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用时捣碎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1-03-07李小荣

北方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先饮片药典

李小荣

(如皋市中医院中药库,江苏 如皋 226500)

用时捣碎是指在调剂时, 对某些不宜提前切制的植物、动物、矿物类等中药饮片, 要求药剂人员在调配时借助相应的工具进行必要的处理,使饮片达到一定破碎程度以利于有效成分煎出的方法,2020年版《中国药典》涉及到的相关用词有“捣碎、粉碎、研碎、打碎、砸碎”。

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栀子、栝蒌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 味、蕤核,决明之类是也”。中药饮片“用时捣碎”能防止有效成分散失,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1]。

1 中药饮片需用时捣碎的品种

2020年版《中国药典》是建国以来的第十一版药典,将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其中一部共收载中药2711种,涉及药品使用时捣碎要求的有68种[2],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0版药典中的药品使用时要求

2 中药饮片用时捣碎的工具和方法

2.1 捣碎的工具

捣碎中药用的工具有捣钵、研钵、碾槽、石磨等,根据其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不同规格。目前,调配处方时最常用的是带盖的铜捣钵。

2.2 捣碎的方法

对需捣碎后入煎的中药饮片,调剂人员按处方要求用量称量后,放入捣钵捣碎,再分剂入煎。捣碎以适度为宜,药品捣碎程度以“碎”为度,不捣或捣不碎,有效成分不能快速而充分地煎出,如果捣碎成粉末了,煎煮时可能浮于水面,或者沉于锅底造成糊锅,也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3 中药饮片用时捣碎的必要性

3.1 用时捣碎,不是预先捣碎

药典要求这68个中药品种“用时捣碎”原因有二:一是预先捣碎性状难以辨识,容易混淆和掺杂,如酸枣仁与理枣仁、桃仁与苦杏仁。二是预先捣碎后不利于贮存保管。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果实种子类药物砂仁、豆蔻、草果等,预先捣碎易使有效成分散失;富含淀粉、蛋白质、糖分的果实类药物,预先捣碎易引起虫蛀;含油脂的果实类药物,预先捣碎易泛油变质。

3.2 用时捣碎,便于发挥药效

中药饮片用时捣碎便于准确调剂和服用,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溢出和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确保疗效[3]。如五味子,唐·《新修本草》云:“五味,皮肉甘、 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清·杨士泰《本草述钩元 》中指出: “五味子,味全者真,入药,不去核, 必打碎核种子,方五味备”。五味子捣碎入煎使五味具备,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有研究证实[4],补骨脂、冬瓜子、决明子、苏子、牵牛子、葫芦巴、蔓荆子破碎后总提取物显著提高, 平均为26.26%, 牵牛子、冬瓜子在破碎后, 石油醚提取物显著增加,说明破碎后用药极为必需。张玲美等[5]研究证实,中药辛夷捣碎后煎煮25分钟即可透心,药液颜色较深,辛味较浓,提高了药效,减少了使用剂量,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郑文川等[6]研究证实,中药猫爪草整粒浸泡需要约60min才能达到内无“干心”的要求,常规煎煮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13.42%,煎煮液中的多糖含量为5.44%;猫爪草使用前经捣碎处理后仅需浸泡20min就能达到内无“干心”的要求,常规煎煮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高达27.05%,煎煮液中的多糖含量高达22.61%,显著提高了使用的便利和药效。

4 小结

药典要求的“用时捣碎”应指调配处方时捣碎,既不是预先捣碎也不是让患者回家自行捣碎。预先捣碎则饮片虽品种来源正确但性状不符合药典规定要求,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应视为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按劣药论处;调剂时不捣碎,则发放给病人的饮片不符合药典规定的炮制要求,也不符合调剂操作规程。目前,许多中药房业务量大、人手少,且女性偏多,“用时捣碎”耗时费力,难以完全实现。故建议加用小型台式粉碎机,不必局限于“捣碎”,打碎也是可以的,只要达到碎的要求。该捣碎的中药材,无论处方是否注明,均应“用时捣碎”,使处方中的药材能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同时节约宝贵的中药资源。

猜你喜欢

预先饮片药典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穿山甲药典除名
南天、南地、南人、南物
2017年版《英国药典》概述及启示
浅析航天企业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管理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