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分析习惯性违章的成因与对策

2021-03-07李亚洲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特点对策

李亚洲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四年来直接作业环节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进行分析,让读者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并总结其规律、特点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思想上杜绝习惯性违章,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与项目建设长治久安。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 特点 违章心里 对策

习惯性违章,顾名思义就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有章不循,坚持、固守旧的不良的作业方式与工作习惯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几群人上反复发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方式,由于没有认识或随心所欲,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

根据杜邦公司的事故事件造成伤害的原因统计分析,96%的伤害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只有4%的伤害是由物或者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同时,有事故统计也表明,70%-80%的人为失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关系,本文也将通过四年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习惯性违章的规律与特点。

通过我公司督查大队近几年对全区域直接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督查的问题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习惯性违章的总体形态,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具体分析数据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数量占总违章数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可以说所有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因此想尽办法管好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数量占总违章数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监护人不在现场、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违规使用手机、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等发生频率最高,符合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果能有效遏制这些习惯性违章将大大的较少现场违章数量,将作业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1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条轨道交叉点,就是构成事故的点。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为习惯性违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1 习惯性违章指挥

即负责人在指挥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如:安排无特种作业资质的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吊装过程中不按程序进行操作,随意变更操作步骤等。

1.2 习惯性违章作业

即在作业过程中,沿袭不良的传统做法,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随心所欲的进行作业。如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设硫化氢区域不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等。

1.3 习惯性违章操作

即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不良的传统习惯或自认为安全省事的做法,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程序,意图达到“另辟蹊径”的效果。如:设备起停过程中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等

2 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2.1 麻痹性

长期有习惯性违章的人就如同人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没有立即被煮死一样,大家都知道,如果把青蛙突然放进沸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这是因为它的警惕性很高,意识到了危险的来临;但如果把青蛙放在温水中,慢慢的加热水温,青蛙就会失去警惕性,它甚至还会觉得挺舒服,对逐渐加热的水温产生了麻痹心里,但其实它始终处在危险之中而不自知,等水温很高时它已经来不及跳出了,最终被慢慢煮死。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他们就认识不到危害所在,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他们就将其看成“正确”的操作,丧失了警惕性,但他们忘了加热的温水总会变成沸水,如果都习惯性违章就必然会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伤害。

2.2  顽固性

中国有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习惯性违章一般是在工作中由于长期无人制止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动作方式。如在装置或作业现场使用手机;进入涉硫化氢区域不佩戴硫化氢报警仪等。违章者认为自己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做的,也没出过事,继续这样也不会出事,形成了固化的思维习惯,很难加以改变。

2.3 传染性

模仿是人的本能,人从一出生就在模仿,父母、老师、同事、师傅等等都是模仿的对象,人的模仿本能是按照环境来选择主题的形态和认知类型的,实际上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过程,但这种趋利避害具有短视性,大多数人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从上面可以看出新员工身上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一般都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而是从老员工身上“继承”下来的,即不合格的师傅带出不合格的徒弟。看到老员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轻松效仿,而且用自己的习惯行为方式去影响新一代的员工,这就造成了“一脉相承”的严重后果,而且更加深了其自身的顽固性。

2.4 排它性

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不愿意去接受改变,改变就意味着要重新适应,他会感觉不习惯,而且会认为新的东西并没有原来旧的好。习惯性违章就具有明显的排它性,他们墨守成规,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方法“管用、省力”。对新的知识不学、不看,认为那些纯属“劳民伤财、多此一举”,作业时只执行自选动作,不执行规定动作,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2.5 方便实用性

习惯性违章一般都比较方便、顺手,往往能够快速的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省工省时,简单易行,而正规的作业方法很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劳动,这也是职工很容易学会违章的原因。但他们忘了这其实是建立在他们作业过程中省去了很多步骤甚至是关键步骤的基础上。属于刀尖上跳舞。

3 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3.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习惯性违章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每个人的社会阅历、文化层次、家庭背景、安全意识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不安全心里。

(一)侥幸心里

侥幸心里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普遍心里,有这种心里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以前这样做都没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但是他们忽略了如果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了改变,以前的那一套很有可能就不管用了,就很可能引起事故。

(二)麻痹心里

有一部分人在接受完安全教育后,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安全技能也掌握了不少,在一段时间的作业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安全操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长期安全形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加上侥幸心里、取巧心里等的共同作用,慢慢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的松懈下来,容易把安全规程、防范措施淡化,省略很多以前好的安全的做法,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三)取巧心里

人都有惰性,可做可不做就不做,总想简单、方便,尤其是在体力劳动中,习惯走捷径。正规的作业程序能防患于未然,但相对来得比较麻烦,与此相反,习惯性违章恰恰具有便捷、干净利索等表面特征,与人的惰性相符。尤其是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图省时省力,往往会投机取巧,简化程序,这其中就很可能简化掉保障安全的关键程序。

(四)逞能心里

有一些习惯性违章人员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心里,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什么问题都见过,遇到危险也能从容化解,不顾后果的蛮干胡干,有这种心里的人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自认为有经验什么都行,把别人的提醒当成耳旁风,盲目自信、我行我素。这种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必然是大概率事件,尤其容易发生伤害他人的事故。

3.2 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习惯性违章的根本原因,但客观上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检查考核是对作业人员偏离安全作业程序的一种约束、引导的过程。在现实过程中往往是制度制定了一大堆但缺乏操作性、实用性,新制度替换了旧制度也未广泛宣贯,作业人员很迷茫,不清楚最新的要求,不知所措。安全教育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震撼性不能起到触发心灵的作用,教育者只为雁过留痕,被教育者只图听着热闹,没有达到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的作用。在HSE监管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细致、双重标准的现象,有时碍于情面,对应该严肃处理的违章行为“点到为止”,导致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陷入“工人干惯了、干部看惯了、大家习惯了”的怪圈。

4、习惯性违章的预防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了解了造成安全事故的源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的突出表现即为各种习惯性违章,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习惯性违章数量就能有效的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海恩法则进而可以大幅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1加强自主管理

所谓自主管理就是自己主动管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大到企业级小到作业班组及个人级。尤其是作业班组的自主管理和安全氛围对减少习惯性违章尤为重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习惯性违章”的主要阵地。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作业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各种隐患未及时发现与消除造成的。在班组中班组长是核心,他最清楚每个人的特点、性格与安全意识水平,班组长敢于抓“习惯性违章”,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批人。作为安全管理部门就需要抓好这只领头羊,对班组长提要求,以他为主来管理整个作业班组。

4.2多样化安全教育

我们知道各种违章心里是造成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的根源,要从思想上、心灵上改变作业人员的违章心里,唯有进行安全教育。传统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安全规章制度、各类作业的安全要点、典型违章案例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理论较多、枯燥乏味,上课时听课的少玩手机的多,听进去的更少,通过教育培训从安全意识上得到提高的就少之又少。因此在培訓过程中应多采用图片与视频的形式,特别是很多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各种安全事故的小视频,看着触目惊心,能给作业人员极大的心里震撼。除此之外在每次作业前针对作业班组进行小范围的作业喊话,只针对当天的具体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讲解作业风险和预防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总之鉴于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麻痹性等特点安全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安全教育。

4.3营造反习惯性违章氛围

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对员工能起到良好的约束、影响作用。有遵章守纪到违章违纪的转变,只需一念之差。一个具有良好工作习惯的人如果到了违章违纪随处可见的环境中,很容易变成违章者;而一个违章者到了人人都遵章守纪的环境中,他会因为与环境的不和谐而纠正自己,因此开展多种途径的安全文化活动,培训整体员工的遵章守纪意识,大力营造反习惯性违章的文化氛围,也是根治习惯性违章的良药。

4.4强化制度执行

安全管理部门首先要制定有效的、统一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广泛的进行宣讲,让每个人都清楚制度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有责任心的监督检查队伍,对违章人员采取多样化的处罚办法,起到让本人及群众对违章深有感触的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被动安全,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最终形成人人主动安全的良好氛围。

5 总结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数据分析已经找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分析了其特点及违章人员的心里状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唯一的办法还是教育,先通过强力有效的制度来被动的给予违章人员改正的时间,在此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让违章者从思想上发生转变,深刻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违章成本,让好的作业习惯也习惯成自然。最终自觉的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广进,李锦生.《安全心理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2月

[2] 刘国华.《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209500511397

猜你喜欢

特点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