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麝香通心滴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改善作用的研究

2021-03-07李康荣

北方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滴丸麝香内皮

李康荣

(化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化州 525100 )

冠状动脉慢血流是患者因为心肌缺血症状行冠脉造影诊断后,未发现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但冠状动脉远端形成血流灌注延迟的症状[1]。胸痛、胸闷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是该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常有的表现,严重患者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制剂麝香通心滴丸可提高机体血浆中NO含量,保护细胞,减少对血管内皮内炎性因子的一些损害,尤其对冠脉慢血流改善效果显著[3]。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72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实施麝香通心滴丸治疗,进一步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改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9月-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72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实施麝香通心滴丸。观察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61.23±6.37)岁;其中,吸烟史13例,高血压史14例,糖尿病史9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60.92±6.14)岁;其中,吸烟史14例,高血压史15例,糖尿病史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且均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诊断标准。②不具有急性心肌梗塞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③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及交流障碍。④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患有贫血、肿瘤、感染等全身性或重要脏器疾病。②近期做过对本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外科手术患者。③意识模糊,精神异常及语言沟通困难。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时,检测患者的IMR,然后含服5毫升常温生理盐水,5min后再一次检测IMR值。术后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钙片(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g×28片)、阿司匹林(厂家: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g)、氯吡格雷(厂家:赛诺菲公司;规格:75 mg)日常基础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给予降脂、降糖、降压治疗。

观察组(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在首次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检测患者的IMR,然后马上将麝香通心滴丸(厂家: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圣龙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018)舌下含服175 mg/次,5min后再一次检测IMR值。术后给予患者等同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及连续6个月麝香通心滴丸70mg/次,3次/日的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雅培动脉生理检测仪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MR进行检测并对比。②心绞痛情况评估:治疗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SAQ 评分) 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 ( CCS分级) 对患者的心绞痛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MP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P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IMP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MP低于对照组,组间比对,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MP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Q评分及CCS分级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Q评分均升高,CCS分级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CC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程度对比

3 讨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是由心脏功能减弱、动脉粥样硬化,胸腔压力、外界压迫过大等引起的。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有1%~7%的检出率,通常情况下该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4]。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产生是排除冠状动脉扩张、痉挛及成型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冠状动脉内结缔组织病、心脏瓣膜病、气体栓塞等因素外,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无明显病变,但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5]。肥胖、吸烟、情绪激动、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尿酸水平增高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均为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高危因素。

目前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资料显示,微血管血流阻力的增加或微血管痉挛等微血管病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的血管内皮释放的NO减少;早期弥漫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造成血管弹性减低、血管壁增厚、血管阻力上升;血小板的增多及血管的炎性反应等均可能导致慢血流的形成[6]。

采用中医药在对该疾病的治疗中,麝香通心滴丸可作为其代表药物。该制剂的组成中主要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丹参、熊胆粉、人参总皂苷等,经各药药理研究表明,其中的麝香可有促进心输出量、扩张血管及抗炎等,其有效成分麝香酮可保护由于缺氧、缺血等原因造成的细胞损伤,且效果显著。牛黄在改善心功能,收缩冠状动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等方面效果显著。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增加心肌局部血流量、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熊胆粉除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具有抗氧化应激等疗效。人参总皂苷具有降压、抗氧化应激、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改善等作用,从而进一步防止机体产生心血管系统疾病[7]。以上药物联合制成的麝香通心滴丸可通过提高机体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利于保护机体细胞。同时还可降低机体内的炎症因子含量,减轻内皮的损伤,从而达到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效果。另外有研究报道表明,麝香通心滴丸还可以很好地缓解患者气短、胸痛及胸闷等症状,并利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程度的降低,是目前首个能够直观冠状动脉慢血流速度得到有效改善的具有冠状动脉影像学证据的中药制剂[8]。

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P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心绞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CCS分级低于对照组;内皮各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ET-1、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及HCY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NO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麝香通心滴丸用于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上,能明显降低患者的IMP,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度,便于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滴丸麝香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正交设计优选丁香酚滴丸的制备工艺*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瑞格列奈滴丸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滴丸剂制备及设备改进研究
勒布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