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古诗词误读情况及应对策略
2021-03-07史伟
史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大力推广下,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占比逐渐增加,在近几年高考所占的分数比例也有所提高。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出现误读情况,为古诗词的学习与正确的分析理解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从高中语文古诗词内容入手,对古诗词中存在的误读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列举一些易错事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误读情况;应对策略
一、前言古诗词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其语言含蓄而深刻,韵意丰富而多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深品味。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古诗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与探究可以走入古人的内心世界,探寻古代历史篇章带来的文化魅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内涵,对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无穷的帮助。然而,通过我们对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古诗词中的通假字、多音字等在文中并没有进行标注,甚至在读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往往会导致学生们在阅读时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凭着感觉去读,难免会出现误读情况,从而对古诗词造成了错误的理解。
二、导致古诗词误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古诗词当中存在的通假字与多音字问题一般来说,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指的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取代本字,在通假字的用法中,相通的字怎么读,通假字就怎么读。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会有很多通假字出现在文言文古诗词当中。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读音,同一个字的读音不同,其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其用法与词性也大不相同。和现如今人们使用的现代汉语相比较,古汉语当中的通假字和多音字与句式习惯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个问题造成了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难以阅读,误读的情况时常出现[1]。
(二)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们便已经对文言文古诗词有了一定的学习与了解,其中也会遇到一些通假字与多音字。诸如此类常识性知识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都会重点提到过,然而,由于一些学生的诸多问题,可能对此类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造成了文言文古诗词的知识基础不够牢固的问题,势必会造成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遇到一定的困难,其误读的情况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三)高中教材当中对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仍有疏漏之处现如今,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多次编写与改进,精选的文言文古诗词在准确性、通俗性及科学性等诸多方面非常优秀,但是,在注释方面仍有些许疏漏之处,需要进一步予以修改与完善,否则将会对学生们在文言文古诗词方面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以至于误读情况的发生。
三、对古诗词误读情况提出的应对策略
(一)对古诗词当中存在的通假字与多音字问题进行解析关于通假字,主要是由于别字代替而流传至今,以及原版书籍的遗失,后来的记录者根据声音来进行记录,导致字形出现错误,对此很多學者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读。关于多音字,由于古诗词为了押韵而格外重视格律,因此,为了使诗词朗读起来能够更加的流畅,多音字经常会出现在古诗词当中。除此之外,古音与现代普通话发音有着极大的不同,例如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就已经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留存。且古人作诗讲究格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现代普通话来读,不仅容易读错,也同时破坏诗词本身的特质和美感。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古诗词的格律来对其读音进行合适而准确的判断,而不是单一地从字面意思来朗读。以下举几个例子作为参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经典的诗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并不陌生,然而在这首诗当中存在着一些容易误读的地方,学生们很容易混淆不清,分析如下:“而无车马喧”中的“车”字,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应该读作“chē”。但是在古代,“车”字只有“jū”和“chā”着两种读法。在文中,“车”代表交通工具的意思,所以应当读作“jū”。“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实际上,在本诗中这个字的读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读作“jiàn”,表示“看见”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应该读作“xiàn”,表示“出现”的意思。在诗中,这两种用法都没有问题,主要看人们去怎样品读与理解。这个问题曾在高考中出现,让学生们以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这个“见”字的读法及原因。“飞鸟相与还”中的“还”字,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应该读作“huán”或“hái”。在《古汉语词典》中”“还”还可以读作“xuán”,按照诗中的含义,为盘旋的意思。“欲辨已忘然”中的“忘”字,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应该读作“wànɡ”其实,根据《说文解字》与《广韵》中的记载,“忘”字还可以读作“wánɡ”,其解释为“忘,不识也,从心亡声”,因此,从正统的角度来看,应当读作“wánɡ”[2]。除此以外,学生在高中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误读的例子,举例如下: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xià)。——李商隐《无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wáng)。——苏轼《江城子》单车(jū)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shá)。——苏轼《望海楼晚景》
(二)提高并巩固学生们的知识基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实施,高考题目的内容和之前相比也出现了很多变动,在语文方面,文言文古诗词题目有所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古诗词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尤其是在基础知识方面,需要不断通过深入的巩固与积累,才能对文言文古诗词的内容与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一般来说,高中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张。针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来侧重于学习任务的分配。对于基础不够的学生,教师应当更加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只有将基础打得牢靠,才能更加有利于后面知识的学习,在一定层度上也避免了古诗词误读情况的出现[3]。
(三)对文言文古诗词注释的疏漏之处进行额外讲解高中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工作繁重且困难,存在疏漏之处在所难免。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古诗词方面授课时,要尽量结合内容,根据语境、逻辑、文字规律与客观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将教材中没有注释的字词进行额外讲解。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们能够对古诗词拥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避免了误读情况的发生。结语: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与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对高中语文古诗词的误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们对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让学生们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感受古人传递的思想与魅力,并且在其熏陶下进行自我思考,并努力探寻人生意义与个人价值,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教师们需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教学,才能避免学生对古诗词出现误读的情况出现,从而有效地对学生们的成长产生良好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武洁.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20(01):138.
[2]纪鹏飞.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5.
[3]赵秀红.古诗词常见误读字音辨析[J].语文知识,2017(0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