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2021-03-06郦生羽浙江理工大学
郦生羽 浙江理工大学
一、心理理论基本概念
心理理论有时又被称为“读心术”或“社会智力”,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生活技能,在社会群居生活发挥先决作用。Prema ck和Woodruff(1978)对黑猩猩的社会认知能力研究中首次提出心理理论的概念,心理理论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理解和归因,包括对他人情感识别和意图的理解,并据此预测他人社会行为的能力。该能力影响个体的共情能力,需要在不同社会场景中识别复杂的心理状态,并据此控制和操纵日常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交维持至关重要。缺乏心理理论能力的人难以识别精细复杂的社会信息,由此引起的社会焦虑会进一步引起社会适应困难。当前,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两大领域。
二、心理理论研究领域
(一)发展心理学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学者试图探讨常态发展人群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时期及发展情况。早期研究主要用错误信念范式判断学龄前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儿童大约在4岁左右通过错误信念范式,且儿童通过错误信念范式具有文化的普遍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将心理理论的年龄阶段从学龄前向两段扩展。在婴儿阶段,,学者常利用自发反应范式,即利用婴儿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来考察对主人公错误信念的理解,20多项实证研究累积肯定婴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跨情景的灵活性,但婴儿是否拥有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还需明确婴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衡量标准[1]。成年期的心理理论能力达到顶峰,成年人比儿童更容易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但在某些条件下(有无时间压力)成年人也会犯自我中心错误[2]。1998年Happé率先开创了心理理论老化研究,他比较了老年人(61-80岁)和年轻人(16-30岁)在心理理论故事任务中的差异,发现老年人在任务中表现更为优秀,但其余学者[3]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心理理论的能力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年龄越大,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毕生发展观的视角理解心理理论,可以发现心理理论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和变化。
(二)精神病理学领域
在精神病理学领域,学者主要探讨非典型人群中心理理论的损伤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心理理论中最为关注的两大群体,研究趋势至今未衰退。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由神经系统发育失调导致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核心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社交交流缺陷、兴趣活动下降及重复刻板行为模式等。心理理论的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会交往缺陷和社会适应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理论异常使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个体难以对他人欲望、信念等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因而也难以自发的去预测他人的行为意图。心理理论的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公认特征,被认为是这种疾病的易感性标志。精神分裂患者在表征他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时存在困难,且这种心理理论的异常与具有社交退缩行为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密切相关。但心理理论的损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究竟是状态性的还是特质性的一直以来备受争议,Lysaker等人评估19名精神分裂症和17名分裂性情感障碍患者从疾病发作期到缓解期的6个月内的心理理论能力,发现被试的心理理论的缺陷随症状的消退也得到了改善,支持心理理论在疾病中的状态性损伤。特异性损伤的证据来自在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精神分裂症高风险人群及精神分裂症缓解者中均发现心理理论不同程度受损。Bora等人[4]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的损伤受到急性精神病期的强烈影响,缓解期的患者心理理论损伤也有所缓解,但仍然与正常组差异显著,心理理论的损伤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特质性损伤。
三、总结与展望
(一)心理理论在非典型人群中的研究
心理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两大研究群体,在另一些非典型群体中,如述情障碍、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抑郁障碍等,相关研究数量仍然匮乏,已有研究数量多见于国外,国内寥寥无几,今后国内应多开展对这类非典型群体的心理理论研究,结合病程、是否服药、首发年龄、发作次数等临床变量综合分析,为临床精神障碍的干预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二)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研究
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尽管国外学者对心理理论的老化效应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仍不能把握心理理论在人的一生中发展的连续性,这与被试样本的选择有关,当前学者只是选择了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进行差异性的比较,在后续研究中,应增加中年群体和儿童群体,全面系统分析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趋向。其次对老年群体的年龄分组,在老龄化社会中,心理理论的衰退可能比以往衰退得更慢一点,所以在设置年龄区间时,可以参照国外研究将老年人划分成年老的老年人组和年轻的老年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