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实践之参加县级合唱比赛的训练

2021-03-07潘艺粼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音准声部动作

摘要:城镇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基础,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可采取的措施较为局限,但像合唱社团作为最容易普及,物质条件要求最简单的活动形式,正受到各校的广泛欢迎。本案例就桃源县实验学校参与组建一支合唱团参赛的全部过程从最初的文件解读,歌曲选择,队员选择及排练过程中情感处理,动作,服装的选择,最后调整学生心态演出做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合唱;实践

2019年带领我校学生参加了桃源县中小学艺术展演“唱响新时代,喜庆70年”合唱比赛,这是我校开始常规建设合唱特色社团的一个契机,接下来我将对其当时的筹备设计组织等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一)解读文件:

此次活动涉及面广,包含了全县各个学校,至少要派出一支人数达到60人的队伍。男生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歌曲为两首。

因人数较多,一个老师排不过来的,所以全音乐组集体出动,分工明确,一个钢伴,一个排练,指挥,一个艺术指导,剩下的老师配合纪律等。

(二)选曲:

歌曲的选择首先是要二声部及以上,好听积极向上,符合小学生的精神风貌的,两首作品,风格上最好有变化,综合考虑后,我们将歌曲定在了《四季的问候》《少年中国梦》这两首上。首先两首歌曲都只是二声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四季的问候》是一首日文歌,曲调活泼轻快,难度较高,有变化音,弱起较多,对于声音的要求更高,且基本是旋律不同的二声部,所以我们的声音训练重点放在了这首歌曲上。而《少年中国梦》是一首进行曲风格歌曲,节奏明了,气势较强,二声部主要以轮唱为主,较为简单。所以我们着重了这首歌曲的动作及气势。

(三)队员选择:

选择组成108人的大队伍,得到领导及班主任的支持尤其重要。

首先我们咨询了校领导的意见,主要在四五年级考虑。其一是低年级对于合唱的接受有难度,其二是六年级的学生要参加抽考,学习任务重。我们是一所全走读制学校,没有晚自习,训练都是抽下午课的时间。结合以前挑选合唱队员的经验教训,这次选择成员我们没有让班主任推荐,而是各音乐老师深入到自己班,利用课堂时间单独听每个同学唱歌,找出音准、音色、表现力、音乐感觉好的孩子,并记录下名字。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招收了130多名孩子来参加面试。

第一件事是告知他们这是个什么比赛,问是否有兴趣参加,其次,需要与家长沟通,在服装,化妆等必要付费的项目上,他们能否给予支持。再三是考虑学生的形象,高矮胖瘦不能差距太多,不然排队伍,买衣服都挺麻烦。最后再次确定学生的音乐素养,对音准,节奏,音色,表情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排队时,将综合表现最优的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人员选定,登记姓名班级性别,再对他们提出训练要求:不能缺席早退,不接受任何理由的中途放弃,遵守训练纪律。

(四)排练过程:

因为学生基础薄弱,学过音乐特长的孩子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没有采取集体学习两声部,最后再编队型的模式进行。学生都还在童声期,音域都差不多,这两首歌也没有太多过高或过低的音,所以我们先排队,按照队形分好了高低声部,再分别由老师带到不同的教室练习各自的声部,最后进行合排训练。

1.歌曲训练:

《四季的问候》,我训练的低声部,唱谱配合柯达依手势解决音准,音准问题是我们低声部里最难解决的,尤其还有升5这个音,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好在低声部的开头都是wu的持续吟唱,没有歌词的干扰又稍简单了一点。然后对于情感的把握,我主要从歌词方面着手分析,因为非音乐性的内容需要观众靠联想,想象来获得,所以唱的人更需要有这样一个故事画面的呈现,《四季的问候》这首容易理解,读完就有一种离别的淡淡伤感,再跟学生细抠里面的词组,更容易让孩子注入情感,用形象思维表现出客观世界:且听风吟(那也就是风的轻轻吟唱,而不是大风大浪的呼啸而来,所以音量,力度都要控制)指尖轻轻(都是一种轻柔的描述,那么声音的表达也要与此类似)默默送走远飞的荒野(这里转换了一种离别的情绪),学生解读了情绪之后,歌曲的处理也就更为细腻了。

在每声部单独训练了一周后,我们第一次合排其实效果挺好,有比较好的和声效果。但后来合排几次后,渐渐被相互影响,同歌词不同旋律的部分,就很难把持住了。强化了他们几次,提醒了他们几次,每次唱到这里,每个人都觉得很紧张,害怕唱跑,然而后来我发现,越是强化缺点越唱不好。还有这首歌的气息也有难度,有一句歌词:只因为我知道,你在世界消失的那个尽头。这句很长,要在只字前吸足气,所以我着重在练声前进行长音训练。

《少年中国梦》旋律,节奏简单,但让人头疼的点是讲到这首歌要唱出气势,他们就完全放开了声音,大白嗓,喊的,吼的都出来了。所以一定要训练他们对于声音的控制,这才是有一定水平的合唱团能出的效果。

2.其他方面考量:

动作:

儿童合唱比赛,如果能在声音上与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当然是好,但临时组成的合唱团仅仅靠声音在比赛中取胜,我们也不敢如此孤注一掷,所以表演形式,服装,动作设计都成了我们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在动作上,我们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想动作,然后我们再挑选合适的,还给100多人分了组,让小组长带领练习动作,最后我们只验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服裝:

我们没有选择民族歌曲,所以常规合唱表演服就可以了,颜色鲜艳,带闪珠光亮片的舞台效果更好,经费限定在每个孩子百来块钱,也不想给家长增添太多负担,毕竟家长们以打工为主,挣钱也不容易。鞋子没那么打眼,我们就只选择了10几块的小白鞋。

心态的调整:

比赛当天,一早化妆,走台,训练,时间拖得比较久,孩子们由最初的兴奋转为疲惫,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直找不到之前训练时合唱的感觉。被我说了几次,更不敢唱出声来,我又急又气,一时不知如何调整,只能一遍遍重复再重复,甚至对他们态度也不太好。好在身边有有经验的老教师,把我支开,给学生进行了鼓励式教导,后来上场时就好多了。比赛能否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是超常水平,心态调整太重要了。对于小学生,正是需要鼓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功的喜悦作为最好的催促剂,如果他们感受到失败的失落我不确定多少人会因为这件事倍受打击,从此丧失对音乐的兴趣。还好我们最后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打败了我们县最好的几所小学,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高涨,经常问我他们什么时候能再去参加合唱训练。

其他方面支持:

对于这次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和动员,离不开学校,教导处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学校出钱出力,为我们安排了全县最好的舞台进行节目录制;教导处领导为我们做好班主任的工作,为排练扫清障碍;家长每天回去通过手机录制音频,将学生的任务发布在微信群里打卡。

参考文献:

[1]钟国维.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张望.美育视域下校园合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20.9

作者简介:潘艺粼,女,1995年12月,湖南常德,中小学二级教师,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音准声部动作
下一个动作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