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师进行医学科普的几点思考
2021-03-06戴胜
戴 胜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得益于全球化,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交流频繁,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然而全球化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贝克针对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提出了“全球风险社会”的概念。他指出风险造成的灾难不再局限在发生地,而经常产生无法弥补的全球性破坏。这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大大增加。因而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成为我国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2003年的非典是一次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在这次事件中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为了再次面对相似事件时,各国能有效预防和应对,世界卫生大会在2005年将旧条例修订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自该条例2007年生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共宣布了六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除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前五次分别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2018年开始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而在这些疫情爆发初期,往往由于对疫病缺乏认识和足够重视,谣言四起,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对疫情的防控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这种现象一般会持续到疫情得以初步控制和医学科普的及时补位。医学科普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地对待疫情,采取科学化的防控措施,从而让社会秩序逐步恢复稳定。因而,对于疫情的防控而言,医学科普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医学科普的定义
结合百度给出的“科普”定义,医学科普可看作是将科普定义中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限定为医学知识,即利用各种传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医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医学科普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否又可以分为应急医学科普和日常医学科普。
2 国内医学科普现状
据中国科协2018年做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2.27个百分点。但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一般在15%~20%以上,相较之下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另外调查还显示,互联网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公民每天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达64.6%,除电视外远超其他传统媒体[1]。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信息的传播门槛很低,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就会出现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情况[2]。科学素质的低下会影响公民对网络信息的判断筛选。诸如此类问题,在几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初期都有显现。如非典爆发初期坊间盛传吃碘盐、煲醋和板蓝根可以预防疾病,从而出现哄抢碘盐、食醋及板蓝根的现象。食醋和板蓝根一度成为“神药”,甚至在后来爆发禽流感、猪流感等事件时板蓝根和白醋又被拿出来炒作一番。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由于对病毒的认识不足,缺乏及时的医学科普,谣言肆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香油抹鼻子和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多戴几层口罩可以预防病毒、用酒精喷口罩可以消毒再使用等。这些谣言在社交软件上疯狂传播,公众在缺乏医学常识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谣言影响。很多人采用所谓的“妙方”而不戴口罩,这都会增加公众感染患病的风险。错误的预防措施不仅无助于疫情防控,反而会加重疫情的传播。世卫组织指出:“信息疫情”有可能阻碍疾病控制和遏制,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在与各国政府、研究人员和科学工作者开展合作以确定冠状病毒如何传播及如何治疗的同时,世卫组织也在抗击“信息疫情”,与谣言、谎言和错误信息做斗争[3]。
3 高校教师扮演的角色及面临的问题
如果说医护人员对感染患者进行救治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战场”,那么进行医学科普则可以看作是“第二战场”。而作为医学科普专业人员的科学家和高校教师则是这个战场的主力军。“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支持态度,科学技术职业在我国公民心目中声望较高,其中科学家、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声望和职业期望分列前三位,这也成为高校教师参与到医学科普工作的天然优势。另外,高校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科技场馆等设施资源及高校教师自身对于医学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准确把握,都成为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医学科普的有利条件。医学院校进行临床知识教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各大医院的医生,他们有的同时也是医学领域的专家,本身就奋战在“抗疫”一线。而学校其他专职教师则可利用自身医学专业知识背景,搜集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论文加以学习研究,做好医护人员与普通公众之间信息传送的纽带。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疫情起步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时间就病毒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等内容发布于学院官方公众号为公众提供预警。疫情期间,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名校教师在线上开展防疫医学科普知识宣传。许多高校教师通过学校的官方公众号围绕防护、心理疏导、疫情营养指导等民众最关心、最需要的热点问题予以解读。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疫情相关文献查找、翻译等工作,通过与今日头条、网易、澎湃等各大网络媒体合作,撰写科普论文,破除网络谣言。
尽管高校教师承担着医学科普的社会责任,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参与医学科普的过程中仍遇到不小的阻力,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1)高校教师实际参与科普工作比例不高。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湖南科技大学针对高校教师的一项联合调查结果表明:89.1%的受访教师认同社会科普是学校的职责,但高校教师实际参与到科普工作中的比例并不高。首先表现为高校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仅有一半左右的受访者确定其所在高校成立“科学技术协会”,接近一半的高校没有建立常态性科普教师队伍,即便有固定科普教师队伍的高校设有直接分管科普工作部门的高校占比不足1/4。高校中有定期开展活动的科普团队仅有23.5%,与外部科普单位开展合作的高校只有13%左右。其次在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类型上,主要是职教师和一般科研人员(63.9%),青年教师和科研骨干占比并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科普工作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科研教学任务重无心顾及科普(63.9%)、专项资金支持不足(62.2%)、高校科普政策导向不明确(60.5%)、组织制度不完善(47.1%)4个因素[4]。(2)真正参与到科普工作中的教师,其科普作品在质量和传播范围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普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传播范围受限。优秀的科普作品往往在制作技术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影音制作技术,无法使用专业的软件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科普影像作品。另外,面对公众的医学科普作品需要将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如何很好地驾驭语言,把专业知识通俗地展现给公众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些都是造成科普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目前高校教师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仍以科普宣讲、发表科普文章等传统形式为主,对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利用度不高。而学校内进行的科普活动在时间和地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时间上往往只是在科普日、科普周活动期间,缺乏延续性,地点主要是在课堂。(3)科普内容缺少指向性,难以引起公众兴趣。目前的医学科普作品在内容上基本都是“老生常谈”,作品同质化严重。科普知识通过灌输的形式传播,而忽视公众科普需求,真正能引起公众兴趣的寥寥无几。
4 改善高校教师科普服务工作的建议
4.1 完善高校教师科普的政策指引
第一,要转变高校“重科研、轻科普”的观念,高校科协应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纳入科研处、学生处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并进行明确分工,高校科协的办公职能需要在学校的办学章程中得以体现。第二,应设立专门的科普制作和推广经费,纳入高校财政预算,可以从教科研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第三,建立健全科普激励机制。将科普活动纳入与教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绩效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将科普业绩量化作为职称评定和评级评优的一个方向,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第四,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纳入科普教育。将科普教育与教师的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外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出有科普意识和能力的医学人才。
4.2 提升医学科普的广度
首先,在科普形式上教师需要更多地借助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互联网新媒体。考虑到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科普作品更多应是以影音代替文字,短文代替长文。然后通过建立学校或教师个人的科普公众号,让“小而精”的科普影音作品在线上得到有效传播,从而大大提高科普的效率和扩大传播范围。其次,高校教师应该走出课堂,将科普对象由普通学生扩展到普通群众。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科协组织合作,定期举办面向社会的科普活动,开放部分学校实验场所作为参观教学基地。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科普知识问答和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
4.3 提升医学科普的精度与深度
除了医学科普活动覆盖的广度,科普精度与深度的提升也很重要。朱效民[5]认为:今天的科普要改变传统的模式,把没完没了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转化为一旦公众有科普方面的需求,科普工作能够马上跟进,让公众方便、快捷、有效地找到他们所需的知识,能够提供公众向相关权威人士咨询的渠道。强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工作模式。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众科普需求度与疫情变化在趋势上是一致的。一旦疫情扩散,公众在对事件的关注度及科普需求从总量上必然呈现上升趋势。疫情缓和,公众的科普需求则会呈下降趋势[6]。因而教师应该在疫情发生期间,围绕公众关心的科普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展开应急科普。此时的应急科普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针对口罩的科普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应急科普。大家通过此次疫情很快了解到不同类型口罩的区别及正确的佩戴方法。随着疫情逐渐缓和,疫情的关注度开始消退,应急科普开始逐渐转向日常科普。在日常科普中,教师也要紧紧围绕生活中发生的卫生热点事件,了解公众的科普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科普。通过将科普需求与医学知识结合,提高科普宣传的精度。如教师在深入社区科普前要做好调研和准备工作,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了解公众关心的医学问题,按照需求提供相应的科普,使科普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普也是一样的道理。医学科普在进行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科普的深度。4.4强化科普队伍建设
首先要做好科普人才的扩充,鼓励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尤其是科研骨干和年轻教师积极报名。同时也应发展部分退休教师和在校学生;其次要保证科普队伍的质量。一方面实行内部考核制度和动态化管理,以学校、科协举办的科普比赛为契机锻炼团队成员的科普能力,对于经常无法按质按量完成科普工作的成员实行淘汰制度;另一方面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科普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科普能力,尤其是在专业教师不擅长的影音制作、新媒体应用、科普写作等方面。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科普影音作品制作和新媒体运用,鼓励教师与专业的制作企业进行合作,各尽其能,在提升作品质量的同时也为教师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