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中双因素理论
2021-03-06杨金研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卫生院
杨金研 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卫生院
前言:人力资源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工作质量与效率对单位公共服务效果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必须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的科学合理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双因素理论的优势与作用,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升的目标。
一、强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激励因素
(一)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分级分类的绩效考核制度,单位内部不同岗位对人力资源储备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统一定量的标准只会限制人员能力的发挥,不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创造。针对这类问题,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都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运用新方法、新理念对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者的岗位制定分级分类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针对行政职业单位发展情况,对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第一,量化考评指标;第二,落实客观评价;第三,确保奖惩分明。其中,客观评价的落实应与员工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有机联系在一起,并根据不同岗位员工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规范性十足的记录,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奖惩机制实施方面,应以奖励态度积极的员工、惩罚态度消极的员工为主要思路,从而消除人才流通障碍,实现高素质人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流动[1]。
(二)创新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与使命。在单位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模式下,通常根据国家相关的用人制度与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得激励机制本身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增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结合现阶段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激励机制,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激励机制进行持续性优化与调整,以此满足员工精神与物质上的个性化需求。首先,利用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参与到单位的建设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最大限度发挥出员工潜能;其次,考虑员工工作与生活实际需求,结合单位自身发展情况,尽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平衡员工自身实力与事业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单位岗位实际需求,引导员工不断自我提升,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层次,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人才力量,促使员工将掌握的专业知识利用到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举行“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党政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优秀员工案例,促进单位内员工进行经验交流,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注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相关因素
(一)制定多元化的激励政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以完善人力资源结构、保证单位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此解决员工能力不佳、工作定位不全面等问题。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政策目标激励对象偏重于贡献较大的人力资源群体,而忽略了成长型人才的奖励,使得事业单位员工整体呈现工作积极性不饱满的问题。因此,单位应注重成长型人才的培养与激励,积极运用多元的激励政策留住优秀的青年人才,促使这类群体逐渐发展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要从员工自身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政策与员工建立稳定的“心理契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促使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激励措施实施角度分析,应结合人才学历、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充分利用专项资金来提高人力资源激励作用,促使员工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运用创新性理论对职级晋升制度进行完善,打破原有论资排辈的格局,从根本上选拔出有利于单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人才,推动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进程。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收获的社会回报低于所作出的贡献,导致人力资源物质激励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进而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2]。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作津贴以及福利四大部分,基于双因素理论,应积极关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不良因素,充分发挥出保健因素的优势与作用,以此消除员工不满意感与不幸福感。“岗薪制”作为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广泛应用的一种薪资制度,具有较为突出的人性化与灵活性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在岗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能够增强员工自我提升意识,促使有抱负、有思想的员工在能够在工作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促进单位更高、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在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方式创新方面运用激励因素,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激励政策定位、薪酬体系配置方面运用保健因素,消除员工不满意情绪,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