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创新探讨
2021-03-07周丹艳
周丹艳
摘要:为有效实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是比较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进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突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开展针对性培养。只有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也是学生可塑性比较强的阶段,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中高效学习,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对学生可持续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2)促进师生交流
培养美术核心素养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为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颖的教学观念能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过程,也能对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化,互动性不强,这会对学生的高效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开展美术教学,教师要注重从整体上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具体要重视对以下教学方法的使用。
1.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升审美
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带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的美术课堂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学生更加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景,从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于整体美术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自主能力。最终让学生在整体的教学情景当中,潜移默默地完成对于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工作。随着学生步入小学集中就学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各方面素养逐渐开始形成。这一阶段的学生自身年纪较小,整体心智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对于学生形成重要的是非观念和整体道德水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美术课堂以美育人,这种独特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于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性心理特征,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激发对于美术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为学生自身之后的美术学习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学科育人。
2.培养学生自主创作,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作为一门追求艺术的重要基础学科门类,能够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更加丰富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们完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拓展学习尝试,通过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能力完成更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在整体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完成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符合自身性格特点的健全性格,从而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可能性。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增加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来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整体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基本学习意愿。教师应当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术课堂之中的学习乐趣,从而整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在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学课核心素养。
3.引导学生联合实际,增强动手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作为学习艺术的一项重要学科门类,美术学科,也是同样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合实际,以学生自身相关联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增强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觀察能力。例如在进行《神奇的肥皂粉》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实施和尝试,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整体课文的内容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对于肥皂粉进行多维度的应用和探究,从而在整体上帮助学生激发动手能力和知识理解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美术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体的科目核心素养能力。
4.发展学生读图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注重不断提升,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关注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动,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独特能力。以激励教育为基础,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结合学生的绘画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励评价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落实高度评价,分析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时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这一点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都会有重要影响。
5.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比较考验学生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美术教师需要意识到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在提升学生读书能力以及审美理念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对不同美术文化的有效渗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也能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主动的在美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其中学生的主动欣赏是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色彩的意义以及创作技巧,关注对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始终坚持形象化、趣味化以及生动化,逐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传统艺术文化形式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文化精华,进而产生更多的能动性以及自信心,个人的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及提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美术教师需要了解不同教学策略的改进要求,关注学生的读图能力、识图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抓住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严格围绕这一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要求来开展教育活动。实现环环相扣,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林大汕.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11-112.
[2]苏居平.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J].发展,2020(5):78.
[3]杨立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