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策略研究

2021-03-06王龙辽宁财贸学院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政治课理论课思政

王龙 辽宁财贸学院

引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过于与学生脱节,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存在,而且与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之间存在偏差。

一、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

虽然大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层面上往往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这一特点使得大学生的群体思维具有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由于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当受到不利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时,一些大学苏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多重甚至冲突的复杂价值观或错误的观念和理论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错误。当这这些错误与思想政治课有关时,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原有的参与感。例如,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主要采用演绎法,往往从一些基本原理出发,从形式逻辑推理。这种现实状况往往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因此部分大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思政放置于学习的底层。另外由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程度低,老师们很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延伸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远远不足以单独占据传统的课堂阵地,大学生在课上的获得感也就相应的减弱了。

二、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法。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在坚持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统一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注重追求教学的艺术性。现实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特点,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综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然而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以及由网络延伸的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课程教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通过建立思政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有效地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完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如此一来在保障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学渠道的不断被拓展,从而最终达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习获得感的目的。

(二)转变学生惯性思想。大学生一般思维活跃,但有些大学生有时会有极端情绪。同时,大学生对思政教学既有群体期望,又有个体需要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价值观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如果一些大学生仍然缺乏分析错误思想和概念的能力,就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大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将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与实际教学需要相结合,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转变学生的固有思想,进而运用新颖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

(三)促进课堂交流的产生。思政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明确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民族复兴的理想,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道德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在教育信息化的新时期,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材一般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教材上的内容非常有限。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增加教学的广泛性,提高课堂的延展性。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课堂辩论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促使师生双向互动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大学生的声音,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学语言不仅要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而且要富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从而呢个个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深刻思考。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也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参与意识。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缺乏,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使用PPT课件或者短片等方面,他们对于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丰富的课堂内容的期望。学校要通过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学习多媒体发展技术的动力,从而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习得意识的培养提供教学手段。学校应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教授思想政治课。在必要的时候,学校必须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支持。譬如利用教研组备课促进教师的集体协作发展,共享各个思想政治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等党员教育网络平台的多媒体资源。

结语:大学生主体性学习动机是思政培养学生的一个动力和目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他们在课上获得充分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的学习。

猜你喜欢

政治课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如何上好政治课