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思考
2021-03-06李茜茜
李茜茜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教育领域,国家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此外,党和国家也提出了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所以,落实“三全育人”机制体系,从制度层面强化政策保证,对于形成“全员参与、贯穿始终”的育人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资助工作中,也要树立这种“三全育人”的理念,全面有效落实资助政策。
1 目前资助的现状
1.1 渠道广,全覆盖,物质上基本满足
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的资助工作坚持“精准扶贫”思想作为资助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重新审视现行资助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实施,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学生资助工作。国家不断建立健全资助政策,将资助工作纳入高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中,通过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形式解决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困难,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鼓励经济困难但是学习优秀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资助;学校也基于自身的特点通过设立校级的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给予学生临时性的帮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通过设立教育基金会、奖助学金的形式,资助困难的学子。此外,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通过各种形式点对点帮助部分困难学生。这就做到了从国家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点线面相结合,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吃不上饭。
1.2 重物质,轻精神,发展性帮扶匮乏
当今的经济困难认定多趋于物质上的标准,在填报申请表上主要是陈述家中的经济困难等或者是按照实际的经济情况进行客观评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要,但是多为一刀切的形式,很少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进行分类帮扶。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指出,生理性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还应该关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物质上的匮乏或者家庭情况的复杂性,可能会存在学业上的困难或者心理上的自卑等情况。所以资助者应多角度多方面地关怀受资助的学生,不能认为只要经济上帮扶到位了就实现了脱贫。此外,资助不仅是对经济上进行帮扶,还应该“扶志”,让学生不能等着国家或者社会、学校来帮助自己,还要自己努力,通过其他更加励志的形式来解决自己的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1.3 缺感恩,少励志,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资助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缺乏责任心、诚信的现象,这主要是对资助政策认识不全面。有些学生认为国家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总是存在“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自己不努力,而是坐等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应付工作对贫困生开展一些感恩、诚信等讲座,但是由于缺乏重视,疏于管理,使其流于表面,甚至部分贫困生并未参加过讲座,教育并没有达到发人深省的效果。另外,部分宣传只是流于形式缺乏长期坚持,使得部分贫困生对学校的资助策略缺乏全面认识,因而缺乏诚信、感恩、自立自强的品质,降低了克服经济困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违背了资助的本意,不利于推动资助公平公正,更不利于贫困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培养[1]。
2 加强高校资助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几点建议
2.1 要注重经济资助与人文关怀结合
高校有关部门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深入研究精准资助育人模式,防止因经济资助与人文关怀结合得不紧密而导致教育的“功利化”,使培养的人缺乏“人情味”。在资助育人工作以经济资助为基础,构建嵌入式的人文关怀体系,切实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2.1.1 心理教育不轻视 首先,在进行经济困难认定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将认定工作办成诉苦大会,一方面部分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别人,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会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不利于资助的精准性。其次,在日常资助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开展心理帮扶。比如,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给他安排一些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可以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和更多的人接触,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最后,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一些团辅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信心。此外,每学期也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依据地进行干预和指导帮扶。
2.1.2 思想教育要抓牢 在资助工作过程中,通过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资助工作,让他们全面认识资助政策,了解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长成才。在生活中多加关怀,让其感受到来自外人的关注和尊重,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提升社交能力。可以通过微信转发励志小故事、班级聚餐、团支部活动等形式,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集体的归属感。对于他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吃苦耐劳等要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价值观。
2.1.3 学业教育不能松 由于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有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学习上会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及时关注。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任务,只有先将学习抓好了,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其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业困难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帮一,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指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邀请专业教师在课后进行答疑解惑,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关怀,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成绩。
2.2 加强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结合
在实施发展性资助工作时,坚持尊重理解、区别对待原则,通过建立成长手册、家访等实践形式来区别困难学生在社会环境、身心状况、个性发展的不同之处,从过去实施偏向“面”上的多元需求转向关注“点”上的个性需求,真正做到经济资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2.2.1 成长手册促发展 给每位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手册,上面除了记录其个人信息外,可以设置每学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改进措施、参加活动内容、自己的获奖情况等。定期对手册上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这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他们进行管理,还可以督促他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2.2.2 定期家访同育人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情况等。所以,高校可以每年利用寒暑假或者其他时间,通过家访的形式走进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家里,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家长一起讨论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2.2.3 个性教育绽光彩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在日常资助管理中,要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情况差异,个性化定制资助方案,在充分了解贫困生成长环境、家庭情况、性格特征、个人经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制定合理的科学规划。高校还要坚持全员育人的思想,成立资助团队,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有针对性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将有限的资助资源合理分配给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学生,实现最佳的资助效果。
此外,高效资助育人工作要以教育为导向,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呼吁全员参与,还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资助学生全方位教育中。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进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