晦涩难懂,要想学好需要有好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只有理解了理论才能进一步领悟其中的科学性。取类比象、以常衡变原本就是古人研究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然而这些都是较为抽象的思维方法,学生在刚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时候并不好掌握。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比较具体的思维方法,只要在脑海中找到某个或某类具体的对比对象就可以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有学者认为运用分类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4]。比较研究法可以比较相同理论下的某个不同之处,既可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又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2 比较研究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1 中医学发展背景

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治病防病的经验总结和累积。中医学的发展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一门科学,这与现代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认识方法有着巨大的不同之处。古人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因物质比较匮乏而有很多时间在观察和思考中下功夫。正因如此中医学给人一种“玄”的感觉,但通过比较法就可以知道不能因此就怀疑中医的科学性。《黄帝内经》一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约为1 300年前,在一千多年前不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带有神迷色彩其他民族亦是如此,而通过后期的理论发掘及应用,说明了这些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如整体观念中人与自然统一性这一观点,就是建立在长期认识天地气候变化、寒暑交替而发现人在不同的季节甚至昼夜晨昏都有着不同的细微的生理变化,古人虽然能够发现这个现象却由于没有现代科技而无法像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Jeffrey C等人一样研究出“生物钟”的深层机制。只能通过不断地感受进行观察,然后思考做出总结并对某一个规律加以利用。通过纵向比较法,比较出现代研究和古代研究的不同点后,学生认识到古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再理解中医内容就会触类旁通,在这个大前提下某些理论的形成也就不难理解了。

2.2 哲学内涵比较及教学应用

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和方法论的发展。在中医包含的哲学中包括阴阳、精气、五行等学说,其中又以精气学说为基本哲学理论与唯物辩证法,通过纵向比较法很容易地就可以发现精气学说的特点和不同。在中国哲学中,“气”观念一直沿着物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发展。从世界万物本源本体意义上使用“气”范畴,与现代哲学的物质概念相同或相容,从人性、道德意义上使用“气”范畴,与现代哲学的精神本体相似或相同[5],因此不论物质形态、物质概念、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精神活动都可以用“气”来描述说明。由此可以看出,精气理论与现代哲学中有很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但精气理论相对朴素,包含内容多涉及面广所以概念更加抽象。此时通过比较研究法可以克服单学科、单概念的狭隘性,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对于这个抽象的理论能够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3 专业术语比较及教学应用

专业术语是在专业内指代某一特定概念的词汇,而专业术语的形成是长期专业内部形成的。中医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古代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由此决定了中医术语有其自身的特点[6]。受到专业特有的取类比象思维方式的影响,相当多的中医名词是以来源于古籍中隐喻、类比的方式进行命名。有学者研究不同时代的权威刊物其术语间仍有不小的差异[7],认为中医术语选词差异的原因是疾病术语概念的不清晰,从而影响了中医术语的选择和判断。例如中医理论中的五脏,现在的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习的是现代医学的解剖器官,现代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而中医的脏腑指代的是功能性的脏腑。例如“脾”并非指西医所认识的脾脏。通过与西医解剖器官相比较可知,中医所谓的“脾”实际包括了胃肠道及胰腺。再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推敲出,中医对脾的认识包括早期直观认识和后期结合了中医方法论、哲学观的整体认识,是轻形式而重功能的。

运用同质比较法,也可以比较出同样的专业术语在不同的理论,或者在不同的理论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三焦”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其形态、位置、功能有着详细的论述,但自《黄帝内经》以后的理论发展中对“三焦”的争议却一直存在。在藏象学说中,三焦是指代与心包相表里的六腑之一[8],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分布于胸腹腔之中又称之为“孤腑”。《难经·三十九难》:“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此时的“三焦”更加注重的是形质层面,即三焦是什么,在哪里,与其他脏腑间的关系是什么;而三焦辩证则更加注重的是上中下三焦之间的关系与相互间的作用,从部位阐释三焦与疾病间的联系;在经络理论中三焦经就是指一条固定的经脉,强调经脉与经脉间的关联。通过对术语“三焦”在不同章节、不同理论中的比对,我们就可以知道,在纷繁复杂的中医理论中要想正确理解其他医者、学者的想法,首先应该将其语境、理论背景搞清楚,否则虽然术语为统一术语,而内涵却大不相同,就不能正确理解学者真正的学术观点。

2.4 病案分析比较及教学应用

医案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中医基础理论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经验则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研究医案,不仅可以建立中医思维,还能强化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围绕临床思考专业问题。医案学习十分重要,但由于各个医家的理论经验不同,而导致了理法方药的不同。要想理解某个医家的经典医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日常紧张的学习中此方法往往行不通,所以出现经典医案不易读、读不懂的现象,此时可以采用同类比较法进行研究学习。运用同类比较法在同一医家、同一病证为前提的基础下,通过比较具体症状、体质、脉象等关键辨证点发现区别,再看这位医家的选方用药。也可以以同一医家或同一医案中的同一方药为比较的基础,比较治疗不同的病症。例如《名医类案》一书中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疾病就多达20余种,包括了五脏各种病症,通过同类比较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异病同治这一概念以及如何应用于临床,通过对比这些差别进而感受医家的理论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

2.5 应用比较法教学的条件

比较研究法在中医学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课堂中运用好此研究方法需要注意几个要点,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首先比较研究法是在一个或者几个对象之间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前提是这几个对象一定是学生认识的(名词、概念),如果学生连比较对象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也就不能够进行相应比较。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先教学然后进行比较,也可以边教学边比较,从而加深关键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但如果在学生还未了解本堂课的内容时就进行比较,会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插入的时机非常重要。所以比较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比较时应该坚持在同一立足点进行比较,避免盲目比较。运用此方法的目的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并非漫无目的比较,所以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围绕专业某一个问题进行比较探讨,除去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才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 结语

比较研究法在日常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发展背景教学内容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医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哲学基础部分通过比较现代哲学能够找到异同点,从而正确且科学地认识古人的哲学观。中医专业术语的学习过程中应用比较研究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术语中的一个或几个不同内涵,从而能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理论中。通过医案比较不同医家更容易体会到医家之间理法方药的运用区别和经验独到之处,对于学习中医十分有意义。正确使用比较研究法进行教学需要掌握好时机,在进行比较时应坚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进行比较,从而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研究法基础理论医家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体会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