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
2021-03-06李光辉朱翠红
李光辉 朱翠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其根本出发点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设落实到我们学校贯通项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贯通学生全面发展,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综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及自身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不可或缺的综合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学习各类人文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并充分运用属于人类的优秀文明智慧科学成果。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自己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健康生活、发掘自我的发展潜力、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发展成为一个有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2]。
二、国内外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
早在20世纪中末期,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各大国际组织机构都开始了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英国是最早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国家,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选择”项目,欧盟将核心素养发展为“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尽管各国对“核心素养”的描述各不相同,如经济区域合作和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则将其称之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应该培养具备什么样综合素质的人的深入探究。
林崇德教授带领课题组近百名国内高校研究人员,进行了教育方针、政策、基础理论、传统文化、现行课标等研究,访谈了12个界别的608名访谈对象,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全方位、多层次地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三、将核心素养发展贯穿于贯通培养全过程的意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也是贯通培养项目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让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丰富情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科学素养高、品格高尚的人才。
贯通培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两者结合,优化了贯通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贯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一流的职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注重的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在实际教育培养过程中,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融入其中,才能建立更为科学的、更合理的、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将核心素养发展贯穿贯通培养全过程的途径
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化、细化,以此拓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充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宗旨
在贯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认真分析,使其具体化、系统化,并将其与贯通项目的特点、宗旨、目标进行充分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全程贯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最后研究形成贯通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二)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完全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将核心素养发展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各阶段,融合到各学科,让课程内容体现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体现素养结构、课程品质影响核心素养,开发一套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在素质教育中全方位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在素质教育思想中贯穿核心素养,一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助推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二是以社会综合实践为平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既能够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实践情况,又能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
小结:如何在各阶段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而且任重道远。在贯通培养项目中全面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也是一个探索,希望学生发展核心素质能在贯通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面得到贯彻,提高发展核心素养的成效,并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办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