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
2021-03-06谢孝红
王 景,谢孝红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德阳 61010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思政课不仅要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凸显理论的魅力,彰显思想的力量,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具体情况,积极探索与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青年学生知行合一,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 探索与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党和国家围绕思政课教学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对开展实践教学、实践育人工作做出了规定与要求,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探索与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基本路径。
从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到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都强调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要求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一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3]。因此,探索与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既符合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内在属性,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1.2 有效化解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缺少整体规划。各类专业课对思政课的隐性冲撞和“合理”挤压,导致思政课课时有限,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很容易被弱化、泛化、散化、虚化和简化,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课下补充,实践课只是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自己完成,无法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是以组织学生干部和部分学生代表开展零散的社会实践或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来代替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面向广大普通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并没有具体有效地组织起来。调查结果显示,在“除军训之外,你在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其他社会实践”的回答中,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回答“没有参加过”的高达44.3%,虽然回答“参加过”的占55.7%,但其中一部分人并未持久和深入地参与其中[4]。可见,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远远没有覆盖全体学生,覆盖面不够广泛。三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目前,课堂实践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思政课大多采用多媒体合班教学的方式授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给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人身安全、经费投入等因素,实践教学几乎只能在校内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四是资金及场地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资金和教学基地的要求较高,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将足够的资金投入思政课教学,造成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开展。五是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统一、科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形式浮于表面,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想化解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必须在新形势下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大胆尝试、持续探索,科学、系统地构建集管理保障体系、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活动体系、教学支撑体系、效果评价体系于一体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设计、全面保障、丰富形式,不断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生全覆盖、教师全动员、过程全实现,保证实践教学有声有色,推动思政课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
1.3 培养具备创新发展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思政课是关乎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发展的实践教学活动,知行合一是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实践过程,发挥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作用。高职院校尤其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正好是高职学生立足实际、关注现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力求在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科学规范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亲耳听、亲眼看、亲手做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成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 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路径
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和高职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探索与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从管理保障、教学目标、实践活动、教学支撑、效果评价5方面进行改进,用实践教学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2.1 健全领导机制,强化管理保障体系
一是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负责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统筹协调、组织指挥;二是各部门协同合作,思政部、党办、宣传统战部、学工部、教务处、规财处等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层级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配备指导教师,设立专项经费,全面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三是思政部负责落实,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日常管理、过程指导和效果评价,构筑主渠道与多渠道并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2 规范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标体系
一是规范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设置一个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规范的课程建设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实践教学无序、随意等问题。
二是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特色,确立具有专业性和导向性的教学目标,把思政课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5]。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取与设计上,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选择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素材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建构完整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例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前往省卫生党史馆参观,重温四川卫生百年历程,探寻四川卫生人跟党走的红色足迹,将党的百年奋斗与行业发展史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加强专业认知的同时,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增强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明确学生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三是科学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应模式化,应当尊重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设定兼顾全面发展与学院特色、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兼具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个人自创与团体协作的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方案,打造“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思政课程。
2.3 统筹“四位一体”,建立实践活动体系
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必须统筹安排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构建课程实践、专项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几方面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变以往仅仅只有优秀学生代表才有机会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是课程实践。在思政课中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案例分析、主题演讲或辩论、情景剧表演等。课外实践包括阅读分享、走访参观、公益和调查活动等,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由校内外各级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参加卫生宣教、义诊服务、心理咨询、兴农、支农、义务助教等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参与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提高判断社会现象、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是专项实践。每学期由辅导员及思政课专职教师带队,组织学生赴黄继光纪念馆、双流云华村等实践教学基地,以考察学习的形式开展专项实践教学,感知国家进步与时代挑战,弘扬革命精神,引领学生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是社会实践。寒暑假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学生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确定调研主题,通过参观、调研、考察、社会服务、科技服务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是网络实践。建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信息,与学生在课前、课后展开交流讨论,充实、丰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2.4 整合教育资源,夯实教学支撑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建设要立足院校,多元整合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尤其是符合地方发展和专业特点的特色教育资源。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等途径,围绕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医德教育3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医疗新业态机构以及学院未来的校史馆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体验感,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
2.5 注重过程记录,完善效果评价体系
为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必须注重对实践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活动现场、活动认识、感受等基本要素的记录和呈现。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利用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制定科学可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建立立体、互动的反馈机制,最大限度反映实践教学真实情况与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